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漫
摘 要:《機械產品質量檢驗》是根據2004年7月中國計量出版社組織的質量技術監督專業教材修訂的,是高等學校產品質量檢驗與質量工程等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主干課程。該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機械產品所用材料的力學性能和產品加工過程中的一系列環節的質量檢驗方法,以及對典型的機械產品的檢驗項目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文章就教材內容與教學方法兩個方面對該課程的教學進行分析,為以后的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關鍵詞:質量檢驗;教學;課程
中圖分類號: G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16-125-21 概述
《機械產品質量檢驗》課程介紹了機械產品生產過程中基本環節的質量檢驗方法,包括材料特性、幾何尺寸、加工過程中的質量檢驗(包括鍛造、鑄造、涂鍍層、包裝等的檢驗)以及機械產品的感官檢驗和環境檢驗等,并以機床、內燃機、汽車、起重機和防盜門的具體檢驗程序,要求以及具體方法為例,說明機械產品的檢驗方法。
2 教材分析
該教材第一章是緒論。本章節介紹產品質量檢驗的基本概念,質量檢驗的意義、檢驗的依據、對質檢人員的要求、常用的檢驗記錄和報告、檢驗的程序等。總的講解了質量檢驗的相關內容,讓學生在大腦當中對這門課程有個整體的印象,對質量檢驗這個行業有一個基礎的了解。至少知道什么是質量檢驗,質量檢驗需要做哪些,怎么做,怎么才能是一位合格的質檢人員。
教材第二章是材料的性能檢驗,主要是機械金屬材料的一些力學性能方面的檢驗,比如強度、硬度、沖擊韌性、疲勞強度等的測試方法及過程。本章節重點在于力學性能的測試,從實驗儀器、實驗方法、實驗步驟、實驗原理、實驗結果分析處理、實驗意義這些方面講解。學生在大一新生學專業基礎課時學習過《金屬材料與熱處理》這門課程,《金屬材料與熱處理》這門課程把金屬材料的一些力學性能介紹過,所以學生在學習這章內容時要容易理解,接受。
教材第三章是機械制造常見的缺欠質量的檢驗,這一章節是對鑄造、鍛壓、焊接這三種機械制造工藝過程中常見的缺欠方法做簡單介紹,并介紹相應的缺欠對應的檢驗方法。這章內容涉及的鑄造、鍛壓、焊接這些工藝,學生以前都沒有詳細學過這些方面的內容,而這章對這些內容也沒有詳細介紹,開門見山的就是講解缺欠類型,至于相應的產生原因也沒有介紹。在講解這章內容時就需要花些時間講解涉及到的基礎知識,并且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就比較吃力。
教材第四章內容是涂鍍層及包裝檢驗,這章介紹了涂裝的基本知識、涂裝性能的檢驗及相應的檢驗方法。介紹了鍍層的檢驗項目及對應的檢驗方法。還介紹了包裝的幾種檢驗方式。雖然是全新的知識,但是教材在介紹的時候比較淺顯易懂,容易理解掌握。
教材第五章是對產品簡單感官檢驗的講解。這一章里面有的內容涉及到統計學的知識,對于沒學過統計學的學生來說,講解起來相對較難,不容易理解。比如講解差別檢驗的結果分析里面的成對比較檢驗,里面有原假設、備擇假設這些內容就比較難懂。
教材第六章是產品的環境檢驗,這章內容比較少,也容易理解。
第七章是產品的幾何性能檢測。這章內容從產品的長度檢測、形位誤差的檢測、產品的角度檢測、產品的粗糙度檢測、傳動誤差檢測這五個方面進行講解。這個章節和第三章一樣,基礎知識欠缺,不過,關于涉及到的基礎知識學生已經在《公差配合與測量》這門教材中學習過。所以對于尺寸方面的定性與定量的檢測相對來說要較熟悉。對于形位誤差方面的檢測。這部分內容在《公差配合與測量》中也做了簡單講解,這里只是針對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軸度、跳動的檢測方法進行了講解,并不是所有的形位誤差項目都講解。
教材第八章是機床精度檢驗及性能測試。這章是關于機床的幾何精度檢驗、主軸回轉精度檢驗、機床傳動精度檢驗、機床定位精度檢驗、機床的爬行實驗、機床噪聲實驗這幾個方面的內容。這章內容詳細介紹了關于機床的各項精度檢驗,及所采用的檢驗儀器,檢驗方法。
教材第九章是內燃機性能檢驗。本章介紹了內燃機及其原理、內燃機實驗中常用的計算公式、內燃機特性等。根據教學計劃安排,這章內容只是簡要介紹,不做詳細講解。
教材第十章是其他典型機械產品檢驗,這章介紹了幾種典型的機械產品的檢驗項目及具體的采用的檢驗方法等。
本教材每章后面都配有課后習題,在章節后面附有課后習題是非常好的,這樣學生可以有針對性的練習本章所學內容。只不過有的章節后面的課后習題不夠豐富,有的問題問的不夠詳細,比如第三章的課后習題第二題問:用什么方法進行檢查?這個問題不夠具體,是鑄造缺欠還是焊接缺欠用什么方法檢查,還是什么呢。讓學生很難回答。
總的來說,整本教材在知識結構上布局合理、系統、能夠照顧到教材的適用性,內容編排上可以說是重點突出、理論聯系實際,貫徹國家最新標準,為實用型人才的培養提供理論基礎。
3 教學方法
