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反杜林論》中的平等思想探析

2016-07-11 05:27:40沈賀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關鍵詞:平等價值

沈賀

摘 要:

《反杜林論》是一部非常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其中哲學部分專列一章論述了平等思想。在這一章中,恩格斯嚴厲批判了杜林關于平等問題的研究方法及其平等觀,系統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平等觀,指出了平等不是“永恒的真理”,而是“歷史的產物”。《反杜林論》中關于平等思想的論述,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為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相關價值觀問題提供了科學的分析方法和理論指導。

關鍵詞:反杜林論;平等;階級;價值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2.012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16)02-0051-06

《反杜林論》成書于1876年5月底至1878年7月初,是為了消除德國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杜林所謂“終極的真理”體系在黨內和工人群眾中的不利影響,與其論戰而作,是恩格斯在馬克思的支持下完成的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重要理論著作。列寧曾經指出,《反杜林論》與《路德維希·費爾巴哈》這兩部著作同《共產黨宣言》一樣,“都是每個覺悟工人必讀的書籍”[1]。《反杜林論》內容豐富而全面,語言犀利而有力,觀點鮮明而深刻。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即序言、引論、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其中“哲學篇”中的第十章題為“道德與法。平等”,在這一章中恩格斯嚴厲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義先驗論,系統地論述了唯物主義反映論;揭露了杜林平等價值觀的抽象性,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平等觀的基本觀點。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對平等觀念的考察和論述,對無產階級革命以至于整個人類的解放事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社會主義國家研究和探討價值觀問題有著非常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反杜林論》批判了杜林的研究方法及其平等觀

在論述平等問題時,杜林構造了一個“由兩個意志完全平等的人”組成的社會平等模型作為其全部理論的出發點,從而得出了“平等公式”以及“永恒公理”的抽象平等觀。對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論》平等一章中進行了嚴厲的批判。

1.批判了杜林平等觀的研究方法

恩格斯認為,杜林在平等問題上所犯的錯誤,是與他研究平等問題的方法密切相關的。因此,在批判杜林的平等觀之前,恩格斯首先對杜林平等觀的研究方法進行了批判。恩格斯指出,杜林先生的研究方法就是,“把每一類認識對象分解成它們的所謂最簡單的要素,把同樣簡單的所謂不言而喻的公理應用于這些要素,然后再進一步運用這樣得出的結論。”[2]這實際上就是先驗主義的方法,即“從對象構成對象的概念;然后顛倒過來,用對象的映像即概念去衡量對象。這時,不是概念應當和對象相適應,而是對象應當和概念相適應了”[3]。杜林的這種先驗方法不是從現實的社會關系中,而是從相關的“概念”中構造出道德和法,構造的材料一是可能存在的一點點現實的殘余;二是杜林個人主觀意識的產物。這明明是本末倒置的抽象方法,根據這種唯心史觀為基礎的形而上學研究方法構造出來的平等觀念只能是本末倒置的虛幻影像和脫離現實的主觀臆想,而不可能是如杜林所認為的“適用于一切世界和一切時代的倫理學說和法學說”[4]。

恩格斯還批判了杜林把社會分解為最簡單的要素,即“兩個人”的分析方法。首先,對于杜林所說的兩個人的意志就其本身而言是完全平等的說法,恩格斯指出,首先,兩個人在性別上就不平等,所以兩個人的分析方法得出的結論反而是不平等。其次,這樣一種“兩個人”的分析方法,也不是杜林先生發現的。法國啟蒙思想家讓·雅·盧梭在其著作《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中,就運用“兩個人”的分析方法來論證過關于平等的問題,其結論卻恰恰相反,即人類是不平等的。英國經濟學家斯密、李嘉圖也曾用“兩個人”的分析方法,證明了至少人們在互相交換產品時是不平等的。杜林的這種做法只是對十八世紀資產階級學者的抄襲,如果說非要找出一些杜林本人的獨創的話,其獨創性只在于,“他把這種舉例說明的方法提升為一切社會科學的基本方法和一切形態的尺度”[5]。最后,“擺脫了一切現實,擺脫了地球上發生的一切民族的、經濟的、政治的和宗教的關系,擺脫了一切性別和個人的特性,以至留在這兩個人身上的除了光禿禿的概念以外,再沒有別的什么了”[6]。也就是說,完全擺脫一切現實“完全平等”的兩個人在現實世界上只能是“幽靈”,根本不可能存在,因此兩個人的分析方法,“不僅不是公理,而且甚至是過度的夸張。”[7]這種“兩個人”的模型法我們在現代的一些學者那里也能見到,值得我們警惕。

