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仕丹
摘 要:面對新課程的標準,對以前的教學要求作出了改變。面對社會發展,人們對基礎教育的問題日益看重。而且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的重要基礎課程并且作業是鞏固學科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應當對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設計進行研究。因此我們應當從新課程的分析入手,對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進行分析,以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119-01
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使人們對小學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隨時間的推進,對教育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變化,對學生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應當著重針對在新課程的環境背景下,對小學高年級數學的教學的研究,針對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進行分析。為此讓整個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一、分析新課程
1、新課程的特點
將國際視野與中國特色相結合。通過分析各國的課程改革經驗,為我們提供了值得借鑒的內容與方式。開始在基礎學科的學習能力的培養之外,對強調的價值觀教育與道德教育,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以國際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充分借鑒其積極經驗的基礎上,新課程又特別重視本土化問題。
其次體現了課程的繼承與創新。每次課程改革都有一種承前啟后的作用。一方面在課程管理政策上改變了國家過于集中管理的方式,開始實行國家和地方兩級課程管理的方式;其次是開始推行在統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樣化的方針,初步推動了教材的多樣化
最后開始注重營造一種新的課程文化。它把課程改革作為一種持續不斷的系統工程,注重時間上的全程性與空間上的無限性,并通過新課程,營造一種合作、對話與探究的課程文化。
2、新課程的目標
新課程在發展的過程中應當體現時代要求,讓學生在基礎知識的學習的基礎上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革命傳統并且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能夠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以實現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學習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的要求。
二、教學作業設計
1、小學生特點
從總體看來,當代小學生具有長處與缺陷并存、具有鮮明的個人特斯,性格蓬勃向上等特點。 并且由于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接收的信息量大而且領域廣泛,對所接觸的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新出現的事物接收能力強。并且大部分學生為獨生子女,具有獨立思想能力,有很強的自我意識。比喜歡簡單接受現成的結論和老師家長的簡單說教。而且大部分學生對成功的重視程度高。希望得到家長老師的肯定以及理解。喜歡交際,有較強的社會交往的能力。并且本文研究發現,小學生正處于培養幼兒語文閱讀能力的關鍵期,所以對于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2、小學數學學科特點
小學數學學科是啟蒙階段數學知識最為系統的學段,既包括對數的簡單的運輸,使學生對運算的基本知識得以掌握;又從基本平面圖形進行入手進行計算圖像的基本運算;還有較復雜的統計知識的應用。總之,知識系統化,結構復雜化,思維具有拓展性,學習應注重思維的開發。
3、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現狀
首先出現作業量過大的現象,教師以大量做題的方式追求學生通過大量的課外作業和試卷對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但是存在由于體量過大,會讓學生在數學學科方面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造成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下降,增加學習疲勞感,導致效果下降。
其次是不能因材施教,對學生之間的差異,不能在作業中得以體現。導致兩極化嚴重,不利于學生在學習數學方面的充分發展。降低學習較差學生的積極性。
最后布置作業形式過于單調,大多以卷子,例題等維族,主要以計算類題型偏多。但是對表達和互動合作類偏少。不利于學生的綜合性的發展。
4、小學數學作業設計
(1)作業題要典型,量要適中。使用高質量和具有代表性的題目,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業量應當適當,少量的作業是鞏固知識是必要的,并且可以適當減輕學生負擔,使學生以一種輕松愉快的心情在短時間內去完成,保證對學習的興趣,為學生騰出了大量的時間對其他的知識進行擴展。
(2)作業題型要新穎,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因為結合小學生教學特點,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提高學生對數學興趣
(3)作業要分層次。應當對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布置難度不同的作用,因材施教,已達到對數學知識的扎實的基礎
(4)設計有效的家庭作業。為了發揮家庭作業對學生學習的積極作用,通過老師與家長相互作用以實現學生的健康的成長。
三、結論
總之,教師在教授小學數學時對作業的布置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通過有效的布置作業,提高課堂效果,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所以本文圍繞“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設計”的問題,分析當前教學中所存在的教學問題,從日常教學中分析“作業設計”的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自主探索,學習。給在職教師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朱家莊. 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舉隅[J].交流平臺,2009-08-11.
[2] 劉 曉.分析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設計[J].現代閱讀,2013-01-12.
[3] 劉東霞.與新課程相適應的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設計之研究[J].學周刊,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