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維琛
【摘要】數學是高中階段的重要課程,理論性和邏輯性較強,而且難度較大。新課標的不斷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等做出了明確規定,因此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成了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文分析了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提高高中教學效果提出了建議,以期對高中數學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數學 存在問題 改進措施
數學是高考中的重要學科,一直以來被廣大師生視為“主科”,而且數學與人們的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其教學效果不僅影響學生的綜合素質,甚至會影響到學生以后的發展。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并且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變。自高中數學新課標實施以來,廣大教師不斷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以適應教育改革的發展要求。
一、開展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性
數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對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產生著重要影響,促進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高中數學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是對初中數學知識的深化,又是學習高等數學的基礎。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廣大師生要深刻認識到高中數學的重要性,認識到數學與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從思想上改變學生對高中數學的偏見,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帶來的樂趣,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來,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綜合素養,促進高中數學教學效果的提高。
二、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沒有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新課改提倡在學習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留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以便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從中發現問題并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解決問題。在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這一問題上出現了兩極分化現象。一是大多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還是被動地應付學習,致使教學效果不佳。如,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一般分為幾個固有步驟:剛上課時就上節課內容進行提問,然后引入本課新內容,并結合知識點講解例題,再通過例題歸納知識點,最后布置課后作業。這樣的教學過程占用了整堂課的大部分時間,幾乎沒有給學生留出思考時間,根本發揮不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二是有些教師片面理解新課改的要求,在學習中完全依靠學生的自覺,對教材中的所有知識都讓學生自學,但是卻忽略了對學生的指導。自主學習并不是脫離教師的自學,學習過程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幫助。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水平、理解能力等存在較大差異,并且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完全的自主學習會使學生無所適從,從而產生學習的盲目性,這種缺乏教師指導的學習方式不利于學生發揮正常思維,擾亂了正常的學習秩序,很難使學生學到知識,學習效果并不理想。
2、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高中數學與初中知識相比,在深度、難度和廣度上都有了大幅提高,教學難度的增加使學生感到數學難學。有些學生沒有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仍然按照初中時的思維和學習模式學習高中知識,從而導致學生的成績下降,對學習缺乏自信心。雖然國家一直在倡導素質教育,但是從目前的高考形式來看,我國實際實行的仍是應試教育,在對學校、教師和學生的考核過程中,主要依據還是考試成績。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多數教師還是以課堂講解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靠題海戰術、課后練習等方式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因此學生感覺數學學習枯燥乏味,對數學學習缺乏應有的興趣。
三、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的策略
1、讓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和基礎,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方法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只要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能夠提高學習成績就是好的,因此學習方法是因人而異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同一種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接受能力和學習狀態等因素,為學生量身打造適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方法。比如對教材中的典型例題不能只按照課本的方法講解,那樣會限制學生的思路,教師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相同的結果,以拓寬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即使學生的思路錯了也要對學生的精神給予鼓勵,這樣才能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創新思維意識。
2、加強師生間的溝通交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教師要不斷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全面、真實地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水平、學習需求、接受能力以及學生的智力差別等,以便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真正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確保每名學生通過學習得到提高。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起指導作用,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要給學生創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使學生有獨立的思考時間和活動空間,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新課標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原有的知識結構已經與新課改不相適應。因此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通過遠程教育、大學深造、網絡學習、與教師交流溝通、到其他學校學習先進經驗等多種形式豐富和積累自己的知識,拓寬自己的視野,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和自身素質,以便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
總之,新課改的實施對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這對教師來說既是嚴峻的挑戰,又是發展的機遇,同時也凸顯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因此教師要認真學習和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實質,通過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加強師生間的溝通交流,結合學生實際制定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適應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為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宋佳星,淺談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3(8).
[2]楊伯芝,建立素質教育下高中數學的高效課堂[J].成功(教育版).2013(11)
[3]張琴,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與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