該課程內容枯燥,有些內容較難,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就失去信心,被專業難倒。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呢。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材內容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下面就介紹幾種上課中采用的教學方法。
3.1 多媒體教學
針對《機械產品質量檢驗》課程內容多、知識更新快這樣的特點,我們采用了多媒體教
學方式,并不是所有章節都采用多媒體教學,對于部分內容采用多媒體教學,有些內容光靠書本上的講解,學生很難理解,這時采用多媒體教學,播放視頻,動畫等,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并且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
3.2 分組討論法
對于內容較淺顯、容易理解掌握和自學的內容,上課時我們采用分組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每個小組設有小組長。安排專題由學生自學,然后在課堂上由組長整理組員對內容的理解信息進行作業匯報。這樣,大家一起討論。一起分析和評價,這樣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加,活躍了課堂氛圍,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還是比較喜歡這種方式。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減少學生上課睡覺,玩手機這些現象。
3.3 角色扮演法
針對學生上課打瞌睡,提不起精神,玩手機等這些現象,在教學的過程中偶爾采用角色扮演法,也會收到一定效果。所謂角色扮演就是讓學生充當老師來給學生講解內容。采用這種方法要提前跟學生說,告訴他們,下節課找人來講解哪些內容,大家回去提前預習。這樣,大家也不知道誰會是那個“老師”,所以基本上都會很認真的預習新課內容并查找自己不會的,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等下次課上課時找個同學來講解,基本上都可以大致講出來,即使不是很詳細,有些內容不是很懂,那他也是用心看過的,這個時候老師只要再詳細講解一遍就可以了。這種方法通常都會收到不錯的效果,并且學生也不會在課堂上打瞌睡了。
3.4 理論聯系實際
這門課程里講解的多數都是檢驗方法及檢驗過程。比如對于金屬材料的強度進行檢驗,實驗是在拉力機上進行拉力測試。還有比如對于尺寸的檢驗,形位誤差的檢驗、粗糙度的檢驗等,我們可以安排一到兩周的實訓,制定一兩個檢測課題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還有量具量儀的使用做個訓練。比如把已加工好的較復雜的軸類零件讓學生進行測繪。給出測量尺寸等需要的量具量儀,讓學生分組進行測繪。把所學知識用到實際中去,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實際感,不是覺得學的內容都是空洞無用的,確實可以結合實際用起來,從而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
對于教學而言,教學方法有很多種,法無定法,無論哪種方法,只要有利于學生的教學方法都可以嘗試。不拘泥于一種形式,要多種形式并用,目的只有一個,增強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和知識興趣。
隨著我國社會的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推動了我國機械制造業的不斷進步發展,
機械產品質量檢驗對機械產品的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并且社會對畢業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課程教學的改革要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要。《機械產品質量》這門課程作為檢測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根據現有社會對檢測專業畢業生的要求,對這門課程的教學也要實踐和理論教學越來越多的緊密聯系起來,不能光靠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講解,要更多的實訓操作練習。對于學生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多看多動手,鍛煉動手能力。在保證總課時不變的情況下,相應的減少理論課時,多增加實訓課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更充分的掌握內容,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