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
摘 要: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的創新對促進小學生音樂素質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現階段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因此,以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的創新為視角對相關的問題展開了研究,希望以此能夠更好地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高效實施。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方法;創新
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對促進小學音樂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還存在著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是非常有價值的。
一、以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展開音樂教學活動,都是以自己在課堂中的活動作為教學的中心,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是要以教師的講授為主,教學實施的方式刻板而缺乏新意,學生在這樣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只能夠成為音樂教學的旁觀者,沒有給學生提供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教師教得枯燥,學生學得乏味,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很少關注學生的感受,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沒有以學生的需要作為教學實施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學生對這樣的教學缺乏興趣,教學的實施效率不高,難以滿足小學音樂教學的需要。教師在傳統小學音樂教學的實施中,對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缺乏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音樂教學中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不高,學習的熱情不高,這樣的音樂教學對小學生是缺乏吸引力的。要改變這樣的教學現狀,就要求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的實施中創設充滿吸引力的教學情境,教學情境的創設要根據教學的內容來創設,并且還要根據學生的需要聯系學生的實際來創設教學的情境,教師在情境的創設中,可以通過講故事、朗誦詩歌、看風光視頻等方式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學生喜愛的教學情境。這種教學情境的創設對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實施是非常必要的。
二、要以探索式的教學促進教學的有效實施
在以往的小學音樂教學實施中,教師的教學總是以那種填鴨式的教學開展教學活動,教師經常是給學生做一個示范,然后就讓學生通過模仿掌握要學習的音樂教學內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是機械講述,讓學生缺乏新意的練習,這樣的教學內容是很難引起學生學習的欲望的,教學的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之間很少有問題的交流與探討問題的合作,對于學習的內容缺乏自主的探索,在教學中探索的意識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想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效率,開展探索式的教學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學生在音樂學習的探索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發現更多的問題,并根據這些的問題提出更多實效性的問題解決方案。通過這樣的教學在音樂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便會迎刃而解。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探索式教學活動的開展,是小學音樂教學實施的有效途徑。
三、要以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的有效實施
在以往的小學音樂教學實施中,教師不重視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教師在教學中經常是以一種師道尊嚴的面目出現,受這種觀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也缺乏平等的教學意識,不能夠以師生平等的教學定位開展教學活動,在這種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教師經常把自己的觀點、自己的認識強加給學生,不允許學生對問題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認為只有教師的認識才是正確的,教師在教學中成為權威,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被嚴重地壓抑,在這樣的教學認知中師生關系也因此而變得日趨緊張,緊張的師生關系給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也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不利于學生音樂素質的有效培養,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成為學生的良師,也要成為學生的益友,教師不僅要成為學生的指導者,也要成為學生的合作者,同時也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以此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和諧構建,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更好實施。
四、要以學生審美觀的培養促進教學的有效實施
在以往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審美觀的培養缺乏應有的重視,教學中沒有深入地挖掘一些音樂教學的審美元素,如教師的語言美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審美元素,教師在講解小學音樂教學內容時,對于相關內容的介紹所使用的語言一定要充滿審美的元素,這對于小學生對音樂教學內容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通過語言的講解,學生可以深入地感受音樂教學內容的內在之美,體驗音樂教學內容所蘊含的美學內涵,在教學的實施中,教師可以借用多媒體技術,針對相應的小學音樂教學內容,穿插一些優美的圖片與視頻,結合音樂的作品可以感受到音樂作品中所投射出的美學意蘊,這樣的教學措施對于促進小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開展對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可以有效促進小學生音樂素質的提升,現階段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的創新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因此,本文以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作為主要的研究內容。
參考文獻:
張沖.小學音樂課堂新教學方法淺探[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13.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