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汽車實訓實踐課堂教學與生產相結合仍然比較少,本文擬從生產與教學有機融合角度出發,結合汽車美容的課程特點,從課程分析、教師隊伍、校本教材、互聯網平臺、管理制度、教學場所及設備等方面探索汽車美容課程實訓教學改革思路。
【關鍵詞】汽車美容 教學改革 生產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5B-0167-02
汽車美容課程是汽車專業必修課程,實訓課大都是采取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計劃按照課程標準有計劃、有組織按部就班實施。該課程主要是以汽車漆面美容護理及裝潢為核心,圍繞汽車漆面美容護理和內飾的裝潢展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獨立完成汽車漆面清洗、打蠟、拋光、封釉及鍍膜等簡單美容工作,同時在教師的指導協助下能夠共同完成汽車內飾件改裝、音響選裝、防盜器及倒車雷達選裝等汽車裝潢的內容,使學生在知識技能獲得的同時,掌握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的方法和能力,也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和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因該課程相對其他專業課程具有獨立性,不需要太多的汽車維修專業知識,且每個教學項目相互獨立易學,重點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工作態度和職業能力,因此,適合開展生產性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教學改革就是需要勇敢的嘗試和科學的創新,在課程改革進入深水區的今天,教學改革成功的關鍵在于培養的學生為企業所用,符合企業的用工標準,汽車美容課程改革本著從實用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以提高技術水平;從職業感知角度出發,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增強主人翁的責任感;改革前期通過市場調研,結合生產與教學實際需求,從師資、教材、場地和設備等方面進行大膽改革,創設真實的工作環境,承接真正的美容車輛,教學任務對應生產任務,教師對應師傅,學生對應學徒,從始至終感受企業工作的樂趣。
一、建設高技能、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生產性實訓教學既能滿足生產上的要求,也能滿足教學的需要,二者兼得,因此,對任課教師提出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任課教師具有企業的實戰經驗和技術水平,能出色地完成常見汽車美容的工作任務,例如汽車精洗、打蠟、拋光、鍍膜和貼膜,甚至裝飾等,同時也應掌握汽車美容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新技術;另一方面要求任課教師能夠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會上課,能上課,上好課,在課堂組織、學生互動、知識講解、動作示范、儀態儀表等方面均有扎實的基本功,這樣的“雙師型”教師不僅是證書層面的認可,而且是真正意義上能上課會生產的綜合型高素質的教師。
達到上述要求,主要途徑:一是優化師資結構、加強教師在崗培訓。這部分教師理論教學功底深厚,技能操作薄弱,可以利用企業生產的平臺強化教師的實際動手能力,補齊短板;二是聘請企業技術骨干,加強教學輔導。這部分教師一線工作經驗豐富,實際操作能力強,但教學組織弱,只要稍加指導,可以成為優秀的“雙師”型教師。
二、開發適合學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教材建設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一項基本內容,是課程建設的一項重要環節,好的教材是教師備課的依據,是學生學習的參考,是高質量人才培養的保證,良好的職業技能教材要和企業行業接軌,才能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為此,教材開發前期,我們會組織教材編寫團隊到當地一些知名汽車美容企業進行市場調研,就教材形式、實訓內容、崗位能力等方面,與現場技術主管、一線、人事管理人員等共同研討,依托《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為基礎,確定教材大綱。根據學生今后的工作崗位和生產實際需要,本著理論知識“夠用”為宜,重點突出實際操作技能和相應崗位基本技能。通過企業真實工作任務引領,整合、序化教學內容,科學設計生產性學習任務,教產融合,工學一體,理論與實踐一體化,不追求學科自身內容系統完整,只追求做中學,學中做。
汽車美容作為一門專業必修課程,在編制過程中,組織學校教師與企業專家成立教材開發團隊,結合前期完成的市場調研結果與學校實際情況,撰寫符合自己特色的校本教材。在實踐過程中,通過企業的實際崗位工作要求,對課程標準規定的所有工作任務進行必要的增刪并改,最后完善校本教材。
三、建立互聯網+的學習交流平臺
隨著互聯網+時代不斷發展,平板手機等現代媒體的普及應用,現代學生學習知識的渠道也是多元性的,我們充分利用好網絡學習平臺,將傳統的知識傳授與互聯網自學有機結合,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也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我們建立“汽車美容”精品課程網站,在這個網站里學生登錄后可以觀看教師正確操作視頻,并回放自己操作的視頻等資料,進行課后分析總結歸納和提升,還可以翻看教師講解課件,用于知識的鞏固和加深,同時開設課后習題和互動交流平臺,形成教師和學生無障礙溝通,不斷提升實踐教學的質量。
四、完善規范的管理制度
要保證真實有效的工作任務完整實施,離不開規范的管理體系。依據學校現有規模及生產教學實際情況,在汽車美容課程生產性實訓課程教學改革初期,設立了前臺接待崗位、現金結算崗位和質量檢驗崗位,前臺接待崗位負責車輛的交接工作和物品車鑰匙的保管工作,培養學生認真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現金結算崗位負責現金收費管理和財務報表統計工作,培養學生財務管理能力和高度的責任心;質量檢驗崗位負責車輛美容與竣工檢驗工作,培養學生工作的細心和質量把控意識。
五、滿足生產需要的教學場所及設備設施
根據汽車美容專業培養目標定位,通過對當地汽車美容市場調研,分析得出畢業生主要從事汽車美容護理和汽車裝飾裝潢兩個方向。實訓基地建設要滿足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根據專業(群)技術領域和對應的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職業資格標準和項目課程教學改革與要求,突出“崗位能力為本、工學交替、職業道德滲透”的理念,進行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建設具有真實的企業崗位,集“生產與教學、工作與學習、培訓與認證”于一體的綜合性、生產性實訓基地。實訓環境布置要融“教、學、做、產”一體,強化學生在生產過程中的知識、技能、素養的形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未來發展。建設符合學校特色的生產性實訓基地,有專門的汽車清洗車間,相對封閉的漆面美容車間,全封閉的無塵貼膜車間以及用于理論教學的教室等,同時,加大設備設施投入力度,采用貼合生產實際的美容設備設施,甚至領先行業的先進設備設施。
總之,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培養實用型人才,而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的規范意識和崗位職業能力。加強對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已成為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的頭等重任,作為中職院校教學重要組成部分的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對目前學校實訓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反思,緊緊抓住教育核心問題實踐教學、從實訓場所、教學設施及師資人才隊伍建設等關鍵要素,就如何培養實用型人才的舉措進行有益的探討。
【參考文獻】
[1]王亞平.基于項目化教學的《汽車美容》課程建設研究[J].電子制作,2014(21)
[2]史庭宇.中職《汽車維護》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廣西教育,2014(5)
【基金項目】2013年度廣西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汽車美容》品牌課程與教學資源庫建設(gxzzjg2013C053)
【作者簡介】張匡閩(1979— ),女,廣西柳州人,柳州市交通學校教師,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