2.對杜林的平等觀進行了批判

杜林在研究平等問題的時候,把社會分解為最簡單的要素,而最簡單的社會就是至少由兩個人組成,這兩個人或者兩個人的意志,就其本身而言是彼此完全平等的。兩個人中的一方不能向另一方提出任何肯定的要求,否則就會出現暴力,不平等就會出現——這就是道德的基本原理。所以,杜林認為,如此一來“道德上的正義的基本形式就被表述出來了”,“法律上的正義的基本形式也被表述出來了”[8],這就是平等,是適用于任何社會和任何時代的“永恒的公理”。恩格斯指出,盡管兩個人的方法很可笑,但是如果暫時假定杜林的方法是可行的,那兩個人的組合只能是:兩個男人、兩個女人以及一男一女三種情況,而由兩個男人或兩個女人所組成的社會,因為兩個同性的人不能繁衍,所以一開始就注定要滅亡。如果杜林設想的兩個人是一男一女,因為女人在很長時間都是處于不平等的從屬地位,所以,結論只能是不平等。因此,杜林的平等公理是不成立的。

其次,恩格斯還批判了杜林關于不平等起源于暴力的說法。杜林認為,一旦兩個人中的一方向另一方提出肯定的要求,并以暴力來實現,不平等、不正義就出現了。恩格斯指出,盧梭早在其著作《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中就通過兩個人的方法證明了與杜林相反的結論:例如兩個流落荒島的人,他們在意志上是完全平等的,但是優柔、懶惰、愚笨的人很可能最終會“自愿”的服從于果斷、有毅力、伶俐的人。于是,結論就出現了——由于人的自身素質、個性等的不同,一個人完全可以通過非暴力的方法實現讓另一個人服從自己的目的。在現實世界中,“甘受奴役的現象在整個中世紀都存在,在德國直到三十年戰爭后還可以看到。普魯士在1806年和1807年戰敗之后,廢除了依附農制,同時還取消了仁慈的領主照顧貧病老弱的依附農的義務,當時農民曾向國王請愿,請求讓他們繼續處于受奴役的地位——否則在他們遭到不幸的時候誰來照顧他們呢?”[9]因此,恩格斯指出,兩個人的模式既適用于“不平等和奴役”,也適用于“平等和互助”,而杜林關于人類不平等起源于暴力的說法只能說是主觀臆想、毫無根據的。

總之,在恩格斯看來,杜林的平等觀只是一種超現實、超歷史、超階級的虛幻平等觀念;這種平等觀只是企圖阻止人們科學地認識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壓迫和剝削現象,妨礙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

二、《反杜林論》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平等觀

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不僅批判了杜林先生抽象人性論的分析方法以及拙劣而淺薄的平等觀念,而且對平等觀念進行了歷史的考察和階級的分析,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平等觀念,確立了平等觀念的科學內容。

1.平等的產生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

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論歸根到底都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10]。也就是說,無論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都有各自特定的平等觀念和平等要求,它們都是各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產物,歸根到底都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并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改變而改變。恩格斯重點梳理了資產階級平等觀提出的過程,證明了資本主義社會平等觀的產生是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反映。

恩格斯指出,資產階級注定成為相對平等要求的代表者,是由其所在時代的經濟關系和經濟地位決定的。“資產階級本身最初是一個封建等級,當15世紀末海上航路的偉大發現為它開辟了一個新的更加廣闊的活動場所時,它使封建社會內部的主要靠手工業進行的工業和產品交換發展到比較高的水平。……手工業生產不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要;在最先進的國家的主要工業部門里,手工業生產為工廠手工業代替了。”[11]此時,社會經濟生活條件發生了劇烈的變化——由封建經濟關系變為資產階級經濟關系,由“封建等級”演變而來的資產階級開始向仍然是“封建”的國家制度提出新的平等要求:商品占有的平等權利、平等的交換權利、平等使用自由工人的權利、平等的關稅,等等。但是,“在經濟關系要求自由和平等權利的地方,政治制度卻每一步都以行會束縛和各種特權同它對抗。”[12]于是,平等權越來越迫切,很快地在資產階級的國家里被提上日程,成為反封建的價值口號。因此,不平等究其根源是經濟上的不平等,平等要求的產生也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

