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乾兵
【摘要】在現在這種新階段的初中數學的教學模式中,數學教師們應該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認識,不斷地從課堂教學中吸取教學教訓,累計教學經驗,將新階段的教學思想和方式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使教學質量能夠一步步提高,從而達到預想中的教學目的。本文分析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影響因素,談了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數學是一門非常基本又非常重要的科目,它涉及的知識面十分廣泛,一 些其他課程的教學中都會運用到數學的知識,所以說數學的教學質量的好壞也會影響到其他的課程。由于現在課程的改革更新,老師們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必須要體現新課程的要求,不能只注重傳統,而沒有創新,必須結合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趣味性,這樣老師的教學水平可以不斷提高,學生們也可以在一個沒有學習壓力的環境下,快樂上課,高興學習,這樣學生也可以得到好的發展和健康成長。
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影響因素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要落實在初中生學習的有效性上,其中最重要的是學習效率。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課堂環境等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基本因素。
1、初中數學教師方面的因素。首先,初中數學教師應具備明確的目標,充分利用課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完成既定的教學計劃。最后,初中數學教師還應與學生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及時進行教學反饋,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學習結果并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更加主動積極的進行數學學習,以達到提高課堂學習有效性。
2、初中生方面的因素。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思維力和想象力開始逐步提高,成為初中數學有效學習的組成部分。首先,初中生的觀察力影響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觀察到數學抽象性所具有簡單的內在統一,數量關系與空間幾何存在對稱關系,他們很容易對數學產生興趣,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其次,初中數學內容的特點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想象力可以把數學抽象理論還原成貼近初中生生活的數學實際,讓他們體會到數學的使用價值和快樂;最后,學習動機和興趣也是影響初中數學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學生對數學感興趣,在課堂上學習就會感覺到輕松愉快,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效果,從而使學生學習處于一種良性的循環之中。
3、教學內容方面的因素。我國在推行教學改革之后,要求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教學內容的預設和生成的關系。教案就是對教學內容的預設,按照教案教學就是把預設轉化為實際的教學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成為新的課堂教學資源,有助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和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這需要教師把握好課堂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另外,數學教學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現實和生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應注重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把數學問題生活化,有助于學生體會數學科學與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引導學生從數學角度看待周圍的事物,激發數學學習興趣。最后,初中數學內容還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可以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其他學科中的問題,使學生在對其他學科問題的解決中理解數學的豐富內涵,形成對數學的正確認識。
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1、優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以興趣教學為出發點的教學方式能夠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因此,在現代初中數學教學中應針對數學教學需求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優化。通過游戲教學方式、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內容的聯系、多媒體教學技術應用等技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在此基礎上,初中數學教師還可以利用筆、文具、書等進行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的教學,在實現教學方式優化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實現學生綜合數學素質培養目的。利用多媒體技術將不易理解的概念直觀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聲光電技術的運用實現學生課堂注意力的集中,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另外,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還可以利用小組教學模式、競賽教學方式以及游戲教學方式等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以此為基礎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的目的。
2、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實現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根據這一理論,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教”、“學” 這一互動過程的特點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式的運用,建立符合初中生心理的學習環境與氛圍。在教師的組織與指導下開展教學活動,并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使學生樂于學習數學內容、樂于探究一題多解的樂趣,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現代教學研究指出,自主學習意識能夠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進而提高教學有效性。根據這一理論,在現代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應通過培養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根據數學教學需求以及可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的目的,初中數學教師應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通過理論實際化、理論應用化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的理解數學教學 內容,以此為基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通過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的最終目的。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作為數學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堂教學,將課堂教學作為訓練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主陣地,教師要通過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學法的指導作用,要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數學學科的特點進行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在數學知識的 海洋中翱翔。
【參考文獻】
[1]蘭福春.初中數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的培養[J].吉林教育,2013(1).
[2]曹健.淺議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2).
[3]向光美.新課程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活動分析[J].數學教育資訊,2013,(01) .
[4]孫巍.對初中數學教學需求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J].初中教學園地,201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