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云
摘 要:蘇繡是一種民間藝術作品,它作為刺繡中的一種,以其獨特的風格在我國刺繡文化史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以蘇州地區為代表的吳地區域文化,即我們常說的吳文化。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廣大勞動人民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創造出了為世人所喜愛和矚目的文化成果。近年來,隨著我國不斷推進現代化建設,加之相關政府部門對民間藝術的保護意識的加強,最能代表吳地文化的四大名繡之一的蘇繡,它源于大眾生活,又在生活實踐中得到更多喜愛它的人們的信賴,如今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關鍵詞:蘇繡;吳地;文化;關系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化歷經千年不衰,在其發展的過程中獨樹一幟,其中最具代表的優秀民間手工藝術之一的刺繡,也有著兩千多年的發展歷史,而且具有自身獨特的藝術特色與文化內涵。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帶動了經濟的發展,還不斷培養世人的審美情趣。隨著時間的推移,刺繡由最初的用于日常用品的裝飾轉變為現如今的藝術作品,展現了這一文化旺盛的生命力。蘇繡作為刺繡文化的一種,在蘇州這座古城,用它的靈山秀水以及廣大人民創造出來的深厚的吳地文化灌溉出蘇繡技藝與藝術的悠久歷史。天時、地利、人和的優良環境,使蘇繡具有了精湛高超的技藝和精細雅潔的獨特風格,成為具有高超技藝水平和獨特審美特征的藝術珍品。
1 吳地文化的內涵
所謂吳地文化,主要指的是生活在以蘇州為中心擴展到太湖流域的廣大人民,在經歷了數千年的社會生產實踐中創造出來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其核心是指生活在吳地的人們的一種精神風貌、觀念意識或是心理態勢,以及他們的人格風范。它以吳國文化為基礎,經過戰國、秦、漢等朝代的生長發育,發展到隋、唐、宋、元時期達到了高峰,到了清代和近代,隨著我國封建社會的衰落以及近代資本主義的萌芽,開始融合走向新時代。長時間以來,吳地文化始終對蘇州這一地區民間藝術的生成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而在蘇州這片土地上形成的民間藝術也因此帶有濃厚的吳文化色彩。后期隨著國家對經濟發展的重視,促使吳地民間絲綢大規模生產,吳地人民運用他們勤勞智慧的生產方式和民俗習慣,以及博采眾長的吳地文化的個性品質的培育和滋潤,使蘇繡藝術得以不斷豐富和完善。
2 蘇繡與吳地文化的關系
2.1 發展歷史一脈相承
通過對吳地文化內涵的理解,我們不難發現歷史悠久的蘇繡文化發展史其實在本質上就是一種獨特的吳地文化的體現。蘇州的刺繡在原料、針法以及繡工方面的水平始終處于發展的行列,它的發展為吳地文化增添了新的元素,以至于蘇繡形成了圖案秀麗、針法多變、繡工精湛的獨特風格。清代是蘇繡發展的高峰期,由于受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吳地文化開始吸收新的元素,促進了蘇州地區經濟的發展,在蘇州出現了大量的家庭作坊,從事蘇繡作品的制作與營銷。隨著規模的擴大,各種大型的蘇繡莊園也應運而生,還出現了專門的刺繡事業,一時間蘇繡技藝紅遍大街小巷,吸引著更多的人加入這一行列,出現了大批優秀的蘇繡名家,他們對蘇繡技藝的提升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2.2 蘇繡與吳文化精神的聯系
吳地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形成的吳地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和深層的底蘊,它是悠久的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它與其他地區的文化不同,它是誕生在水鄉蘇州的水文化,具有水一樣的柔美特性,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提倡的一種和諧文化。從古至今,這種和諧精神對吳地的發展都有著巨大的影響。由于地理環境的限制,我國南北區域在發展過程中體現出不一樣的風格,而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蘇州一帶水隨處可見。水不僅為本地區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還滋潤了蘇州這片沃土,同時哺育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這種水的柔和一直影響著吳地人民的生活,長此以往形成了他們柔中有剛的性格特點。總的來說,這種包容開放、和諧謙讓的吳文化有力地推動了吳地經濟社會的大發展,而吳文化所滋養長成的蘇繡藝術也越來越壯大,在長時間的磨合過程中,蘇繡文化與吳地的藝術精神漸漸融合,形成了巧奪天工的吳文化。蘇繡作品的創作源于生活,在長期的發展中為了達到藝術的效果,繡女自然是要費些心思的,她們在一針一針的穿刺過程中,吸收繪畫藝術的特點而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點,逐步創造出了一些新的針法與繡法。這種長期的勞苦的制作,養成了她們自強不息又敢于創新的精神。
3 蘇繡對吳地人文的影響
博采眾長也是吳地文化形成和發展中的個性品質,這對蘇繡作品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蘇繡悠久的發展歷史中,借鑒和融入其他藝術的表現方法是其獨特之處。蘇繡對中西書畫藝術和攝影作品的借鑒和融合,豐富和完善了蘇繡的繡面效果和風格特點。事實上“繡”與“織”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而同系吳地文化血脈的刺繡和絲綢,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發展的。從物質層面來說,蘇繡是由絲綢面料、絲線等作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各種絢麗的不同層面的面料、五光十色的花線是蘇繡必要的物質材料。從審美層面來看,蘇繡還是絲綢文化的進一步延伸和發展。絲綢的蘇繡作品,呈現出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的藝術形式,其作為一種審美物象,不僅讓人產生生理上的愉悅感,還包含著更深層次的文化意義,這是一種超越生理的精神享受。蘇繡在借鑒吸收中西書畫藝術特征之外,還將優秀的攝影作品作為繡品樣稿,學習和借鑒攝影作品的特長,對其他物品進行借鑒和融合。
4 蘇繡是對吳文化的傳承
蘇繡可以說是對吳文化的一種傳承,也可以說它其實就是吳文化構成的重要部分。現在的蘇繡作品,已經遠遠超過了其自身的實用價值,其表現出了更多的、帶給觀賞者更多震撼的往往是其所表現出的文化氣息。蘇繡作品當中所表現出的一些民俗文化、文化經典往往也是吳文化的重要構成要素。因此,蘇繡可以說是吳文化的一種傳承方式,也可以說它本身就已經是吳文化的一部分了。
5 結語
蘇繡是具有鮮明吳文化特征的工藝美術品,是民間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它既具備藝術的形態,又是民眾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在發生著微妙的關系,它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吳文化在長期的歷史錘煉中,凝聚了一種對中華文化的奉獻精神。這是一種追求社會發展和實現人的發展的創造精神,是一種在面臨挑戰和機遇時勇于進取的開拓精神,是一種在時代變遷中既不能消融主體又善于接受外來文化的開放精神。今天,在建設現代化蘇州的進程中,就是要弘揚吳文化的優秀傳統,要吸收吳文化的精髓,加強對吳文化的研究,為蘇州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巨大的動力和良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李喆.淺談傳統刺繡與當代繪畫的結合創新[D].西安美術學院,2011.
[2] 錢明.“兩浙”地域文化性格差異與當代浙江之發展[J].教育文化論壇,2011(03).
[3] 劉妍.針尖上的畫作[N].中國服飾報,2013.
[4] 鮑琳.基于吳文化的化學校本教材的開發[D].蘇州大學,2013.
[5] 吳仲銀.吳文化:一朵越開越艷的吳地之花[N].華東旅游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