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艷麗 侯艷艷 鞠秀波 蘇秀然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間入住我院接受治療的46例惡性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隨機分為常規組與人文組,常規組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模式,而人文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人文組患者護理后的不良情緒評分要優于常規組,同時,人文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要高于常規組,兩組患者比較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即P<0.05。結論:惡性腫瘤影響著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社會平衡的因素,除了給予患者相應的治療與護理外,還需要為患者構建一個社會支持系統。取得了社會的支持才能有效地保證患者的生存條件,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改變被拋棄的思想,用最佳的生理與心理接受治療。通過本次研究發現,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實施人文關懷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況,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惡性腫瘤; 婦科; 人文關懷
隨著醫療體系的不斷完善,護理服務不單純的只針對疾病,已經擴展到患者本身,護理人文關懷主要是指在護理患者的過程中開展人道主義對患者的尊嚴、人格、健康、生命、需求進行真誠的關懷與照顧[1]。本次研究筆者針對惡性腫瘤患者護理中開展人文關懷的護理效果進行探析,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篩選出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間在婦科中收治的46例惡性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排除標準:1)嚴重心肝腎不全患者;2)精神疾病患者;3)活動、語言障礙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和人文組,常規組中有23例患者,年齡范圍36~76歲,平均年齡為(46.2±2.4)歲;體重范圍42~76千克,平均體重(61.2±2.1)千克。人文組中有23例患者,年齡范圍37~78歲,平均年齡為(43.2±2.6)歲;體重范圍41~75千克,平均體重(59.3±1.8)千克。兩組患者上述情況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常規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模式,主要圍繞基礎治療與護理進行相關工作。人文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取人文關懷模式,主要內容:1)牢靠掌握護理技術。進行人文關懷的前提需要掌握豐富的護理知識及精湛的技術,護理人員要具有良好素質,才可以有效地提高護理質量。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將護理技能充分地發揮在臨床上。獲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使其可以積極地配合治療,戰勝疾病。2)改變護理理念。多數患者認為惡性腫瘤是不治之癥,隨時會出現放棄治療或輕生的情況,因此護理人員需要轉變護理理念,將被動的服務轉變成主動服務。3)塑造優質的護理人員形象。患者在住院期間接觸最多的是護理人員,護理人員良好的精神面貌與形象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情緒,因此護理人員在院期間要做到舉止優雅、穿著得體、積極開朗、溫柔大方等,同時還要增強對患者的關懷與照顧,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使其積極地配合治療,護理人員一個細微的關懷便可以給患者帶來極大的支持與鼓勵[2]。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相關數據,計數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不良情緒
人文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情緒評分為(41.86±3.47)分,抑郁情緒評分為(42.37±3.12)分,均要低于常規組護理后的焦慮情緒評分(50.41±4.68)分及抑郁情緒評分(51.25±4.65)分,兩組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
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的人文組患者的總護理滿意度要高于常規護理模式的常規組患者,人文組中,滿意的患者占60.87%(14例),較滿意的患者占34.78%(8例),不滿意的患者占4.35%(1例),總滿意率為95.65%(22例)。常規組中,滿意的患者占52.17%(12例),較滿意的患者占21.74%(5例),不滿意的患者占26.09%(6例),總滿意率為91.31%(17例)。兩組患者比較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即P<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醫學模式也在不斷地轉換,傳統的護理模式已經滿足不了患者要求,因此要進一步地融入人性化、人文關懷的服務理念。惡性腫瘤患者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對其的護理要求更高[3-5]。人文關懷又稱人性關懷,目前,護理人文關懷的研究還在探索階段,多數以理論為基礎,研究護士人文關懷的品質,對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職責和實踐進行規范要求。國內外的研究多限于基礎標準、工作標準、教育標準和管理標準,對于實踐的研究相對較少。而現有的研究顯示,人文關懷在疾病護理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惡性腫瘤影響著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社會平衡的因素,除了給予患者相應的治療與護理外,還需要為患者構建一個社會支持系統。取得了社會的支持才能有效地保證患者的生存條件,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改變被拋棄的思想,用最佳的生理與心理狀態接受治療。通過本次研究發現,在婦科惡性腫瘤患者中實施人文關懷后,患者的焦慮、抑郁的負面情緒得到了良好的改善,與常規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同時在惡性腫瘤患者中實施人文關懷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總之,人文關懷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又完善了護理服務,對醫患關系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玉宏.人文關懷在婦科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2,07(13):261-262.
[2] 王群如,陳小平.人文關懷在惡性腫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現代護理,2013,11(06):80-81.
[3] 岳松芳,鄒成英.人文關懷在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惡心嘔吐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3,07(21):4972-4973.
[4] 吳純敏.晚期消化道腫瘤患者的疼痛評估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2,14(13):47-48.
[5] 薛玲瓏.晚期消化道腫瘤疼痛病人心理護理的療效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6(1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