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紅妹
【摘 要】教務工作信息管理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是整個學校的樞紐,工作繁瑣且重要。本文從高中教務工作信息化意義、高中教務處工作信息化內容、完善高中教務處工作信息化管理建議三方面進行經驗之談,給予參考,以期提高高中教務處工作質量及效率。
【關鍵詞】高中 教務處 信息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5B-0073-02
教務工作信息管理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即在教務管理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通訊技術為基礎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教育、教學管理。高中教務處負責學校多項工作,是整個學校的樞紐,工作繁瑣且重要,所以應優化信息化管理,完善與高中教務管理信息系統相配套的管理機制,加強信息化管理隊伍,從而形成富有特色的新型教務管理體系,提高高中教務處工作質量及效率。
一、高中教務工作信息化意義
高中教務處信息化管理以計算機為主要工作和校園網絡為基礎,實現對教務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近年來國內多數中學都改革了教務信息化管理,可以說經改革后將教務管理推到智能化和網絡化新階段,節約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最重要是提升教務管理的效能。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①因信息化管理要求各類數據統計和輸入更為緊密、準確,因此要求教務管理準確性高。②教務傳輸信息和信息檢索速度比以往明顯提升;③學生通過個人密碼才有權限進入學籍信息等內容,因此有相當高的保密程度,一定程度上較好地提升了中學生教務信息的安全性。④采取信息化管理后能節約很多物力和人力。當代管理理念重心從人本管理、產品管理轉移到信息資源管理,各種信息流在各種活動中調節人流、物流數量和方向,行駛計劃、組織、控制、協調等職能。隨著教務管理信息化推進,將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融入教學管理中必然會促使管理者轉變傳統管理觀念并在轉變中更加規范、全面、科學地管理學校各類信息資源,最終達到合理重組管理業務流程和管理職能的轉變。
二、高中教務處工作信息化內容
(一)高一新生錄取、信息采集、學籍卡、分班工作。教育局一直采用統一錄取方式錄取高一新生,以電子表格形式從教育局將被錄取學生的姓名、身份證號碼、性別、成績、畢業學校等信息傳送至錄取學校,教務處還采集被錄取學生聯系方式、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工作單位等信息以數據庫DNF、電子表格分別存儲。新生分班工作可在電子表格中進行,根據學生總人數制定出班額、班級個數及重點班個數,之后按照入學成績分為普通班和重點班,再按照分數高低排序。普通班的學生分配方法和重點班相同。當前由教育局制作高一學生學籍卡、學生會考證空白卡后下發給學校,之后學校在空白卡片處粘貼照片、書寫學生性別、姓名及學號??刹捎肰F軟件制作學籍卡和會考證。一方面能減輕學校教務工作人員工作量,一方面還能保證學籍卡、會考證的適用和美觀。具體方法為基于高一新生的信息庫數據環境設計出與發樣卡相同的模板,之后導入數據后快捷輕松獲得學籍卡和會考證,最后蓋章和塑封。
(二)教師課務分配。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強大的排課軟件功能,避免人工排課出現的排課不均、人力不足及重排現象。本文研究應用的“紅桃排課”軟件廣泛應用于高中教學排課工作,能以電子表格數據形式導入教師的基本信息,主要功能多節課聯排功能、固定課不排或先排、手動調課功能及公共場所能容納班額限制功能等,軟件中還附帶了班級課程表、全校課程表及教師課程表等打印功能,使高中教務工作者的工作量大大減輕。
(三)成績統計及高考報名。學校教務日常工作中以年級將學生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及高三模擬考試學生名單分開制作成電子表格形式,主要信息包含學號、班級、姓名、前次考核成績及以前考試成績全校排名順序,之后將其作為建立考場、準考證號及考號的依據??杀WC成績相當的學生在同一考場,防止因學生成績差異過大出現作弊現象。學生要嚴格根據考場、準考證號入座,考試完畢后輸入成績,運用電子表格分類匯總功能和排序功能統計出班級的平均成績和綜合名次及提高率。市教育局以電子表格格式將高中的學生會考成績傳送至學校,同時收集學生所有科目后在高考報名中導入DBF表,以此減輕未來高考報名數據整理工作量。
