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利
摘 要: 高中新課程學習改革是信息化時代的需求,是使祖國富強繁榮的教育改革的措施之一。目前中國正處于一個由工業化國家向信息化國家轉型的時期,信息技術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時間觀念和空間觀念。本文提出以學習方式的改變促進教學方式的改變,讓英語教師到學生中去研究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是以什么方法學習的,并且改變教學方法,形成以學導學、以學促學的良好循環。
關鍵詞: 英語教育 高效課堂 教學策略
目前我國的教育已經處在一個相對對立統一的矛盾時期,先進的教育思想和傳統的理行動者;先進的學習方法在挑戰傳統學習方式所提倡的方法;自我理解型學習方式挑戰接受型學習方式;鍵盤型學習方式挑戰紙筆型學習方式……學習方式改變的同時也要求教學方式的改變。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明白學生是整個學習和接受知識的主體,一切的教學課堂都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學設計要以促進學生主動探索、主動發現、自我創造的主旨進行。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學生的傳授者、解惑者,課堂上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時間都是為老師所用,學生缺乏自己探索的時間和討論學習的時間,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這樣的效率是很低的。高效課堂提倡以“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目的是解決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高效課堂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
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就是指在課堂中以學生的活動展開來,只要是學生真實的學習機制、真實的學習目的,老師盡可能多地留時間給學生,在課堂上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進行更多的練習,讓學生發現和學習知識,而不是老師一味地傳授知識,這樣效率會高得多。當然以學生為中心的活動不是看是不是以學生的活動或者以老師的活動為中心,而是看是不是以學生自我學習的活動為中心,任何一節課的中心都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的同時也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對教材進行自我解剖、自我研究和自我解讀,鼓勵學生創新、求異,尊重學生的個人感悟和自我見解,鼓勵學生尋找關于書本上老師沒有講過的特殊的知識點,尋找不一樣的學習方式,一些有利于學生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畢竟每一個學生都不一樣,老師傳授的知識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很好地接受的,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必須是整個過程的中心,讓學生自己去感悟、見識、理解更多的知識,這樣學生理解到的知識,可以更深地存于腦海中。
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要求學生在課堂中發揮主體作用,學生必須實實在在地參與課堂,并且發揮主體作用,同時也不能忽視老師的主導作用,不能任由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發揮,這一點老師們一定要把握好,讓學生逐漸熟悉新課堂的教學方式,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建立教與學的互動方式,培養學生活學活用語言的能力,讓學生的學習觀念由教我學習轉變成我學習。
二、任務型的教學策略
所謂任務型教學,就是完成任務的教學策略,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老師也不能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應該是有任務性的,否則一味地讓學生自我學習沒有老師的引導,學生能學到的知識是很有限的。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有任務性地學習,比如教師以一個特定的交流目的和語言選項,制定一個任務型的話題讓學生參與,學生可以自由發表見解或者可以組成團隊學習這個任務型的課題,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研究、理解、交流或者團隊的研究、理解完成這個任務型課題。在真實的生活中讓學生用英語是去交流去應用去工作等,這樣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不僅僅是一種學習,它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作用,總的來說就是讓學生感覺到是“在學中做,在做中學”。
任務型教學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為了完成交際任務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更熟練掌握知識。任務型教學由以下三點組成:一是學生完成任務,學生自我完成或者以組隊的方式完成任務,老師放手讓學生去做、去學習、去完成該要完成的任務;二是老師的指導,在學生個人或集體完成任務,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向全班陳述的時候,老師應該給予一定的指導,讓學生可以更完美地完成任務并學到更多的知識;三是陳述報告,學生在完成任務以后可以向全班同學陳述自己的報告,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多地運用英語表達能力,而且可以讓其他學生從這些陳述報告的學生中學習自己在完成任務的時候沒有注意到或者能夠學到的知識。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學習欲望和想要完成任務的想法,促進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這樣就可以讓學生通過交流實踐把英語轉變為一種語言能力。
三、適度的引導和調控
當學生在自由自主的學習中自由度太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進行一定的調控,讓學生不會因為沒有外界的調控而感覺課堂過于松弛,這樣學生不容易偏離教學目標的初衷,老師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適度的調控,引導學生的思維,達到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初衷。引導學生進行自由自主的學習,這并不是一種放羊式的學習,反而需要老師們進行更多的引導和調控工作。老師在進行課堂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否則就會出現紕漏,讓課堂看起來貌似很熱鬧,其實很嘈雜,這樣的學習氛圍完全違背高效課堂的初衷。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地點,學習氛圍主要由老師來調控,氛圍好則效率高,反之相反,老師在學生自由自主的學習中也是占有主導地位的,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建立民主、自由、活躍、有趣的課堂,使課堂高效的同時也充滿快樂和歡笑,有效、合理地調控課堂能夠為高效教學提供良好的環境,高效的課堂少不了適度的調控和引導。
總而言之,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構建高效課堂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達到提升全班整體英語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建.如何構建高效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J].語數外學習(高考英語),2012(02).
[2]宋媛君.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以生為本”活動課引發的思考[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1(Z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