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桂勉
【摘要】情境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師生互動,相互交融,讓學生以生活化的視角學習數學知識,使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得以發揮,對提高教學效率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本人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從將數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運用多媒體手段、創造活躍的教學氛圍、把握教學重難點、加強自主探究、培養合作意識、給予獎賞評價等方面提出了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小學 數學 情境教學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在學習上尚不能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把知識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實現教學的知識性與趣味性的統一,促使學生真正進入學習狀態之中,達到掌握知識、訓練思維和提高實踐探究能力的目的。但是如果情境教學運用得不恰當,也難于達到預期效果,甚至會起反作用。因此必須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
1.將數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其中也包括數學知識。數學知識除了從書本中、從教師的教授中獲得之外,更應該從生活實踐活動中獲得。從生活入手,可以更自然地引導學生感悟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進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形成“由生活走向數學,由數學走向社會”的良性循環。教師可利用學生關注的、喜聞樂見的素材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并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真正做到“學有所思,學以致用”。同時,教師對于某些新知識點的引入,也可以通過生活的具體事例進行引導。鼓勵學生自主創設生活情境,將比較枯燥乏味的計算題轉化為日常生活的情境。
2.運用多媒體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教學設備的日漸完善,很多小學都配備了多媒體設備,多媒體手段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小學數學教學,而且豐富了課堂內容。比如在圖形面積的計算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圖形與面積的關系進行展示,也可以對各種圖形進行轉換,讓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等這些圖形的印象定格在一個標準的數據之上。多媒體手段的形、聲、色等能讓小學數學課本變得更生動活潑,將靜態的課本變為動態,更易渲染氣氛,創設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情境。因此運用多媒體能夠最直觀地詮釋情境教學的意義。但是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不能過于依賴和濫用多媒體手段,將所有的數學內容全部硬塞進去,那樣不僅不能達到教學目的,還會適得其反。
3.創造活躍的教學氛圍
傳統的數學課堂,大多是老師講、學生學,呈現出很大的應試性特點,這樣是很難達到應有的教育目的的。有效的情境教學必須建立在高效課堂之上,而高效的課堂離不開學生強烈的學習數學的欲望。小學生天性好玩,因此,要創造一個活躍的教學氛圍,例如采取將教學內容與游戲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授課,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激發學習熱情和參與熱情,使其成為課堂的主體,感受課堂的每一個細節,體會到數學的樂趣,學到并獲得一定的知識,從而創造性地運用知識,高效地為自己打下扎實的數學根基。
4.把握教學重點、難點
情境教學不能偏離教學內容,要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突出重點、難點,讓學生及時發現情境中的數學問題,主動去探究其中的奧秘,最終實現有效教學。
(1)抓住知識間的銜接,運用遷移的方法突破重點和難點
我們先來關注數學的學科特點。小學數學學科的特點之一就是系統性很強,每項新知識往往和舊知識緊密相連,新知識就是舊知識的延伸和發展,舊知識就是新知識的基礎和生長點。有時新知識可以由舊知識遷移而來,可同時它又成為后續知識的基礎。因此,數學知識點就像一根根鏈條節節相連、環環相扣。
由此可見,如果老師能夠善于捕捉數學知識之間的銜接點,自覺地以“遷移”作為一種幫助學生學習的方法,以舊引新、舊中蘊新,組織積極的遷移,就不難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了。
(2)抓住知識間的聯系,采用轉化的策略突破重點和難點
轉化——解決數學問題時,常遇到一些問題直接求解較為困難,通過觀察、分析、類比、聯想等思維過程,選擇運用恰當的數學方法進行變換,將原問題轉化為一個新問題(相對來說,對自己較熟悉的問題),通過新問題的求解,達到解決原問題的目的,這一思想方法我們稱之為“化歸與轉化的思想方法”一個新知識往往是舊知識的發展和結果,也就可以轉化為舊知識來認識和理解。在教學中,教師如能做到“化新為舊”,抓住知識間的“縱橫聯系”,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絡,逐步教給學生一些轉化的思考方法,使他們能用轉化的觀點去學習新知識、分析新問題才能使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不斷深刻,最終達到融匯貫通。
5.加強自主探究
有些學生性格較為內向,動手能力不強,在課堂上只是聽眾的角色。因此要引導學生最大限度地進行自主探究,鍛煉動手操作能力,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讓他們在自主探究過程中,發現規律、總結經驗、驗證結論,并在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6.注重培養合作意識
合作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和積極的個性心理品質?,F在大部分的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合作意識較差。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注重個體和群體的相互促進,如讓班上學生分組解答問題,讓組員之間開展充分的討論,看哪一組的解答速度最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充分勾起了學生之間的互動,營造了團結和諧的教學氛圍,同時這對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精神也很有好處。
7.給予獎賞評價
學生都喜歡被表揚和被賞識,有時候一句“你太棒了”會激發學生極大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的優點,給予其充分的肯定,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被肯定,讓學生知道學習數學是一件開心快樂的事情。
情境教學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課堂教學活動,近些年已經成為有效教學的方法之一。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學生的具體情況,挖掘教材的深度,將教材中的知識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創設出合適的情境,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然后組織、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活躍數學課堂氛圍,真正做到知識性與趣味性的統一,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家美.數學教學中情境創設的策略探究[J]. 數學之友,2011(06).
[2]徐志剛.數學創新學習的認知心理學分析與導學[J].當代教育論壇,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