2.平等觀念是歷史的產物

恩格斯通過對古代社會平等觀念到現代平等觀念歷史演變的梳理和概述,論證了平等觀念是“歷史的產物”,它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歷史條件,不是什么“永恒的真理”。恩格斯指出,在原始社會末期最古老的自然形成的公社之中,平等只存在于“公社成員”之間,而且僅限于男性,婦女、奴隸、外地人等都被排除在平等權利之外。到了奴隸社會,平等也只是自由民的權利,奴隸與自由民之間毫無平等可言。基督教早期屬于奴隸和被壓迫者的宗教,曾承認“原罪的平等”,承認“上帝選民的平等”;新宗教的最初階段也曾經出現過平等觀念。但是,階級差別一旦產生,宗教的平等萌芽就消失了。在封建社會中,社會、政治等級制度森嚴,各等級之間不可能有平等的存在。

封建社會末期,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與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封建制度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社會中的一部分人——資產階級在反封建的過程中開始提出了廢除階級特權的平等要求:要求自由貿易的平等權利,要求有大量的自由工人供其利用,要求商品平等的交換。與此同時,無產階級的要求也相伴而生。無產階級的平等要求最初是以宗教的形式,后來是借助于資產階級的平等理論本身。“無產階級抓住了資產階級所說的話,指出:平等應當不僅僅是表面的,不僅僅在國家的領域中實行,它還應當是實際的,還應當在社會的、經濟的領域中實行。”[13]所以,恩格斯指出,“平等的觀念,無論是以資產階級的形式出現,還是以無產階級的形式出現,本身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這樣的平等觀念說它是什么都行,就不能說它是永恒的真理”[14]。

3.階級社會的平等觀念具有階級性

恩格斯認為,平等的觀念在歷史上的各個時期,都有著不同的內容和具體要求。早期基督教曾有過平等的萌芽,但是,隨著“僧侶和俗人對立的確立,很快就使這種基督教平等的萌芽也歸于消失。——日耳曼人在西歐的橫行,逐漸建立了空前復雜的社會的和政治的等級制度,從而在幾個世紀內消除了一切平等觀念”[15]。資本主義社會的平等權利僅限于資產階級內部,無論是平等的貿易、平等的使用勞動力、還是平等的交換,資產階級這些要求廢除地方特權、差別關稅以及各種特別法令的平等訴求實質反映的都是資產階級的利益。

但是,資產階級卻宣稱平等價值觀念具有超階級的“普適性”特征。實際情況又是怎樣的呢?恩格斯指出,“社會的經濟進步一旦把封建桎梏和通過消除封建不平等來確立權利平等的要求提上日程,這種要求就必定迅速地擴大其范圍。只要為工業和商業的利益提出這一要求,就必須為廣大農民要求同樣的平等權利”[16]。農民在封建桎梏之下遭受著奴役,把絕大部分的勞動時間和勞動果實無償地獻給封建領主和國家,在反封建的過程中,也同樣要求“廢除封建特惠、貴族免稅以及個別等級的政治特權”。也就是說,這種平等觀念在提出之時,既反映了資產階級的愿望和利益,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的要求和追求。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平等卻越來越成為資產階級的專利——無產階級要求消滅階級本身的要求是與資產階級提出平等要求相伴的。同時,由于人們生活在“那些相互平等地交往并且處在差不多相同的資產階級發展階段的獨立國家所組成的體系中,所以這種要求就很自然地獲得了普遍的、超出個別國家范圍的性質,而自由和平等也很自然地被宣布為人權”[17]。如果非要認為平等具有“普適性”的話,那么它也只能局限于資本主義國家內部資產階級的平等權。

4.真正的平等只有消滅階級才能實現

恩格斯指出,只要有階級存在的平等都是帶有階級性的,而真正的平等只有到消滅了階級時才能真正實現。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指出現代的平等是“一切人,或至少是一個國家的一切公民,或一個社會的一切成員,都應當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18]平等不應該只是某個階級的特權,而應該是整個人類,至少是某個國家的全體公民的權利,這才是真正的平等。因此,真正的平等必然要求消滅階級本身,“任何超出這個范圍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謬”[19]。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指出,“隨著階級差別的消滅,一切由這些差別產生的社會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也自行消失”[20]。列寧也肯定了恩格斯的平等觀,指出“恩格斯說得萬分正確:平等的概念如果與消滅階級無關,那就是一種極端愚蠢而荒謬的偏見。資產階級的教授們企圖用平等這個概念來證明我們想使一個人同其他的人平等”[21]。

