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妍 程春梅
[摘要] 目的 探究妊娠糖尿病患者在治療同時采取健康教育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79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隨機分組,實驗組45例患者選擇健康教育綜合護理,對照組34例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措施,比較患者在護理后身體和心理的改善。 結果 對照組患者護理的總滿意度為82.35%,實驗組護理的總滿意度為95.56%,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相比,護理滿意度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患者飲食、運動和藥物的依從率都明顯高于對照組,知識掌握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早產率以及新生兒窒息和巨大兒的發生比率上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妊娠糖尿病患者在治療同時采取健康教育的護理措施,可以使患者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加強自我護理意識,提高治療依從性,保持良好心態,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對母嬰的不良影響,可在護理中廣泛應用。
[關鍵詞] 妊娠糖尿病;健康教育;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3(b)-0184-02
妊娠糖尿病為孕婦妊娠前沒有糖代謝異常或者糖尿病,在妊娠中首次出現糖耐量異常的情況,屬于妊娠期的并發癥,由于我國人民生活條件的提高,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都得到改變,妊娠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一般出現在妊娠中晚期,特點為餐后血糖較高,空腹血糖低,容易出現腎型糖尿病[1]。為使患者的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不僅需要采用胰島素的治療,還要給予相關的知識講解和護理措施,使其提高治療的依從性。該研究選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79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選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79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實驗組患者45例,最小年齡21歲,最大年齡42歲,平均年齡為(28.76±4.62)歲,孕周范圍:25~34周,8例為經產婦,37例為初產婦,文化程度:6例為初中及以下,19例為高中,20例為大專及以上。對照組患者34例,最小年齡20歲,最大年齡41歲,平均年齡為(28.96±4.13)歲,孕周范圍:26~34周,6例為經產婦,31例為初產婦,文化程度:5例為初中及以下,13例為高中,16例為大專及以上。兩組患者沒有較大的身體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僅接受常規的治療護理,而實驗組患者采取綜合的健康教育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心理護理 當孕婦得知自己患有妊娠糖尿病后會產生恐懼、低落、煩躁等多種不良情緒,嚴重者身體還會出現焦慮癥,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的文化程度等具體情況,采取簡單易懂的語言來開導患者,講解相關知識,消除不良情緒,可以良好的接受自己的身體情況,并配合治療。在病房中可經常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來保持良好情緒[2]。
1.2.2 飲食方面的健康知識護理 在血糖控制方面,采取相應的飲食干預,有積極的影響作用,首先每天攝取的營養物質和熱量要滿足孕婦和胎兒每天的正常需求,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控制含糖量的攝入[3]。給予飲食方面的指導,可多食用一些胡蘿卜、土豆、洋蔥等,較好的補充優質蛋白質,減少膽固醇的攝入,盡量不要食用動物內臟等,可使用瘦肉、魚類以及牛奶等。避免出現酮癥酸中毒,要減少餐量,少食多餐,不可暴飲暴食。
1.2.3 運動方面的健康知識護理 有些患者因為身體日漸笨重,不愿活動,總是坐著或躺著,活動量較少,不利于身體內糖分的消耗,為此護理人員要講解運動的重要性,并告知適當的運動能夠控制血糖,保證母子健康[4]。要選擇適當的有氧運動,例如瑜伽、散步等,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控制血糖,運動中,孕婦的心率在120次,將餅干、糖果裝在口袋中,一旦有頭暈等低血糖癥狀出現,要及時服用,避免低血糖對患者身體造成的不良影響。
1.2.4 藥物方面的健康知識護理 患者一般采用胰島素的治療,很多患者害怕藥物會對胎兒的發育和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不肯應用,還有些患者怕對藥物產生依賴性,隨意停止用藥或者減少藥劑量,導致治療效果較差[5]。護理人員要將治療原理、方法等相關知識都給患者詳細講解,使其正確認識藥物治療,消除心中不正確的想法,積極配合相關治療。
1.2.5 自我監測和感染預防護理 護理人員指導孕婦能夠自我監測,對尿糖、血糖和尿酮體的自我監測,是孕婦學會聽胎音,并計算胎心率,一旦發現異常后要立即就診[6]。當人體血糖升高會,會使感染的抵抗力有所降低,有助于細菌生長,孕婦容易有泌尿系統、呼吸道方面的感染,所以護理人員要給予全面的衛生教育,經常更換內衣褲,保持口腔衛生,達到積極預防的效果。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29例(64.4%),護理一般14例(31.1%),護理不滿意2例(4.4%),護理的總滿意度為95.56%。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16例(47.1%),護理一般12例(35.3%),護理不滿意6例(17.6%),護理的總滿意度為82.35%。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相比,護理滿意度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依從率
實驗組患者中40例飲食依從,依從率為88.9%,39例運動依從,依從率為86.7,43例藥物依從,依從率為95.6%。對照組患者中26例飲食依從,依從率為76.5%,24例運動依從,依從率為70.6%,29例藥物依從,依從率為85.3%。實驗組患者飲食、運動和藥物的依從率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知識掌握評分
實驗組知識掌握得分為:(93.7±1.4)分,對照組患者知識掌握的得分為(76.84±5.6)分,實驗組患者知識掌握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并發癥
實驗組中有1例早產,占比為2.2%,巨大兒1例,占比為2.2%,新生兒窒息1例,占比為2.2%。對照組中有3例早產,占比為8.8%,巨大兒2例,占比為5.9%,新生兒窒息3例,占比為8.8%。實驗組患者的早產率以及新生兒窒息和巨大兒的發生比率上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妊娠糖尿病屬于女性在妊娠期常見的并發癥,若不能及時有效的控制孕婦的血糖情況,容易出現巨大兒、胎兒窘迫等并發癥,對母嬰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單純給予藥物治療并不能得到顯著療效,而且若使用較大的藥劑量,還會影響嬰兒健康。為此需要提供給孕婦相關的健康知識教育,使其了解疾病治療和預防的相關知識,提高自我護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范圍,提高治療效果。實驗組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的綜合護理,其中包括心理護理、飲食方面的健康知識護理、運動方面的健康知識護理、藥物方面的健康知識護理 和自我監測和感染預防護理,使患者了解疾病原理,治療方法,積極配合相關治療、護理,消除不良情緒,使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對照組患者護理的總滿意度為82.35%,實驗組護理的總滿意度為95.56%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相比,護理滿意度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患者飲食、運動和藥物的依從率都明顯高于對照組,知識掌握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早產率以及新生兒窒息和巨大兒的發生比率上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妊娠糖尿病患者在治療同時采取健康教育的護理措施,可以使患者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加強自我護理意識,提高治療依從性,保持良好心態,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對母嬰的不良影響,可在護理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蘇華,李明. 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5,27(7):212.
[2] 王淼. 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 生物技術世界,2015,31(10):114.
[3] 李冰. 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19(5):179-180.
[4] 佟冬梅,苑紅梅. 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 中國醫藥指南,2013,15(11):318-319.
[5] 馬雪梅. 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運用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4,12(8):58.
[6] 高璐璐,沈玉蘭 .健康教育路徑在妊娠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22(15):54-55.
(收稿日期:20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