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家芬
【摘要】針對學生對體育課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提出了體育教學可通過“正確引導”、“擇優教材”、“優化教法”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關鍵詞】陽光體育 引導培養 教材教法 學習興趣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體質不斷下降令人擔憂。最近一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報告表明,學生肥胖人數在過去5年內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視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為76%,大學生高達83%。視力不良、超重及肥胖仍然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針對這些問題,我國召開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全國學校體育工作會議后,接著又啟動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通過近幾年時間,使85%以上的學生能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中共中央、國務院還首次就增強青少年體質專門下發文件。向廣大青少年提出 “為祖國健康生活50年”的口號;號召廣大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
學校體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諸多因素,其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好壞,起著至關重要的制約作用,它是國民體育的基礎,在培養人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改革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但是改革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單靠某種教學形式或某種教學方法的改革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體育課是學生學習體育知識、技能的主陣地,是學生掌握終身體育鍛煉方法的重要場所。然而,現實的體育課堂現象卻是:“多數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因此,優化體育課堂因素,不斷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是陽光體育背景下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正確引導,激發動機
體育活動動機是激勵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內部動力,是個體的內在過程,是有目的的行為,對學生的行為具有驅動力。
1、 從宏觀上加以引導
體育教學既要向學生講明課堂學習的目的,還要把身體鍛煉、文化學習及與人類生存、生產等活動聯系起來,讓學生認識到體育對健體以及對人類生存、生活、生產等重大作用,才能激發學生濃厚的體育課學習興趣。
2、從微觀上加以剖析
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任務,有目的地向學生介紹本課內容的健身價值,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中長跑教學中,可著重向學生介紹中長跑能增強人體心臟及物質代謝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以及器官的機能,同時也是終身體育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這樣使學生明白參加長跑的目的,就必然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由“要我鍛煉”向“我要鍛煉”的方向轉化。
二、擇優教材,身心皆樂
研究表明,如果體育教學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那么就會推動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嘗試、體驗、去主動鉆研。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體育教學要善于根據學校場地、器材及季節特點等具體情況,靈活地選取一些既富有趣味性、又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材。
1、濃度與廣度相結合
合理地安排教材內容的深度與廣度,使學生能夠學有所趣、學有所得,是擴大學生身心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教師只是在某一個方面片面地深入,學生就會逐漸產生出單調無味的感覺,使學生對體育學習失去興趣;倘若在一段時間內學習內容過于多樣化,那么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會如同“蜻蜓點水”一般,不能真正掌握知識、技術的奧妙而學無所趣。
2、情境與自然相結合
教材的枯燥與泛味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體育教學要將一些枯燥泛味的內容與自然界的各種趣味性活動聯系起來,以恰當情境教學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如可與青蛙跳遠、武術鷹爪、籃板球的猿猴動作等相聯系,可將技術動作穿插在故事、童話中,讓學生在邊做、邊說、邊唱的氣氛中完成動作;也可通過模擬閱兵的方法來訓練學生的隊列、隊形等。
3、健身與快樂相結合
讓音樂、舞蹈、游戲進入體育課堂,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而且能使學生愉樂身心、調節情感、陶冶情操、有效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能使體育教學獲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三、優化教法,助興固趣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新穎、獨特、富有個性的體育教法,將會對學生的體育課興趣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1、精講解、精示范
教師簡明扼要、風趣幽默和引人入勝的講解以及輕松自如、優美舒展的示范動作是增強學生體育課興趣的重要一環,如在彎道跑教學時,教師可將彎道跑的技術動作要領編成 “彎道跑,彎道跑,身體微微向里倒,擺臂外大里面小”的順口溜,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識記效果;如,在練習50米或100米短跑時,我將不同水平的學生按好、中、差分成若干小組,讓同學們以終點線為起跑線,反方向一起跑。當速度較快的第一名同學到達起跑線時,教師(或體育委員)舉旗為號,其余同學立即停止跑動,記準自己到達的位置,并劃一條線為自己的起跑線。然后,第一名同學就以起跑線為起點,其余同學按各自測得的起跑線開始跑,看誰能超過自己原先的成績。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了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
2、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將現代教育信息技術運用于體育教學:(1)可以克服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中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所產生的一些不足之處,也可以大大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有利于學生掌握本學科的前沿知識,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2)體育是一門溶知識傳授、技能培養、身體鍛煉的于一體的學科,可利用計算機的存儲、調用、剪貼等功能,幫助學生及時突破學習的難點、快捷地掌握教學的重點,可以科學地對體育內容進行整合與創新等,可以促使學生逐步實現由無趣向有趣、有趣向樂趣、樂趣向志趣的方向轉化。
學校的體育課是按國家教委頒布的統編的體育教學大綱上課,完成該大綱的教學任務已十分繁重,體育教師在此條件下怎樣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改進組織教法,并同課外相配合,促使學生對體育有興趣、愛好,養成經常從事體育鍛煉的習慣。
在學校黨政的正確領導下,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大膽改革課堂教學,使體育改革深入發展,良性循環,學生對參加學校體育的興趣、愛好和習慣的形成,是學校體育工作成績的綜合表現,是奠定終生體育基礎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采用綜合“治理”的辦法,首先應樹立在體育課中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要求和促使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的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對體育的愛好、興趣和習慣。
【參考文獻】
[1]毛振明 體育教學科學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0)
[2]《心理學》 1994年 新世紀出版社
[3]曲宗湖 楊文軒 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 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