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是一種時代趨勢,是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目前國內各級文化館正在朝著數字化的方向大力發展,具有傳統的文化場館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建造具有數字化特征的“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是文化館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數字化;文化館;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261-01
一、拓展群文體驗,更新服務理念
“互聯網+”的創新模式重視用戶的體驗,以用戶的價值和需求為中心來提供一系列的服務,比如蘋果手機和微信社交媒體等,都是以獨特的體驗感來吸引大量的用戶,其與用戶的實際生活更貼近,讓生活更便利。目前,很多餐廳為了吸引大量的客戶前來消費,一方面要不斷改善餐廳的環境和菜品的質量、口味,另一方面還會為顧客提供免費Wifi,有的餐廳還會設置自己專屬的微信公眾號,從而為顧客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務,用戶在微信公眾號中可以了解餐廳的背景、文化、特色菜品等,餐廳可以在后期利用微信公眾號做一系列的營銷推廣活動,給用戶提供最好的體驗感。
公共文化館是社會公共文化的基層傳播者,必須借助互聯網技術推動數字化文化館的建設,改變傳統的單一信息傳播方式,并且更換“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利用新媒體技術為文化館和用戶之間建立起良好的群眾文化溝通機制及文化資源展示平臺,還可在平臺上增設在線交流功能,讓用戶與文化館之間形成零距離的溝通交流,用戶可以隨時向文化館提出自己對平臺的建議、意見以及服務需求,這樣有利于文化館掌握群眾的文化需求,并持續性地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多年來,南山區文化館創新工作方法、工作思路,走進社區、基層,據不完全統計,僅在去年就開展了具有創新意義的各種演出、游藝、燈會、比賽、電影招待會、書市、燈謎、咨詢等活動達28項、100多場次。這種“深入生活、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群文工作作風,“寓教于樂、寓教于知、寓教于美”的群文表現方式,深受大眾百姓的好評,也很好地搭建了我區群眾文化的平臺,使我區的市民群眾每天“有節目看,有地方去,有文娛活動”,活躍了基層文藝舞臺。但是,現場觀看的群眾畢竟有限,如何讓更多的市民接受教育,讓更多的市民看到文化館開展的活動,就必須借助互聯網。我們可將所有舉辦過的活動通過錄像的方式存放在資料庫中,并上傳到到館網,群眾可以點擊觀看,也可以自由下載。
同時,文化館可以建立自己專屬的閱讀軟件或微信公眾平臺,通過一系列的群眾宣傳,增加用戶數量,擴大傳播范圍。此外,運用新媒體還能豐富文化信息傳遞方式,結合影音圖文來展示知識,更加生動有趣。
二、實現各區域文化館聯網,大力活躍群眾文化
在數字化文化館的發展中,必須充分體現群眾文化的帶頭作用,提高凝聚力,讓各個區域的文化館聯網,實現區域聯動和資源信息共享。各個文化館之間協調配合,共同建立服務聯盟機制、協調機制以及資源共享機制,進而全面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進而能為廣大群眾提供均等、便捷、豐富、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各文化館根據本地的實際狀況,整合各個公共文化服務網點,建立數字化的服務管理系統,形成市、街道、社區三級數字聯動的管理網結構。利用“互聯網+”的運行模式,增加宣傳力度,以移動終端為基礎,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和服務規范。管理系統上設置客服端和管理端,由文化館負責管理端,而客服端則在各街道的文化服務中心、社區文化服務站等,利用移動互聯網實時為群眾提供文化服務信息,可以定期組織群眾利用互聯網平臺觀看相關的文化教育視頻或組織相關的文化服務活動。我們可以開設文化館的網上演播廳,用來展播各種文化方面的專題項目,開展重點介紹我們南山區的“網上非遺”“網上舞蹈”“網上剪紙”“網上培訓”“網上學琴”“在線書法展”“在線美術展”等,讓人們在網上可以隨時觀看文化館的各種展覽和文藝演出信息。
此外,還可以利用大數據來推動文化數字館建設,深入挖掘群眾的文化信息,根據群眾的文化程度、文化需求以及當今的社會現狀來不斷更新文化資源,甚至可以為不同的用戶發送針對性的文化信息,加強用戶與平臺的聯系,不斷優化客服端菜單界面的設計,給群眾獨特的、新穎的文化服務體驗。當然,要使“互聯網+”真正推動數字化文化館的建設,就必須同時做好線上線下的服務,線上要不斷豐富文化產品的內容,增強用戶的體驗感,文化產品的內容應做到個性化;線下要不斷做好用戶的跟蹤服務,根據用戶反饋的意見不斷調整線上的服務策略,進而讓文化館提供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三、總結
數字化文化館的建設對于我國基層群眾文化發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互聯網+”的創新模式更為數字文化館的建設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能為更多的群眾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在日后工作中,仍然要加強對互聯網與文化館共同點的研究,進而提高我國基層文化的水平,提高群眾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白鴿.新時期數字文化館建設途經分析[J].大眾文藝,2016(03).
[2]鄭志玥.大數據視域下的數字文化館建設[N].中國文化報,2015-05-15.
作者簡介:
劉志遠(1969-),男,廣東五華人,畢業于廣東省委黨校,行政管理專業,現供職于深圳市南山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