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華
摘 要:板書是我國當前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之一,是口語講授、教具演示及實驗教學中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的輔助手段。在課堂上,學生接受知識信息的渠道基本上有兩個,一個是視覺,一個是聽覺。板書是使學生通過視覺來獲得知識信息的,它是最簡易的利用視覺交流信息的渠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板書的突出作用,通過合理布局,簡明扼要地表達出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課堂上輕松地接受知識,并通過講授與板書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板書;表達藝術
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不重視板書的作用。比如,有的教師在講課時,毫無板書可言,而是隨心所欲,先在板中開道,然后左右開弓,最后黑板上橫七豎八,白花花一板,亂糟糟一面。看這樣的板書,既理不出一堂課內容的線索,又缺乏美感,其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作為教師,對板書在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我認為板書在教學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的思路
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首先將本課所要講的課題板書出來,然后再展開對事物的描述,或對問題進行講解,或進行演繹推理。學生看著黑板上的課題,聽著教師的講解和描述,會邊聽邊思考教師在黑板上所提示的課題,板書的內容就可以引導和控制學生的思路,使學生定向注意和定向思考。
二、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結構
每門學科的知識,都不是雜亂無章的。知識與知識之間都有特定的內在聯系,形成一個知識結構,表現出一定的知識體系,這個知識結構體系,用語言表達不容易全面把握,如果板書出來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其框架。
三、引導學生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
教學常常要以一定的形象形式表現出來,使學生從具體到抽象,進而掌握事物的本質規律。如果教學不建立在一定實際觀察的基礎上,只是教師的語言描述和抽象講解,學生就不易在具體形象思維的基礎上扎實地建立起科學概念。如果教師運用板書,以一定的簡易圖形、圖表、符號顯示出來,邊板書邊講解,就很容易使學生理解概念、定理、法則、公式等。
四、反映事物間的相互聯系
板書的表達是有一定藝術性的,巧妙地運用板書藝術,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掌握知識要點、難點以及前后的系統性、完整性,另一方面還可以體現教師的高雅修養和嚴格的治學態度。此外,還可喚起學生的聽課興趣,誘發學生的美好追求。
好的板書應該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板書的內容應簡練、明確、醒目
板書要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既反映所要講述的內容,又要對內容作高度的概括和濃縮,語句要簡練、精確,使學生一目了然,無需細讀。要避免板書過簡,甚至一節課一字不寫,也要避免過于注重板書,一段一段地抄寫講課內容。板書過繁或過簡,不僅會削弱學生對基本內容的理解,而且會影響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板書的繁與簡要得當。
二、板書要有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教學中的重點內容要以工整、稍大的字體凸顯出來,可以用紅色等彩色粉筆寫出,或劃上注意符號,引起學生的注意。有些難解的字詞、術語、符號隨講隨標,便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字體工整而不拘謹,生動而不失文采
板書當然不能用書法藝術的標準去要求,但也應做到工整秀美而不拘謹,活潑生動而不失文采,以使學生獲得美感。美學家認為:美的事物會給人以特定的審美感受,它能引起一種特定的情感反應。
四、板書布局要合理
板書除字體外還有布局問題,也就是說,要注意板書的整體美。何方寫題目、綱要,何方寫散筆等等,教師事先都要有個整體設計,做到胸有成竹。講課終了時,學生縱觀黑板就可以在頭腦中對這節課有個整體框架結構,從而便于回憶和掌握知識系統。同時,從板書所體現的美感中,凝聚學生的聽課注意力。
編輯 白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