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考察并總結了無產階級平等觀的形成以及平等要求。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的平等要求有雙重意義,要么是對社會不平等的反應,要么是吸收、借鑒、發展了資產階級平等要求,而無論是哪種情況,無產階級平等要求的實際內容都是“消滅階級”。只有消滅階級本身,才能消滅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只有消滅階級剝削和壓迫,才能不僅實現法律上的平等,更重要的是實現現實生活中社會領域的、經濟領域的平等,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平等觀的內容和要求。由此可見,無產階級平等要求與馬克思主義的平等要求是一致的,它是形式平等與實質平等的統一,是人類對于平等認識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三、《反杜林論》平等思想的理論意義

在《反杜林論》平等篇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研究方法以及抽象平等觀,對舊平等觀進行了改造,從理論上闡述了實現真正平等的路徑,為社會主義平等觀提供了理論來源。

1.對舊平等觀理論進行了根本改造

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指出,杜林用以研究平等觀念的“兩個人”,完全是抽象的人、不存在的虛幻人;這種研究方法實質上是形而上學的唯心主義先驗論的方法;這樣做的目的也只是為資產階級平等觀做辯護而已。杜林以為他的平等觀是“普世的”、“永恒的”公理,但實際上這只是他自己一廂情愿。恩格斯對此進行了嚴厲的批判,“我們的意識形態家可以隨心所欲地耍花招,他從大門扔出去的歷史現實,又從窗戶進來了,而當他以為自己制定了適用于一切世界和一切時代的倫理學說和法學說的時候,他實際上是為他那個時代的保守潮流或革命潮流作了一幅因脫離現實而歪曲的、像在凹面鏡上的反映出來的頭足倒置的畫像”[22]。

恩格斯對舊平等觀進行了唯物史觀的根本改造,闡述了真正的平等觀。在《反杜林論》的準備材料中,恩格斯給平等下了一個定義,“平等是正義的表現,是完善的政治制度或社會制度的原則,這一觀念完全是歷史地產生的”[23]。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強調說,不存在“永恒真理”式的平等,只存在歷史的有條件的平等。每一個時代的平等觀念和平等內容,都由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主要是經濟條件所決定。資產階級的平等要求在形成初期對于廢除封建政治特權、消除封建社會的不平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代表了廣大農民的平等愿望,應該說是歷史的進步。但是,資產階級所要求的這種平等,歸根到底反映了某個階級,即“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實質上是一種不平等的表現。而只有到了“消滅階級”的社會,平等才會真正實現;其它的平等要求,只能“流于荒謬”,這就是無產階級的平等觀,也是真正的平等觀。

2.闡述了實現真正平等的理論路徑

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明確指出,無產階級的平等要求可用“消滅階級”來概括,任何超出這一限度的平等要求都將流于荒謬。而且,平等不能只在政治領域實現,也應該在經濟領域以及社會領域中實現。要想實現真正的、實質上的平等,必須首先消滅階級,這樣的價值目標只有到了生產力高度發達、物質資源極大豐富的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實現。馬克思曾經在《哥達綱領批評》中闡述了關于共產主義社會的思想,指出,共產主義社會分為兩個階段——初級階段和高級階段。初級階段在消費產品上實行的是“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平等,體現的“平等的權利按照原則仍然是資產階級的法權”,實際上仍然是形式上的平等;高級階段的分配原則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平等,這種平等才是形式和內容統一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在《反杜林論》的準備材料中,恩格斯指出,“在共產主義制度下和資源日益增多的情況下,經過不多幾代的社會發展,人們就一定會達到這樣的境地:奢談平等和權利就像今天奢談貴族等等的世襲特權一樣顯得可笑;同舊的不平等和舊的實在法的對立,甚至同新的暫行法的對立,都要從實際生活中消失;誰如果堅持要求絲毫不差地給他平等的、公正的一份產品,別人就會給他兩份以示嘲笑”[24]。到了那個時候,平等要求也就不復存在。很顯然,《反杜林論》中所指的平等是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的平等,它為實現真正的平等提供了理論路徑,要實現真正的平等,必須向著共產主義社會邁進。

3.為社會主義平等觀提供了理論來源

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在對平等以及平等觀進行歷史考察的基礎上,指出特定歷史條件下平等具有特定的要求和內涵;同時,恩格斯立足于唯物史觀,真正關注“現實中的人”,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平等觀,解答了人類幾千年以來關于平等的訴求之謎;資本主義社會的平等只能是資產階級維護自身利益的口號和工具,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才能真正實現平等,或者說到了共產主義階段,已經不再需要平等了。“平等和正義,除了在歷史回憶的廢物庫里可以找到以外,哪兒還有呢?”[25]

