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兵
【摘 ? ?要】物理是一門以概念和規律性知識學習為主的學科。面對物理這樣一科高度抽象及概括性極高的學科,學生往往在答題過程中顯露出一系列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如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偏失、對公式的運用失當等等。因此本文總結了學生在物理答題過程中常見的兩大問題,并展開分析,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中學物理 ?常見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17
由于中學生并沒有接受過相關物理思維的系統且專門培訓,導致學生在物理經驗、認知上仍然存在較大的局限性,但是物理同時也是一門靈活性較高,不斷發展的學科,因此學生在實際應用物理知識進行答題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少問題。
本文總結了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所發現學生常見的答題問題,認真思考分析了問題出現的原因,并根據自身教學經驗提出了一系列解決對策,以便不斷發展并完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準確、更深刻、更有效的進行物理學習及探索。
一、知識應用能力差,做題無從下手
中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狀況:學生能理解教材的教學內容,也能聽懂老師的授課,但是一到做題時就算是絞盡腦汁卻也無從下手,找不到解題的突破口,但是老師稍作提示,便會茅塞頓開。這一狀況在從考試和日常習題及與學生的交談中得到的學習反饋中不難發現。
(一)問題分析
那么究竟為什么很多學生常常會在解題時產生這一問題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傳統的物理教學為了降低物理學習難度,簡化了物理對象和物理模型,學生習慣于抽象的邏輯推理和數學運算,遇到實際問題時往往就會無從下手,經過老師的提示后,找到了將實際問題簡化的途徑自然便會茅塞頓開。
其二,物理題中常常涉及很多物理詞匯,且題中干擾因素多而復雜,題型多變,學生無法排除干擾信息,正確讀懂題目所示,理解題干意思,難以找到解題突破口。
其三,學生知識掌握不牢固,無法靈活運用物理公式。物理題型復雜多變,往往涉及多個變量和公式的靈活轉變,需要學生靈活運用,而靈活運用是建立在牢固的知識掌握的基礎之上的,這就要求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要熟悉物理概念,理解并熟記重要物理公式及其推導過程。而往往學生在學習時并沒有要熟悉概念公式的意識,往往只是達到能理解教材內容和老師授課的地步,難免在答題時出現無從下手的狀況,而在現實教學中,很多老師為了節約課堂時間,忽視了對物理概念的講解,導致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牢固。
(二)解決對策
分析了此問題的來源之后,我們可以嘗試著有針對性的在平時的教學開展過程中做適當的調整,以幫助學生解決解題的思維困境。
首先,培養學生的畫圖能力,教會學生將實際問題簡化。物理學習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學習物理知識并運用物理知識的過程,做題便是后者的一個體現,而畫圖分析是物理學習中學生需掌握的重要能力。物理解題是學生將文字描述轉化為數學描述,并運用知識解題的過程,而畫圖正是轉換的重要方法。此外在物理學習中,如力的分解、磁場的分析等學習模塊都需要運用到畫圖來簡化物理,使學生以更清楚更直觀地理解物理規律。因此,老師在平時教學時,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畫圖能力,教會學生將文字描述轉化為數學描述,從而簡化物理問題。
其次,注重思維培養,學會舉一反三。雖然物理題型是靈活多變,千變萬化的,但是物理公式卻是固定不變的,而以此為中心的物理題型就算再多變卻也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因此盲目的題海戰術對物理來說并不可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注意學生物理解題思維的培養,并將一題多變的內容加入教學中去,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提高做題效率。
最后,重視對物理基本概念的講解和重要物理公式的推導過程。在傳統教學中,很多老師為了節約時間,忽視了對學生自己能讀懂的內容,如物理概念及公式的講解,這極易造成學生對部分物理概念誤解甚至出現混淆以及對物理公式死記硬背的情況,反而降低了學生的解題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
二、解題大意,細節失誤嚴重
許多學生都存在這一普遍現象:難題會做,簡單的題丟分,做題時感覺一切順利答題完美,但是結果出來并不理想,這就是普遍存在于學生中的馬虎現象。
(一)問題分析
許多學生面對自己的過失性丟分,往往是通過暗示自己下次注意點來解決問題,而認真反思總結之后,筆者認為,產生學生馬虎現象普遍存在是有多重因素的。
其一,物理題干信息量大,干擾信息多。因為物理本身是研究世界物質結構,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研究范圍更寬更廣,內容也更加復雜。考慮到學生知識的局限性等因素,并為了題干表述的準確性,所以物理題干本身包含的文字信息較多。許多學生在較長時間的做題后容易出現視覺疲勞,考慮到答題時間有限,很容易在審題時出現不仔細的現象,忽略題干中的一些重要信息或者出現審題偏差。
其二,學生過于依賴以往答題經驗。很多學生很容易錯在一些以往做過的題上,這一現象并不奇怪且十分普遍。學生在答題時遇到熟悉的題,經常是簡單掃描一下題干或者干脆直接提筆就做,從而忽略了題型中的細微變化,造成失誤。
其三,學生解題習慣不好。學生在日常解題時,尤其是做一些簡單的題型時,不按照解題步驟一步步解題,而是跳過部分步驟只寫關鍵性步驟,在計算時依賴于心算。這些習慣對于物理答題來說是不可取的,物理解題需要非常嚴謹的思維,很多物理題看似簡單,但涉及的知識和公式變化卻很多,解題過程往往會因為一個細節失誤而產生差錯。
(二)解決對策
細節決定成敗,學生做題馬虎的現象不容小覷,尤其是對于物理這門復雜多變的學科來說,老師應當重視這個問題,幫助學生糾正平不良的答題習慣,盡量減少學生的過失性失分。
首先,引導學生平時做題時在題干中勾畫出重點信息,以此來幫助學生減少審題偏差和遺漏,長時間下來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節約答題時間。其次,要求學生審題嚴謹,不可過度依賴以往的經驗。最后,要求學生認真做好錯題收集,并且做完題后注意檢查,幫助學生對題型解法加深印象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養成細心的好習慣。
物理作為一門研究物質世界基本結構、普遍相互作用、一般運動規律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的自然科學,與化學、數學以及天文學甚至與英語和語文都有著極其密切而不可分離的關系。中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遠遠不止以上提到的那些,教授要利用好當前教學環境,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從而找到適合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以提高物理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