張桂珍
摘 要: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步增強,對自己的關注程度也有所加深。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某些地方不如人時,在學習和生活中產生的悲觀失望、自卑心理、挫敗感等消極情緒。因此,讓學生學會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顯得尤其重要,對此筆者談了自己的一些見解。
關鍵詞:高年級學生;暗示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0-023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153
潛意識好比一片富饒待耕的沃土,不播灑下成功思維的種子,就難以結出自信與成功。良好的潛意識能保持人們的活躍情緒,激發(fā)充沛的學習工作熱情,應對困難棘手的問題;同時自信的心理也能增強人們的信念,產生對于前路障礙的挑戰(zhàn)熱忱。并且在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下面對挑戰(zhàn),人們可以有效減少自我的畏難情緒,避免退縮與逃避。每一個人都能通過不斷的自我暗示,在心理上將成功自信之種灌輸進潛意識的土壤。
一、心理暗示可以挖掘學生潛能
“心理暗示”一詞來自歐美心理學理論,它指的是通過間接或引導的手段,對其心理以及相應做出的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積極的心理暗示常常會讓當事人不由自主地遵循某種特定的邏輯思維行動,或是不自覺地接受某些觀點或意見。人的心理活動通常包含意識和潛意識兩大類。首先意識指的是人們從內心能感受和體會到的心理活動,如同海平面上升起的船帆。而某些心理活動是人們自身可能意識不了的,也就被稱為潛意識,這一類心理就像海平面下的火山。雖然潛意識并不能讓人們感知,但它總是能影響并決定著人們的情緒與行為。意識和潛意識雖彼此不同互為表里,但人們若能將二者有效結合調動,就能激發(fā)出積極的心理與行為影響。相應地也就產生了心理暗示這一方法,它就是使用某些能夠影響、改變潛意識的言語或行為,來推動意識去實現(xiàn)目的或引發(fā)行動。積極的自我暗示也能相應激發(fā)出人們存在的潛力。運用到具體教學工作里,教師在面對學生整體的共性和不同的個性時,要能根據(jù)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性格用各自針對的教學方法和心理輔導,而心理暗示法要特別注意運用在性情內向不善交流的學生身上,來讓師生之間產生心靈上的溝通理解,促進學生的內心逐漸開放并增強其自信熱情,展現(xiàn)出自我的能力與潛力。
二、心理暗示能夠培養(yǎng)學生信心
每個學生性格各異,才思不同。但他們都有一顆期望得到鼓勵贊揚,被人賞識喝彩的心。教師通過語言上的心理暗示表揚學生,能提高其自我的信心與自尊,在以后面對各類困難挑戰(zhàn)時也就保持有積極進取的自信和動力。具體實踐到各個學生時可能情形迥異,但大體上可按學習能力分為優(yōu)異、中等、后進三類。比如,在教師安排課業(yè)習題后,優(yōu)秀的學生能及時完成作業(yè)而后進的學生往往還開不動筆或是被習題所困擾,教師這時可以追加幾道高難度的問題給優(yōu)秀生練習。但如果優(yōu)秀的學生又在后進生之前做完了所有的習題,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做完追加題的同學,想想看自己給自己出題來做怎么樣?學習不僅要會做題,還要會出題,才能算學得通徹啊。”這樣優(yōu)秀的學生就能自我出題來練習了。這些鼓勵的方式也是為了照顧中等和后進的學生做題的現(xiàn)況。而在批改作業(yè)時,教師通過牢記哪些習題是學生自己想出的,在下次上課時,當面跟全班同學贊揚道:“某某同學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習題,自己又想出了問題來做,值得老師在作業(yè)上嘉獎小紅花”,這樣的榜樣可以引導部分中等學生也想辦法來給自我想題出題,提升班級的學習風氣。通過這類表揚的心理暗示,來培養(yǎng)建立學生學習的自信與激情。
三、心理暗示幫助學生自我激勵
如前文所述積極調動潛意識,能挖掘人們存在的各類潛力。工作學習中許多優(yōu)秀的人都是通過積極的自我暗示開發(fā)潛力獲取成功的。例如,某位博士在讀本科時學的日語專業(yè),而研究生考試時需要考查英語。為能學好英語,他經常對自己做心理的暗示和鼓勵:我已經掌握到了成年人該有的學習習慣與方法了,而英語對我來說不過是乳臭未干的嬰孩,讓成人去做嬰孩的事那還不是手到擒來嗎?他就是通過這類放松自信的心態(tài)鉆研英語,雖然研究生考試時英語成績還不是最優(yōu)秀的,但也幫助他順利地通過了考研。由此可見自我暗示的心理方法在人們學習工作上的助推性。具體到小學生運用此方法時,就需要他們能與自己對話,讓意識給自我的潛意識傳達想法與期望。
四、心理暗示讓學生學會預演目標
這是指在相對安靜的環(huán)境中學生試著放松自己,對期望的目的目標在心中進行詳實有序的預演。例如,學生可以試想他考入了心中憧憬的大學,想象自己以后可能在校園達成的種種驕傲自豪的成就。據(jù)此在心里做積極的暗示,我要為我的人生理想去在學習上努力進步。學生有了對愿望的預期預演,才能產生奮斗的動力與想法。同時這種預演的方式還能幫助學生解決考試或演講的事前焦慮。總的來說,學生通過在內心想象和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和希望,留下積極美好的記憶與預期,通過這類記憶引導其潛意識,帶動學生的思維與行為。此外心理暗示不只是對潛意識的影響,通過行為習慣與細節(jié)方面的改善也是有相應效果的。例如,在走路時挺胸抬頭不駝背,從內心就能感覺自己精神抖擻;照鏡子時搭理好外表衣物,心理上就會對個人形象有稱贊;與他人談話時吐字清晰講話得體,自己也能產生信心與驕傲等。通過以上這類行為上的細節(jié),都會從心理上影響改變學生的內心意識。值得提出的是自我暗示雖然作用很大,但人們在初次嘗試時效果一般不明顯。畢竟人的意識與行為不是說變就變的,需要堅定的信念與持久的努力,才能讓心中的目標引導個人的行為。不斷積極的自我暗示一定會幫助人們調整好自我的內心意識。學生在面對學習帶來的壓力與挑戰(zhàn)時,也要給予和強調內心的希望,活用潛意識的能量,讓自我暗示發(fā)揮在學習實踐中。
教育是一門講究方法的溝通藝術。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教師給予其心理上的鼓勵、贊賞與尊重。而積極的心理暗示就是學生成長成才的沃土,一場場滋潤人心的甘霖。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法教育幫助學生,才能讓他們收獲成長路上應有的自信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