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酈君
[摘 要]隱喻是修辭方式的一種,體現了人們使用語言的一種認知方式。不同的歷史文化條件和地域特征,使各自的隱喻不同。從認知角度出發,分析其中出現的隱喻現象,明確具體詞語與隱喻詞語之間的關系,明白詞語的具體含義與抽象含義之間的關系,明白詞語之間包含的隱喻機制。理解隱藏在詞語中的概念隱喻,就會發現其中的理據性與詞句間的邏輯關系,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詞語,這樣將顯著提升學習效果。
[關鍵詞]隱喻;英語構詞;運用
[中圖分類號] H0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6-0088-02
英語隱語行話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種亞文化。[1]哲學家、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共同關注和探討隱喻的本質問題,特別自20世紀以來,隱喻較多地被用于語言學、文藝學、哲學、心理學等學科的多維性研究課題。認知語言學家堅持“現實—認知—語言”的基本原則,通過經驗感知,基于人類認知的角度,對隱喻認知機制的實質和特點實施研究。隱喻認知研究認為,隱喻的理解加工一直是個富有意義的研究主題。文章主要從這方面入手分析,研究隱喻現象如何運用于英語構詞中。
一、隱喻研究
“隱喻”產生于希臘語,本來的意思是轉換、變化。英語中的“metaphor”一詞表示修辭格的意思。隱喻理論在多維度語言研究中的廣泛運用,使“隱喻能力”逐漸為人所熟知。隨著語言學研究的不斷發展,無論是從語言學角度,還是從人類學、認知心理學等角度,研究者都做了大量有關隱喻的研究。Johnson和 Lakoff把隱喻分為三種:結構隱喻、本體隱喻與方位隱喻。本體隱喻的意思是通過實體詞對一些非物質性的概念實施表達,這類詞如想法、活動和感情,進一步對這些詞實施引用、量化和分類。方位隱喻是用表達空間方位概念的詞,如左右、前后、內外、上下。結構隱喻是通過轉化的方式將一個域中的概念轉化到另一個域中,如“Argument is a war”。
二、隱喻認知機制
隱喻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手段,體現了人類的思維特征,廣泛存在于世界語言與文化中。隱喻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并且將知識的領域不斷擴展,其主要的功能是通過一部分經驗去理解,同時表達另一種經驗。喻體與本體之間之所以能稱為目標域,主要是因為人們在長期認識世界的過程中發現這兩個認識域之間具有相似性。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不存在相似聯想,就無法將現場事物與現場外事物進行聯想,也就不能形成隱喻。同樣在接受者看來,如果沒有聯想,也不能較好地理解隱喻的含義。為此,相似性的聯想是實現隱喻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也即是隱喻生成過程中必須要具備的心理過程,和隱喻比起來,創造相似性的隱喻更能表現出隱喻的創造性特征,也具有非常重要的認知價值。從理論層面看,所有的不同事物之間都有可能存在隱喻,如果當前之所以沒有看到隱喻,主要是因為沒有激活隱喻的環境。從本質上說,隱喻也是一種文化心理現象。所有的相似性不是客觀的,源于人們認識經驗的產物,人們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相似性的隱喻,為眾人的欣賞與認知提供了條件。為此,在分析隱喻構詞時,要調動聯想的認知方式,同時還要深刻理解英美文化背景。
三、隱語現象應用于英語構詞中的運用
(一)詞根與詞綴隱喻出復雜的概念
在英語構詞中,詞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傳統的英語詞匯受到了結構主義思想影響,其認為語言符號與事物之間的聯系是隨意的,與概念符號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人們在選擇符號時,并沒有明確的目的。那么英語單詞真的沒有規律可以遵循嗎?
基于認知語言角度,語言充當了認知過程與結果中的思維載體,構詞法體現出人們所具有的隱喻認知思維特征。詞源意義形成于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許多詞語借助隱喻認知方式,引申出新的含義。英語中人們使用不同的認識,表現了對事物或者是現象的一種映射。許多產生的單詞在隱喻的角度下,生成了許多意義。前綴全都是派生詞綴,然而,后綴不僅包含有派生詞綴,同時也包含有屈折詞綴。派生詞綴依據單詞或詞根,產生新詞,然而,屈折詞綴只有在單詞之后才能表現出語法意義。詞根對單詞的意義起到了較大的作用,是詞匯的重要部分。隨著英語語言的發展,詞匯數量不斷增多。然而,其擴大是有一定規律的,承載了一定的歷史文化。
