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康
摘要:羽毛球作為一項既適合戶外又適合室內的體育運動項目,深受人們的喜愛。但由于我們國家是個農業大國,由于農村教育資源有限,很多農村出身的學生對正規的羽毛球運動規則并不熟悉,多年來,普通高校羽毛球訓練也面臨很多問題。因此,有必要根據這些問題來改進訓練方法,提高學生的羽毛球運動水平。本文分析了我國普通高校羽毛球訓練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實用的訓練方法,這對提高全民身體素質、豐富高校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存在問題;應對措施;分類教學;初學者
一、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運動水平參差不齊
我們國家是個農業大國,在普通高校中,農村生源占相當大的比例。由于農村教育資源有限,并且不重視體育訓練,大多數農村學生對正規的羽毛球運動規則并不熟悉,這就導致了學生運動水平參差不齊,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基礎較差。
(二)運動場地和器材有限
羽毛球是一項耗損運動,羽毛球、球拍都是在運動中極易破損的教學必需用品,大多數情況都需要學生自己購買;室外教學受天氣影響大,室內運動場地隨著上課人數的增多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有些高校的羽毛球運動館甚至實行定點開放,或者干脆成為盈利性的運動館。由于運動場地和器材的制約,大大影響了學生參與羽毛球運動的積極性。
(三)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大部分高校羽毛球采用教師為主導,進行單一的示范、講解,學生重復練習,過大凸顯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時學生需要簡單地重復一個動作,運動負荷較大,讓課堂成為運動競技的訓練課,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極大地降低了學生的訓練熱情。
(四)缺乏高校間的競技交流
競技比賽是促進體育進步的有效方法。組織形式多樣的羽毛球比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拓展他們的交際范圍,促進各高校的技術交流,同時也是檢驗高校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然而現階段各高校之間嚴重缺乏溝通交流,無法發揮羽毛球作為一門競技體育運動的真正魅力。
二、應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一)測試學生水平,分類教學
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現在對這個理念有兩種解釋:一是無論什么樣的人都應該接受教育;二是說人本來是有差距的,有的聰明一些,有的笨拙一些,但通過教育,可以逐漸消除這些差距。那么,對于羽毛球教學訓練來說,我們也應該奉行這樣的理念,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對學生的水平進行測試。對運動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其進行更為專業化的訓練,通過他們帶動其他學生學習;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對其運動興趣的培養,讓他們體會到羽毛球運動的樂趣,提高學習熱情。
(二)盡可能豐富教學資源
學校應重視并加強羽毛球運動場館的相關建設,并對其進行科學合理地規劃與管理。除了正常的教學時間使用外,適時在課外時間對學生開放,以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鍛煉的目的。在合理建設與規劃的前提下,使教學資源達到充分利用,大力推進羽毛球運動在高校內的普及與開展。
(三)想辦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羽毛球運動的自身特點,教學過程中還是大部分時間以學生自主訓練為主,因此教學內容要由單一的形式轉變為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使每位上課的學生都能體會到羽毛球運動的樂趣,進而激發他們學習和訓練的熱情。
(四)組織高校間比賽,營造競賽氛圍
羽毛球比賽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觀看比賽的同時,讓他們充分領略到競技體育的魅力。同時,比賽可以使學生通過自身努力鍛煉后,有一個展現自身才能的場所,讓學生體會到付出與收獲的喜悅。各高校通過自身選拔參賽選手進行比賽,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自己學校獲得勝利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還會促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到羽毛球運動中來,促使羽毛球運動在高校中蓬勃發展。
(五)運用新媒體,幫助大家溝通和交流
如今互聯網發展極為迅猛,微博、微信等社交應用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在年輕的學生群體中則更受歡迎。作為高校的教學人員,應該對這些新媒體加以應用。比如,可以建立羽毛球運動群,把學生們加進來,平時多聊一聊羽毛球運動的相關內容,這樣既可以提高大家的理論水平,又能拉近教師與學生的關系。還可以開設微信公眾號,在公眾號中定時或不定時更新相關內容,受眾也更加廣泛。
三、一些實用的訓練方法
(一)分組訓練法
由于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基礎、接受能力等客觀上存在著差距,如果運用傳統體育教學“統一目標、統一要求”的做法,往往會造成“優生跑不快,差生跟不上”的結果。為此,我們在羽毛球教學中應采用分組教學法:在每學期的第一節課,通過對學生專項素質的測試或對技術動作的掌握情況,將學生分為好、中、差三個組進行教學,各組分別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實施不同的教學手段,之后根據學生對技術的掌握情況,對各組學生進行必要調整,促使學生在學習上都能得到循序漸進的發展和提高。
(二)念動訓練法
念動訓練是一種心理念動的訓練方法,利用心理學中運動表象的原理,反映了某一個具體的技術動作在空間、時間和力量方面的具體形象,以及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和其他聯系,是動作學習和動作完成最直接、最重要的過程。具體方法為:教師準確的動作示范和動作要領講解2至3遍→學生全身放松,閉目自然站立→教師講動作要領→學生想象教師的示范動作并進行復制→反復想象復制動作→學生實際練習→教師糾正錯誤→學生實際練習掌握技術動作。
(三)比賽訓練法
比賽教學法是在技術動作教學過程中,安排學生兩人或多人進行比賽練習,從而使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促進。此方法對練習較為簡單枯燥的技術動作尤為有效,如:步法練習中,安排兩人進行步法比賽練習,看看誰的步法準確、靈活、快速。
(四)多球訓練法
多球訓練法是指在單位時間內,通過連續、反復多次擊球動作,來增加練習強度,其中,有一球一擊練習和多球單獨練習二種基本形式,用來糾正錯誤動作和提高動作的準確性。
(五)多媒體訓練法
大部分高校羽毛球仍采用教師言傳身教,教師對動作進行講解與示范,學生被動接受與模仿練習的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教師應該在傳統的教學示范與練習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通過播放精彩的羽毛球比賽,使學生觀看到專業羽毛球運動員運動技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同時可以將學生在課上練習過程中錯誤的動作通過錄像的形式播放給學生看,使學生更加直觀的意識到自身運動的缺失,有利于學生運動水平的提高。
四、結語
體育訓練有“知”、“情”、“技”三維目標,促進終身體育能力的提高是終極目的。無論是知識、技能的學習還是促進其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都必須以興趣為基礎。為使學生在羽毛球運動中掌握到基本的技術技能,使之走上社會后依然能以掌握的運動技術為基礎進行終身體育鍛煉,教學中必須對學生進行區分,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進行分類教學,以增強學生的興趣與信心。
【參考文獻】
[1]王海,黃鍔.高校羽毛球教學現狀與發展對策探究[J].運動,2013
[2]鄭劍鋒.羽毛球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研究[J].科技風,2016
[3]楊敏麗.羽毛球教學與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