(四)教學業務管理。在教務管理系統中輸入教學計劃、任務書、課程表等信息,允許學生使用賬號和密碼登錄查閱。學生能夠在教務系統中了解到本校情況、教師情況等相關內容。任課教師在每次考試結束后即可登錄教務系統錄入學生成績并開展試卷分析,學生也可以自行查閱成績。同時系統還可提供學生查閱歷年科目成績并生成統計報表。從而加強教師和學生、教務與管理者之間四者信息交流,提升教務管理質量。主要立足于網絡的交互性和開放性,教師和學生及教務管理者能運用系統公告和電子郵件等方式開展信息交流及互動,讓教學及教務管理聯系更加緊密和及時。
三、完善高中教務處工作信息化管理建議
(一)重視高中教務處工作信息化?;谛畔⒒芾淼慕虅仗幨侨碌墓芾砝砟?,更強調管理的互動化和自主化。通過全新的教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實現共享,教師和學生在共享平臺上獲得前所未有的知識。無論是學校領導還是普通教師或學生還是管理人員,都要轉變傳統觀念,充分認識教務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并積極投入到教務工作信息化建設大潮??梢哉f基于信息網絡技術的教務工作信息化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全新的教務管理更注重互動性和自主性。通過建設新的教務管理信息化,可以實現全校乃至全國所有教學資源共享,教師和學生在共享平臺上可以獲得前所未有的知識,因此高中要認識到創新教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與高中教務管理信息系統相配套的管理機制。中學教務管理信息集中了學生及教師大量數據且可以通過網絡處理。健全的規章制度是教務管理信息系統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因此要結合本校在教務管理信息化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制定出真正切實可行的完美的規章制度。教務管理相關規章制度在執行的過程中,要做到嚴謹與嚴格,對于執行效果進行約束和評價。樹立“三分技術、七分管理”的理念,高中教務處根據相關安全要求,建立教務管理信息系統安全的網絡法規,使得教務管理信息系統在使用過程中健康的運行。同時,還需與之配套的完善的考評制度,促進考評的順利進行。教務管理信息化的考評要納入整個學習工作的績效考評當中,根據考核結果進行獎懲,提升教職工的積極性,有利于教務管理信息化更新修復和調整。
(三)構建高中教務信息化管理安全體系。教務工作信息化管理是推動高中教育深化改革的源動力,其管理系統數據庫涵蓋教師和學生個人信息以及學校等多方信息,因此教務管理信息化安全問題必須受到重視。如果黑客和病毒侵入教務管理信息數據庫,不僅會妨礙正常教務管理工作和日常教學工作,還會泄露師生個人隱私信息。與此同時隨著高中教務管理系統之間的信息共享,可以說一個教務管理數據的泄露,會導致與之共享數據的所有高中信息都面臨著泄露危險,因此要建立防火墻殺毒工作和日常安全防范工作等安全體系,全面保護信息系統。
(四)加強高中教務管理信息化隊伍建設。隨著新課標的實施,高中教務處要求培養知識、能力雙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首先,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培訓計劃的制定能保證順利推進教務管理培訓工作的穩定化和長效化,全面提升教務管理工作者的素質。其次,拓寬培訓知識結構。傳統教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和現代信息化教學管理相脫離,所以要加強改造工作人員知識結構,增加信息網絡技術能力、教育學及管理學等各方面知識,使其能順利運用信息化技術管理學校各項事務。再次,豐富培訓途徑。由于教務管理人員日常都忙于學校工作,學習時間較少,對此學校在培訓師可采取半脫產或脫產進修方式鼓勵教務管理工作人員攻讀高層次學歷,同時加強對在職人員培訓,使其能更好地適應教務管理信息化,從而提升業務水平。
總之,高中教務處工作信息化管理是循序漸進的系統化工程,應立足于學校教務處自身實際并通過合理規劃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新型教務管理體系,為教務處提供高效率、輕松化、現代化的工作環境。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