外來詞在英語單詞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別是古希臘語與拉丁語。當認知了英文單詞的詞源特色后,就能較容易地理解詞匯英語中的絕大部分詞匯,如名詞、動詞與形容詞等。這些實詞在結合詞根的基礎上形成了新詞。對詞綴與詞根等的搭配規律進行分析,主要是為了更好地記單詞,使詞匯的記憶變得非常輕松,可以在有效的時間內擴大詞匯量。動詞后綴 如-ate/-en/-ize這些后綴可以構成許多單詞,如recognize認出、organize 組織、originate 起源、immigrate (從外地)移居等。形容詞后綴如-ful/able/-ical這些后綴可以形成許多形容詞,如historical 歷史學的、economical 節約的、beautiful 美麗的等。明白了派生后綴在英語詞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后,將有助于理解詞匯,能簡化詞匯記憶。詞根是單詞的內核,決定了單詞的基本意思。所以,記憶了詞根部分,就能較好地記憶單詞。在認知新詞時,需將其分成三部分:通過前、后綴與詞根判定詞性,通過詞根理解大意,最終用前綴完善意思。這樣經過這三個環節將有助于將單詞記住,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不僅能輕松記單詞,而且可以將詞義牢固把握。毫無疑問,這也將會促進英語學習者對新詞的理解和記憶,以此來有效地擴充詞匯量。[2]通過根據詞源的文化含義,探尋詞根背后的歷史,來強化詞根記憶,使單詞記憶變得非常有趣,提高了學習者學習單詞的興趣,同時還能從詞語中引申意思,知曉西方文化知識,讓英語詞匯學習變得非常輕松。所以,在英語的詞匯學習中,高頻率的簡單詞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分析這些簡單詞時,要將詞義與詞根聯系起來,強化理解與記憶詞根,再用詞根來記憶隱喻過來的單詞,將有助于詞匯記憶。從porter記憶到port-,再由這個詞根,能很容易地記住一系列詞匯,如passport護照、 airport機場與portfolio公文包等。在熟悉的簡單詞基礎上,加強詞根學習,然后結合前后綴,是一種科學歸類的記單詞方式。英語詞匯中有許多文化負載詞匯,探尋這些單詞背后的詞源,將很輕松地理解其含義。結合文化與詞根,將使得記憶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避免了以往記憶詞匯出現的枯燥,不僅鞏固了詞匯的意義,同時也提高了跨文化的交際能力。
當前,英語中有許多外來詞匯,它們的存在主要是為了填補詞匯的空缺,使單詞具有較好的表現效果。這些詞匯多是外來語,無法發現規律,此外,單詞非常生僻,具有較大的記憶難度。如Aphrodite(阿佛洛狄悶)象征了希臘神話中愛與性欲女神,因此,由她的名字為詞源派,隱喻出的英語單詞全都和情欲有關,如aphrodisia情欲與aphrodisiac引起性欲的等。學習者在日常記憶這類英語單詞時,可以花費一定的時間了解單詞的詞源,為枯燥的記憶增加不同的元素,調動學習的興趣,此外,也拓寬了知識面。
(二)含義不同的詞根通過加詞綴表達相似概念
隱喻不僅僅是存在于人類的語言之中,更存在于人類的思想和行動中。[3]詞根詞綴的構詞方式與隱喻思維具有十分緊密的關系。許多詞語在人們獲得體驗之后便產生了,并通過隱喻性思維,形成了現在的詞語。許多同義詞產生于不同的體驗感知,從而具有相似的含義。詞匯系統事實上也有其內部結構的復雜性,詞匯演變軌跡能體現語言變化的規律。[4]比如英語中的“預言”一詞:prophesy,predict forecast,foretell等,其中forecast與foretell來自英語,prodict是拉丁語的語種等,詞語中的三個前綴pro,pre與fore都表示“在...之前”,然而,詞根cast其意思是“拋”,tell意思是“說”,詞根phe與dict也有“說”的意思。隱喻是指兩種物體在形成、功能、情感等方面的相似。如“bridge”字面意義為“橋”,隱喻意思為“安假牙時的齒橋”、“支持物體的玄柱”或者是“鼻梁”。隱喻之間的關系是多種多樣的。如“desolate”原來的意思是“荒涼的”,后來通過隱喻,變成了 “使人難過的、被人遺棄的”。因為荒涼的地方常常使人感到孤獨,也就無法忘記。因此,它們之間存在“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如“plague”原先的意思為 “瘟疫”,通過隱喻,變成了“困擾,麻煩”。通常情況下,單詞的字面意義都伴有相應的翻譯,學習起來很輕松。在英語詞匯中,同義詞有許多,我們常常通過隱喻,形成了許多新單詞。然而,我們需要明白沒有哪兩個詞語的含義是完全相同的,它們可能具有不同的含義、語氣與風格等。心理學家提出,單詞不應簡單、獨立地存放于記憶中,而是要形成一塊一塊的區域。語意一樣的單詞組成了一個區域,如和顏色有關或者是與天氣相關的詞語就可以放在相應的類似區域。
文章分析了隱喻現象運用與英語構詞中的情況,從中發現了英語詞匯中存在明顯的理據性,詞義與結構具有必然的聯系。當學習者發現了兩者之間的聯系之后,將能有效的學習詞匯,并覺得非常有趣,不再需要傳統的機械式的死記硬背了。要從認知角度出發,分析其中出現的隱喻現象,明確具體詞語與隱喻詞語之間的關系,明白詞語的具體含義與抽象含義之間的關系,明白詞語之間包含的隱喻機制,當理解了隱藏在詞語中的概念隱喻,就會發現其中的理據性與詞句間的邏輯關系,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將詞語記住,從而顯著提升學習效果。
[ 注 釋 ]
[1] 馬永輝.英語隱語行話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14(5):76-79.
[2] 王雙.當代英語構詞趨勢—基于OED的英語新詞分析[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4.
[3] 張帥.中學生隱喻思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
[4] 邵斌.英語浮現詞綴[D].杭州:浙江大學,2015.
[責任編輯: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