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玲
【摘 要】醫學院校的體育教學有著重要的任務,必須指導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將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思想牢記心中,并形成一種習慣。將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和體育鍛煉知識結合起來,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而要做好這些需要對醫學院的體育課程進行改革。
【關鍵詞】醫學院校 體育課程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3-0038-02
高校的體育事業具有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推動高校素質教育,促使學生全方位發展的作用。醫學院是為了給我國未來的醫學事業培養優秀人才,更應重視改善學生體質的工作。學校的體育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未來生活的質量。良好的體育教育,能使學生學習和掌握科學知識和鍛煉身體的方法,并且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思想觀念。
一 醫學院校體育教學的現狀
1.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是人們對于教育所產生的各種觀點,比如教育價值觀、人才觀和質量觀等。體育教育觀念應充分體現出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和新的教學方法。教學觀包含在教育觀念內,是教育觀念的衍生物,體育教學觀指導著體育教學方式的形成。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伊始,高校體育教育的變革和進步經歷了各種教育觀念。最初向蘇聯學習,倡導競技體育,以運動技術的教學為主,接著倡導提高身體素質,以增強體質的教學為主,還有倡導快樂體育,以教學氛圍輕松,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以及倡導終身體育,以養成運動習慣的教學為主。每一種教育觀念都體現了不同的時代特點。
2.教學內容
體育教學的內容是依據體育教學的目標選擇出來、根據學生發展需要和教學條件進行加工的、在體育教學環境下傳授給學生的體育知識原理、運動技術和比賽方法等。一些醫學專業沒有專門的體育教材,體育教學大綱是普通學校使用的,或是與醫學知識不相符的籃球、排球、乒乓球和健美操等內容,或是400米、800米、1500米等符合最低標準的田徑運動。醫學專業學校,采用一些讓學生自主選擇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特別是四川中醫學院,在教學內容中增加了和中醫學知識相結合的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獨特內容。
3.體育教學中師生的地位與關系
體育教學活動中存在七項主要因素,分別是:教學活動是為誰而組織的;為什么要組織;教學目的憑借什么去完成;如何促使學生進行學習;重要的教學環境是什么;教學對于學生和老師的意義;老師是指導學生學習的主體。要正確地認識教學活動,處理好老師和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關系,順利進行教學并提高質量,要清楚地認識到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他們的主導和主體地位是相對的,相互聯系的,兩者共同完成教學活動。
二 醫學院校體育課程的改革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醫學院校的體育教育工作
強壯的身體是個人成長道路上的基石。沒有健康的身體就沒有充足的精力進行學習和生活,高校體育教育要以“健康第一”為標準和基礎,培育學生堅持進行鍛煉的意識,學習把握各項體育技能,學習各種體育理論知識,推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倡導健康體育、個性體育和快樂體育。校園內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關鍵在于體育教育,它不僅能夠推動素質教育的進程,還可以使學生全方位地發展,在提升思想道德水平、智商和審美能力等方面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醫學院校的學生作為國家未來醫學事業的推動者,必須擁有強健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這樣才能為我國今后的醫學事業發展貢獻力量。醫學院校要高度重視體育教育工作,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2.為教育管理及決策部門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
針對大學生身體素質出現的各種問題,必須有規劃地利用相應的方式方法解決問題。這樣有利于深化醫學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推進校園體育事業的發展,真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推動體育教育體制的改進和創新,在科學合理的工作安排中完善體育課程的設置,不僅符合實際情況也能促使醫學院開展符合醫學生學習訓練要求的體育教學活動。對于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要進行有效的改革,既不能忘記健康第一的體育教育理念,又要設計以人為本的體育教學活動主題。對國內已有的體育教育發展經驗,要認真分析、深刻總結,對優秀的教學理念、模式、內容和方法進行嘗試。同時,兼顧因地制宜的策略,結合實際的體育教學內容,平穩扎實地開展工作,做到認真負責,力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終達到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目標。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醫學院校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
體育老師是體育教育工作順利完成的主要力量,應該進一步加強師資力量,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1)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綜合考慮教師職稱的評定條件、標準,只有讓大家產生危機感,產生動力才能促使教師提高綜合素質,加快人才流通。(2)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在職培訓和教育,激勵教師參與教學評比等活動,提升體育老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課后訓練的技巧,促進體育老師對自己的知識進行全面的檢查和更新。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有利于教師改進教學方式和提升教學水平。(3)高校老師的職業道德非常重要,只有堅持以德育人,讓所教的體育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真正轉化成對學生有益的東西。師德建設是醫學院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因素。
4.建立和完善醫學院校體育教育的保障機制
醫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有賴于高校體育教育的保障機制。為此,要做到以下四點:(1)聘請專業人士對高校的體育管理工作進行指導,加快醫學院校體育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是每個學校進行體育教育的首要目標,與體育、教務、學生管理、衛生等相關部門要緊密協作,共同完成學校的體育管理工作。(2)科學合理地增加高校體育事業建設的經費,比如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對不同場地、不同作用的體育活動進行設計,增加設備和器械的數量,合理地安排使用體育場地和設施,不僅有利于發掘學生的興趣,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自主參加體育活動。各醫學院校應利用現有的環境條件和設備資源,發揮優勢進行體育場地和設施的建設,并不斷改善體育活動氛圍。(3)提高和落實體育老師的工作待遇,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讓他們更積極主動地對待體育教學工作。體育訓練、群體活動、體育競賽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等工作都是體育老師的職責,老師要針對不同的活動進行組織和安排,對學生開展有效的訓練等。(4)建立健全體育文化活動的相關規章制度,促使學生積極參與以增強自身的體質。
醫學院校由于專業性較強,體育教學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特點表現在,醫學院校培養出的學生不僅要求有強壯的體格,還要掌握良好的保健知識,開出正確合適的運動藥方,指導病人及普通人群開展康復訓練和健身活動。目前對于醫學院校的體育教學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需引起高校以及相關工作者的重視,拓展研究領域,并深化已有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王遠、趙宇.加強高校體育課程改革以改善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J].才智,2013(34)
[2]路佳、王云、胡曉嬌等.醫學院校體育運動隊的功能性價值與發展[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3(4)
[3]謝成超、李秀林.西部普通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現狀的思考——以四川省高校為例[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
[4]葛夢圓、邵偉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研究與實踐路徑[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3(2)
[5]王遠、姚繼方.充分發揮學校體育功能以改善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J].教育與職業,2013(3)
〔責任編輯:龐遠燕、汪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