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程遠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教育得到了全面的改革.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出現了“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所謂“學案導學”,主要是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的教學活動.它是利用學案作為導航,讓學生自主的學習.學案導學主要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其根本目的就是將學生作為主體,通過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的統一.本文通過討論學案導學教學的基本構思,提出學案導學教學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學案導學;構建;運用
一、學案導學教學的基本構思
(一)總體思路
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就是突破以往的教學模式,它主要是在教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們主動學習,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學案導學的時候,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出來,使學生學會學習,加強教學的科技含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案導學的核心是“先學后導”,所謂的“先學”是指讓學生在課前學習,也可以說成是預習,而“后導”則是在課內進行,進行“先學”時,要在一定的載體輔導下進行.
(二)基本特點
第一,主體性.教師在設置聯系或是課后作業的時候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幫助學生有序地、自主地預習,從而達到學生學習的目標.第二,引導性.雖然學案導學主張的是“以學生為中心”,但是還需要教師的管教,不能放任自流,教師在將學生處于主導位置的基礎上,應該將自己放置在引導的位置上,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前提下,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方面做引導,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三,探索性.學案導學具有探索性,在進行學案導學的時候,應該建立一種靜與動的學習,讓學生積極地觀察、動手以及交流,改變學生“不敢說”和“一說就錯”的局面.
(三)流程框架
學案導學的流程主要分為三個,分別是:課前準備、課內研討、和課后提升,圖1就是具體的學案導學教學流程框圖:
二、學案導學教學的運用策略
(一)精編學案
學案是導學的基礎,在編寫學案的時候,要與教材緊密相連,要將教材中基本知識和重點、難點體現出來,通常情況下,學案的編寫大致分為五個階段:學習要求、問題探索、基礎訓練、摘錄和課外拓展,在編制的時候要注意以下三點:①要在學案中直接體現出本節課的主題,學習方法等;②在所有問題的探索和解析中應以基礎知識為準,避免內容空洞化,還要符合學生思考的邏輯;③不要設置太多的東西,如果是案例就可以讓學生從書本上看,也可以采用學生書本的課后習題,在編寫學案的時候,盡量留出一面空白,用來填寫課內學生摘要以及習題等,最重要的就是編寫的學案內容不能習題化,如果太過習題化,不僅使學案失去導學的功能,還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心.比如在學習高中二年級數學線性回歸模式和函數模型差異這節課時,教師可以隨機抽取5名男同學的身高和體重,具體數據如表所示:
教師可提出問題:要求學生畫出散點圖,求根據一名男同學的身高體現出體重的方程式,并且求178 cm的男生的體重.在同學作出散點圖之后,根據之前學過的回歸方程式的列法,就可準確的知道178 cm的男生體重.然后思考:線性回歸模型和一次函數的差異.
(二)合理分配時間
在進行學案導學教學的時候,要合理地規劃好時間,爭取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取最大的價值.教師可以在課堂的前5分鐘做課前指導,然后在中間的35分鐘完成學案內容,最后在剩下的5分鐘里讓學生自行鞏固,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創設活動情境
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不能一味地灌輸,還要在課堂上創設情境,要讓學生有自己的活動時間.要知道,學案導學的重點是新課導學,它主要是要求學生對課程進行探究,之后獲得知識.比如:在學習高中數學必修五正弦定理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勾股定理引入到教學中,并且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制定動態的直角三角形,還可以用語音播放,將動畫片中的人物聲音引入到數學教學中,將“在三角形ABC中,設AB=c,BC=a,AC=b,則有sinA=a[]c,sinB=b[]c,sinC=c[]c=1,得出a[]sinA=c[]sinC=b[]sinB”的過程講解一遍,從多媒體的演示中,可以了解到:在一個三角形中,各邊和它所對角的比是相等的.
(四)把握精引層次
首先教師應做到精講點播,也就是說要正確的處理教與學的關系:并注重學生的個性層次,要根據學生層次的高低編寫學案,同時,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應該將學案導學教學按照一定的周期不斷地上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中應用學案導學教學,能夠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信心,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