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令青
摘 要:近幾年,中國游戲行業發展速度驚人,用戶量急劇增加,已然成為文化產業中的朝陽產業。國內游戲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游戲設計及開發人才需求量很大。而與此同時,游戲開發專業畢業生卻面臨極大的就業壓力。市場與專業教育之間的矛盾關系,令人深思。本文從游戲產業快速發展背景出發,總結和分析了現階段中國游戲設計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發展策略,旨在為游戲專業教育未來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游戲設計;專業教育;問題;發展策略
0 引言
德國著名的詩人席勒在《美育書簡》中指出,人生最高、最完美的境界就是游戲,只有當人充分是人的時候,他才游戲;只有當人游戲的時候,他才是完整的人。根據《2015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統計數據可知,2015年中國游戲用戶數已經達到5.34億人,同比增長3.3%,實際銷售收入14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9%,足以可見中國游戲產業已經進入飛速發展的階段。但是,相比于游戲產業的迅猛發展,中國游戲設計人才嚴重不足。多數游戲開發企業不惜高薪招聘游戲設計及開發人員,而與此同時,高校游戲設計專業學生畢業后就業非常難,巨大的反差從側面反映出我國游戲設計專業教育已經存在諸多問題,并且嚴重阻礙了游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1 國內游戲設計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游戲產業發展迅速,已然成為文化產業中的朝陽產業。就目前而言,國內高校在游戲設計專業教育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1 專業方向不明確
從國內高校計算機類游戲軟件專業培養目標來看,往往過于注重學生游戲程序設計技能,因此,在開班游戲軟件專業時,僅僅是在傳統軟件技術專業基礎之再增加少數幾門游戲相關的課程。專業課程設置上,簡單認為學生進行游戲軟件開發只需要掌握幾門開發工具便可勝任。但是,隨著游戲細分市場不斷增加,僅從程序設計角度而言,游戲軟件開發就可分為2D、3D網絡游戲開發、手游開發等多個領域,涉及十余種程序員崗位。但是我們不得不認識到得是,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根本無法涉獵并精通所有領域知識,而專業在培養方向上缺乏明確的目標,則會造成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繼而導致學生因技術專長無法滿足游戲市場需要,而在就業時不能順利就業。
1.2 課程體系陳舊
專業課程設置上,國內很多高校會加入很多與計算機相關的課程。由于游戲產業在國內發展時間短,游戲方向專業教師比較缺乏,授課方面往往會安排計算機專業教師授課。從根本上來說,計算機專業教學與游戲設計及開發專業課程盡管相同,但是教學深度及側重點上均會有很大差異,而在實際教學中,幾乎完全照搬計算機專業教學,生搬硬套至游戲軟件專業教學,整個課程體系中僅僅加入了部分游戲概論、策劃等相關課程,根本無法體現專業培養的明確性,不能表現出游戲設計、開發與課程體系的緊密關系。課程體系不能緊跟市場需求,是目前高校游戲設計專業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
2 中國游戲設計專業的發展策略
高校為了達到培養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的目標,采取了培養實踐能力為主,理論知識學習為輔的教學方式,而培養游戲軟件專業型人才也應該采取這種教學方式來實現教學目標。作者根據自身以往的教學經驗,從四個方面來實現對高校人才培養的改革方案,即目標定位、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實訓環節。
2.1 目標定位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主要是以明確培養目標為首要任務,從而對整體培養體系的創建進行指導。人才培養目標在確定之前,應通過一系列的調研,調研內容主要有行業人才結構現狀、人才需求狀況以及專業發展趨勢,另外,還要明確崗位對知識能力的要求、相關職業資格及學生就業去向等。同時,關注行業與企業的人才需求狀況、職業院校的培養現狀,從而明確專業定位、專業服務等所面向的崗位群體及其培養目標。
制定合理的培養目標時,不但要對學生的理論基礎、實踐能力及專業技能等進行培養,還要重點體現以學生為本,提升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2.2 課程體系
人才培養目標確認后,便要創建專業課程體系,例如選擇和組織培訓課程內容。目前,國內高校對游戲軟件課程體系的基礎課一般是以計算機、數學以及電子等課程為基礎,而專業課一般是以軟件開發類的課程為主,不但缺少開發技術與游戲設計相結合的課程,而且缺少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
對此,應該通過確認培養目標,將傳統課程進行改革,并積極引進新的相關課程,確保課程全系的先進性與科學性。還可以將多門相關課程進行合整,讓學生能夠更加明確學習目標,略減一些非必要性內容,充分提升課程所承載的效率。
2.3 實訓環節
在游戲軟件專業的實訓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綜合應用知識能力、協作精神等。實訓可合理分為兩個方面,即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訓。校內實訓可根據專業情況開設與專業課程匹配的綜合性實訓課程,采取模擬企業工作的方式,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將多門專業課程知識進行綜合操作,獨立協作來完實訓目標。學生通過獨立協作解決問題時,能夠不斷嘗試、不斷創新,采取最好的解決方式,不但能夠快速掌握知識、累積經驗,還能夠達到培養其自主學習、創新思維的能力。另外,在各個小組的協作互動時,體驗實踐項目開發過程,培養團隊意識,提升協作溝通能力,提高職業素質。校外實訓主要是將校內學習的內容進行合理的補充,將學生安排到企業進行實踐學習,從而積累工作經驗、提高職業能力、完善知識結構。
3 結語
高校在培養游戲軟件專業人才的同時,應該通過對人才培養目標、院校與企業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將課程體系進行合理的調整,完善教學方式,加強實訓操作,摸索游戲軟件人才培養的新教學模式與新培訓方法,從而為游戲軟件人才培養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姚杰,伍鳳.國內課程教學游戲軟件設計的研究現狀[J].現代婦女(下),2015(01).
[2] 毛如進.中職計算機課程游戲化教學設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3] 殷西祥,朱先遠.數獨游戲在Android軟件開發基礎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6).
[4] 劉邦權,屈衛清,熊松泉.游戲軟件開發多元互動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24).
[5] 黃銳.多專業協作的高職游戲軟件專業課程體系研究[J].藝術科技,2013(08).
[6] 尚俊杰,莊紹勇,李芳樂,李浩文.游戲化學習行為特征之個案研究及其對教育游戲設計的啟示[J].中國電化教育,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