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蓮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我們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想象力,放開學生的想象;更需要學生放飛思想,張揚個性,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爆發(fā)。
關鍵詞:初中語文;想象力;教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153-01
初中語文教師需要讓語文教材的內容鮮活起來,需要正確理解文章的內涵,和作者達到心靈的溝通;初中語文教學需要培養(yǎng)有想象力的人才,想象力也是素質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語文教育需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就價值而言,想象力本身就是無價之寶。 如何更好的培養(yǎng)中學生的想象力呢?我從以下幾方面總結了一下
一、 如果讓初中語文語言文字鮮活起來?
語文是語言的藝術,讓語言鮮活起來才能為想象插上翅膀。初中語文教材出現(xiàn)在學生眼前的僅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開想象,不懂得進行再創(chuàng)造,那么出現(xiàn)在頭腦中的可能只是詞語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無表象組成的生動畫面。這樣,就不可能進入作者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之中,不僅無欣賞樂趣可言,而且難以理解作品的意蘊。作者的作品不是看見的,也不是聽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種東西,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馳騁想象,透過文字看到圖畫,透過語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獲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二、 如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初中語文教師課前要備課,不僅備教學的知識,和學生要掌握的方法,還要備學生的情況,以前的教學多是“填鴨式”教學,初中語文教師講一講,學生記一記,現(xiàn)如今學生的角色要發(fā)生轉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不僅需要初中語文知識,他們更需要獲取知識的經歷方法和體驗從而收貨成功的喜悅心情,因而在備課的時候要關注學生的這一需求,有意識的設計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景學生的自主學習機會,給予他們體驗學習過程的機會,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夠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三、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巧妙的設計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合作探究是很多學科和教師精心設計和應用的環(huán)節(jié),通過有效的設計合作和探究問題,通過小組合作,讓每一個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積極的行動起來,擔當學習任務中的不同角色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與他人進行交流,形成更加全面的認識,在小組中,學生們學習探究的欲望更加濃烈,成員間的親密無間,使他們能夠暢所欲言,在經過小組成員的激烈設計之后,小組中就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結論和共識。這時候再全面展示交流,小組之間互相補充和評價,學習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三、在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前提條件時也不能忽視學生獨立學習能力?
初中語文教師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除了改進教學的設計,還需要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學習的協(xié)調把握,合作學習不僅能夠使課堂氣氛活躍,還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每位學生交流自己的主張和見解,還能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互勵學習時學生自主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最有效地機會,但是自主學習不能一味的追求合作學習的這種形式,學生的獨立學習也是自主學習的有效保障,獨立自學,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形成自己的認識與見解,如果沒有小組合作前的獨立思考與學習,接到自主學習任務就開始小組合作的話,學生的言論是沒有基礎和信心的,缺乏了充分的準備,最終小組合作討論的結果是否正確,是否合理就沒有判斷的標準了,而且有些學生因為缺乏獨立學習思考的環(huán)節(jié),自己的觀點無法形成,就會讓自主學習成為了擺設,所以說只有經過獨立學習,學生們才能為他在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時提供發(fā)言的素材,才能夠做出對同伴們見解的準確判斷,才能有完善合理的共識和結論。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條件是獨立學習,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共同參與,共同探究,大家的智慧得到了提升,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機會,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如何讓學生領悟領悟文章的真正內涵?
學生的想象要掙脫思維的禁錮,但對于初中語文作品的想象也不是漫無邊際的胡思亂想,它是基于對文章內涵的正確理解上的。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需要運用想象在這中間架設心靈的橋梁,讓學生走近作者,與文本對話,從而達到心靈上的溝通內涵上的感悟,富有詩意、充溢著情思,似乎平淡無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設橋梁,才會感到這是作者在用最經濟的筆墨傳達最豐富的內涵。
初中語文教師教育出不同的能獨立思考的人才。語文教材固然是經過精心篩選的名家名篇,但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對于整個浩瀚而復雜的宇宙來說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見。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讓更多的學生去超越前人。“長江后浪推前浪,當悟新人換舊人”。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地讓學生放飛思緒,各抒己見,暢談真正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的解讀。總之,初中語文素質的提高首先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夕陽枯草尋常物,解讀都為絕紗詞。”什么叫“解讀”?“解讀” 就是放飛思緒,“解讀”就是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的雙翼,“解讀” 就是迸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火花。何時能讓學生思維達到“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境界,那便是語文教學成功之日,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推動了社會進步,而想象也許是所有創(chuàng)造的源泉。杜威曾說過:“科學的每一項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膽的想象為出發(fā)點的。”想象沖破傳統(tǒng)思維的束縛,把事情的解決方法多樣化,把不可能解決的問題變?yōu)榭赡堋?/p>
總之讓文章的文字活起來,讓人物生動起來,讓學生的學習生活變得豐富充實,就需要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和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初中語文的學習生活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調動以往的學習體驗,懷著欣喜而又好奇的想象力走進作者筆下的意境之中從而另外文章的真正內涵,作者與學生,他們的人生閱歷、文化底蘊、思考背景張揚個性,讓想象綻放。讓學生符合當時的意境及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