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宇
摘 要:如今,流行演唱教學早已形成了一套規范的體系,從專業高校開設流行演唱專業到現在,十幾年的時間里,這個體系更重視流行演唱的“唱”,也就是從聲樂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培養。如今對流行歌手的要求卻不僅僅注重聲樂,外形、氣質、舞臺以及語言表達等都變成了十分重要的元素,因此如今的流行演唱教學中更需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從而能夠促進華語流行音樂的發展。
關鍵詞:流行演唱;教學;全面發展
1 流行演唱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
如今流行音樂的發展速度很快,大眾對于單純的歌曲演唱已審美疲勞,市場以及大眾對于流行演唱的需求已經不再停留在歌曲的層面上,也不再停留在單純的演唱技巧上。流行音樂有藝術性和商業性的雙重屬性,尤其是商品屬性在今天尤為突出,藝術娛樂化的進程使大部分的觀眾更喜歡感受流行音樂的視聽盛宴。從大眾以及市場的角度上看,對流行歌手的選拔需要綜合看待,這意味著流行演唱專業的學生從學生時代就要開始全面的培養,從而適應市場的進程與發展。需要在舞臺以及創作領域進行全面的培養,提升歌手的綜合水平,使歌手受到更多受眾的喜愛,否則很快就會被淘汰。有的歌手盡管演唱水平很高,但沒有全面發展,形象、舞臺魅力都沒有,不會受到觀眾的喜歡。所以學習流行演唱必須要全面發展。
2 設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塊
流行音樂具有高度融合性以及高度發展速度的特點,流行聲樂的教學應針對這一特點與時俱進。全面發展的核心是“全面”,全面是教學的廣度,從演唱技巧的角度上看要涉獵諸多的音樂風格。教材是教學的重要的依據,而如今的流行音樂演唱教學并沒有固定的教材可循,也沒有諸多風格特定的教材,如靈歌的演唱教材、爵士唱法的教材、即興演唱的教材等。因此全面發展應該從教材入手,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模塊。
針對性的教學模塊設定一方面能讓學生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一種教學方式或一種演唱風格,這種教學態度本身就違背了流行音樂自由的原則。因此針對性的教學模塊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演唱能力得到全面培養,而且還會使更多的學生找到自己適合的演唱風格從而樹立信心。筆者認為教學中教學定位十分關鍵,這就如同出去旅行選擇交通工具,目的地決定了交通工具的選擇。教學中一旦形成明確的目標和特點定位,這樣就能更好的實現流行演唱專業的學生的全面發展。
3 形體與舞臺感覺的培養
形體與舞蹈表演也是流行演唱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之一,流行演唱也屬于音樂表演的范疇,因此表演的基礎形體也是流行演唱學生應該學習的。形體從兩個方面將演唱者展現給大眾,其一是演唱者的素質,其二是演唱者的形體練習。演唱者的演唱水平以生活為依據,其感觸有多深情感表現也就有多深。在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性格也不同,在形體上要對角色進行一定程度的塑造,在演出時要有讓觀眾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服務熱情,同時注意在舞臺上的動作,要瀟灑、自然、有適度感。
形體需要練習,一般在學習中會有形體課來專門塑造形體。舞蹈是流行演唱十分需要的一種舞臺表演能力。流行演唱作品中快節奏的歌曲需要用舞蹈來表現,如果只是站在舞臺上演唱就會影響作品內容的表現,不能將歌曲的情感思想更好的傳遞給觀眾,因此舞蹈現在也是流行演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蔡依林的大部分作品都需要邊唱邊跳,其他人的作品有很多也需要用舞蹈來完善,提高整體的舞臺表演水平。舞蹈可以提升演唱者演唱的氣氛,可以拓展演唱者的演唱風格,如今國內外一線的大牌流行歌手,無不具有很強的舞蹈功底,如碧昂斯、珍妮弗·洛佩慈、MJ等。因此形體與舞蹈在今天都是流行演唱學生全面發展所需要學習的內容。
舞臺感覺是肢體表現的靈魂,簡單說舞臺感覺就是舞臺表現力,是演唱者站在舞臺上給觀眾的一種感覺。無論是在演唱還是在交流中要始要保持這種感覺。舞臺感覺也是人們常常說的“范兒”,這個“范兒”是一種整體的舞臺風格,包含舞臺表現力、歌手內涵、歌手的表演欲望以及親和力等。舞臺感覺是一般在學校不會作為一門課程來進行學習,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舞臺實踐以及表現力的積累而形成的一種舞臺慣性。我們看到很多活躍在大眾視野下的演唱者都有自己獨特的舞臺感覺,彼此不重復,并且通過這種感覺贏得了很多受眾的喜愛,有的是親民的感覺、有的是內斂的感覺、有的是酷的感覺。
因此舞臺感覺可以視作是演唱者的“名片”,只要站在舞臺上這種感覺就會出現,名片式的介紹會使觀眾對其形成一種首因效應。這種第一印象也是成就演唱者的重要元素。
4 創作能力與演奏能力的培養
創作能力以及演奏能力也是流行演唱學生全面發展所需要掌握的技能。現在樂壇越來越多的新晉歌手都是集創作、演奏、演唱于一身的。創作能力可提升演唱者對音樂的認識,演奏器樂的形式可以對歌曲進行另一個角度的詮釋和解讀,這兩者都是在樂壇發展的十分重要的技能。
為什么說創作和演奏音樂是流行演唱者應該掌握的技能呢?創作音樂需要對音樂的理解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我們看演唱者的演唱是表演音樂,是對音樂進行的二度創作,而創作音樂則是一度創作,能夠從一度創作的角度來進行創作的歌手在二度創作中的能力也就越強。創作是一種抽象的感覺,將其捕捉后具象為音符滿足聽覺需要。從形而上的角度上看與演唱表現出的感覺是同一種感覺,無論悲喜,都是一種體現。深層次的創作能夠提升外在的表現能力,并且通過演奏表現出來的音樂更加立體,也提高演唱者的綜合藝術性。因此從音樂性的角度上看,創作對流行演唱者十分重要。從商業角度來看,流行樂壇的競爭十分激烈,更多的演唱者都是以創作人的身份出現,周杰倫、方大同、林俊杰、王力宏等都是集創作與演唱、演奏的多元化歌手,音樂市場更加需要掌握創作和演奏的流行歌手。
流行演唱學生在專業學習時候要全面發展,不僅要從唱功的角度入手,對演唱技巧、情感技巧進行反復的學習和練習,還要從舞臺上尋找屬于自己的舞臺感覺,并能以肢體的語言和舞蹈來獲得更多人的喜歡。加強音樂理論的學習,從創作和器樂演奏的角度豐富自己的音樂性,使演唱者能夠將內在修養與音樂進行結合,從而使歌手的整體表現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 袁筱安.淺析舞臺表現對于流行演唱的重要性[J].民族音樂,2013(02).
[2] 崔泉馨.淺談流行音樂演唱的審美能力和舞臺表現力[J].音樂大觀,2013(02).
[3] 張晉夫.淺論流行音樂的創作[J].青年文學家,2012(20).
[4] 張燚.大學流行音樂鑒賞[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