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泉
摘 要: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都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有些甚至養成不少的壞習慣,且小學生大多年紀小,身心發展不成熟,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念,他們需要一個優秀的引導者,小學班主任不僅作為知識的傳播者,還是一個班級的主心骨,更是小學生們的主要引導者,那么要怎么樣做才能扮演好這樣重要的角色呢?本文就小學班主任管理做一簡單論述。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愛心;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136-01
當今小學生的特點是年齡小、心智發展不成熟,自理能力差,尤其是大多數的獨生子女,他們往往表現很脆弱,不能自己面對生活上、學習上的困難,容易產生依賴思想,覺得在家有父母操心,在學校自然有人操心幫自己解決問題,而且自我約束能力較差,養成散漫的習慣,在家都是家人聽自己,做事都是按著自己意愿做,很難習慣學校的各種規定的制約,這些壞習慣不僅影響小學生自身的學習,嚴重的會影響小學生將來的生活習慣和性格的養成,對今后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
小學班主任在面對如今存在越來越多問題的小學生們,應該怎樣去做才能讓一個班級的小學生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較好的學習成績呢?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不僅要做好知識的傳播,更應該花更多的心思在如何管理好一個班級身上,根據當今小學生的特點,平等、耐心、積極的面對小學生,讓他們在內心深處去改變自身缺點,從實際生活中去改變自己身的壞習慣,關心和幫助他們,不斷的解決小學生們在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是非判斷觀念,主要通過以下幾點來實現這個目標。
一、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小學生因為缺乏是非判斷的標準,缺乏主見意識等,造成小學生容易模仿他人,對他人的行為習慣沒有選擇,沒有取舍的全盤接受,所以,作為老師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尤其是小學班主任,不僅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接觸較多,而且在小學生的管理中有更多的接觸,所以,小學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不同程度,不同時刻的影響著每個小學生。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不僅是教學技能,而且更要提高自身的修養,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等日常生活習慣中都應該有正確的原則和態度,具有表率作用。應當以《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做到“學為人師,為人示范”,要求學生做的,自己要先做到,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能要求學校做到,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要有高度的責任心、事業心,要有無私的奉獻精神,要擺正自身的位置,正確處理好生活中的義和利,奉獻和索取的關系,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表里如一,遵守教育規定,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熱愛學生,兢兢業業,誨人不倦,真正成為行為示范的優秀班主任。
二、多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用愛心、信心引導學生
小學生因對世界充滿好奇,對未知的東西總是懷著美好的態度,作為小學班主任更應該做好引導,使小學生樹立爭正確的觀念。小學班主任要做好引導作用,首先要擁有一顆愛心.用愛去關心,愛護小學生們,只有心里裝著學生,以全身心的愛意去教育小學生,小學生才會更好的接受班主任,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當小學生們調皮犯錯時,應該慢慢的引導,慢慢的給他說道理,用愛心去關心他們,而不是一味的責怪和打擊,這樣學生們很容易產生厭學、厭師的可能,所以,班主任應該以全身的愛心去關心小學生,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消除心理障礙,走出困境,讓小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可親、可信,真正的體驗到老師的愛心。同時,小學生因對很多東西都不清楚,不敢勇敢的去嘗試,怕自己不會或者做錯,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要做到積極鼓勵小學生,要充分的信任的他們,告訴他們這件事他們能做到,而且會做得很好,這樣小學生們才對自己充滿信心,能以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去面對生活和學習。
三、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正確的引導學生
小學教育對人的一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這要求小學班主任一定要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堅決摒棄喜優厭差、填鴨式教育等錯誤的教育觀念:小學生處于成長的初期,其成長有多個階段且成長較快,所以作為小學班主任應該認真了解小學生在不同階段的身心特征和發展規律,選擇適合的教育方式、教育內容、教育形式等,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作用,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要平等的對待每個小學生,不能因為某個小學生特別調皮,或者學習成績特別差就放棄該學生,讓其自生自滅,應該平等的對待每個學生,積極鼓勵成繢差的學生,讓他們融入到班集體中,感受班集體的溫暖,感受到班主任并沒有放棄拋棄他們,讓他們重拾學習和生活的信心。同時,班主任在面對這樣迅速成長,自制能力較差的小學生時,在學生們發生摩擦口角時,要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不能因為學生家庭背景、學習成績、平時表現等盲目的下定論,應該多方聽取其他同學反映的情況,調查出事實的真相,耐心教育,公平對待,不能在小學生的心里留下任何陰影。
四、重視小干部的作用,積極營造良好班級氛圍
小學生中的小干部對同學的影響較大,小學生容易產生比較的心理,如果覺得有人比自己做得更好就想以他為榜樣做好自己的事情,希望更小干部一樣,甚至超過這些小干部,所以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小干部的作用,以點帶面,帶動全班的同學努力學習。同時,要積極給班級營造團結、拼搏、努力、上進、感恩等良好的班級氛圍,要讓小學生們在一個積極向上的環境中成長,如果一個班級形成的是貪玩好耍、相互攀比等不良風氣,學生們根本沒辦法更好的學習,更談不上提高思想修養了。同時,要積極開展各類活動,通過各種集體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增進相互之間的友誼,讓小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在融洽溫暖中成長。在班級集體活動開展的過程申,班主任應當應該扮演好聽眾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充分聽取學生們提出的各種建議和意見,充分發揮小學生們自主開展活動的能力,不僅提高了小學生們的組織能力等,更能讓他們體會到班主任管理的辛苦和艱辛,更能理解班主任,更能改善班主任和小學生之間的關系,同時也營造了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