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第一個階段,在社會主義階段是否還需要平等?需要什么樣的平等呢?有人者說平等是資本主義的,我們不能要;也有人說平等是資本主義的文明成果,我們要把包括平等在內的西方“普世價值”照搬過來。實際上,我們目前還正處在并長期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不平等還是社會矛盾的主要表現之一。馬克思、恩格斯對于資產階級平等的無情批評顯示出對平等的關注。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更是詳細論述了無產階級的平等要求及其與資產階級平等要求的本質區別。這些都為社會主義的平等觀提供了理論來源。所以,社會主義社會需要平等,不能因為資產階級講過無產階級就不能講、不敢講,更不能把資產階級的平等理念全盤照搬,而是要以馬克思主義的平等觀為指導,以共產主義為最高奮斗目標,探索出比資本主義社會更高級、更完善、更真實的平等理念。

四、《反杜林論》平等思想的現實啟示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多變。面對“世界范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以及“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26],認真研讀《反杜林論》中平等觀及其方法論思想,對于我們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價值觀自信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啟示。

1.堅持用唯物史觀來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強調研究社會問題或者道德現象必須遵循唯物史觀,只有運用科學的方法,才能得出客觀而正確的結論。研究問題必須遵循兩個原則,首先要從對象本身出發,其次要從現實的社會關系出發,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恩格斯正是運用唯物史觀理論批判了杜林唯心的、先驗主義的研究方法,指出平等是歷史的、有條件的,闡述了真正的平等觀。

《反杜林論》平等思想啟示我們,從概念到概念的抽象研究方法是不可能得出客觀的、正確的結論的。任何有關價值觀的現象或命題都是具體的、歷史的、有條件的,不能把某個歷史時期、某個階級、某個國家的價值觀念看做任何時期、任何階級和任何國家都適合的“普世真理”或“普世價值”。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一定要堅持用唯物史觀理論來做指導。首先,要從中國的國情、中國發展的客觀實際、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要求來分析和研究平等等價值觀問題;其次,要堅持從當前中國社會實際的經濟關系和社會關系出發,分析和研究各種價值觀問題;最后,要堅持科學辯證的方法和態度,積極探索符合當前中國客觀實際、中國人民真正需要的價值準則。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努力為實現實質平等打下基礎

無產階級是伴隨著資產階級而產生,所以伴隨著資產階級平等要求的產生無產階級的平等要求也就應運而生了。雖然都要求平等,但實質卻大相徑庭。資產階級的平等要求只是想消滅封建特權階級的階級特權,實現政治平等;而無產階級平等要求的實際內容卻是消滅階級,實現社會的、經濟的真正平等。恩格斯關于無產階級平等要求是“消滅階級”的科學論斷,深刻地揭示了無產階級的平等觀與資產階級的平等觀是存在本質區別的。

資產階級對平等的要求歸根到底是為資產階級利益提出來的,資產階級所要求的“平等權利”實際上只是對“資本平等”的渴望,其實質是資本家平等剝削無產者、無產者平等地被資本家剝削。而無產階級奮斗的目標始終是為了“全人類的解放”,那就是實現“消滅階級”,沒有壓迫和剝削,完全平等的共產主義社會。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提出的平等是無產階級的平等觀,它與資本主義國家資產階級的平等觀是有本質區別的。由于我們還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目前還無法實現“消滅階級”之后的平等要求,但是也一定要努力為實現實質平等打下基礎:即一方面注重形式平等與事實平等的統一;另一方面注重經濟地位平等與政治權利平等的統一,也就是要盡可能“讓人人都能公平行使社會權利、履行社會義務、分享社會成果,政治上平等參與、經濟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進步”[27]。

3.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批判“普世價值”

我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處于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目前仍存在諸如收入分配、權利利益、競爭機會等很多不平等現象,社會平等等價值觀問題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鑒于中國存在如此多的不平等現象,很多人試圖尋找醫治良方,其中一些人“好心好意”地提出要“儒化中國”,以所謂“儒學”或者“新儒學”等“普世價值”來代替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企圖“恢復儒學昔日崇高的正統地位”,使儒家成為主流意識形態而否定時代的發展,但是作為封建等級制度意識形態的儒學是無法滿足現代社會人們對于平等的需求的。另一些人則替西方資產階級“普世價值”搖旗吶喊,認為只有“西化中國”,才能解決中國當前之社會矛盾和問題,但是他們的西化“改革”主張只會使兩極分化更加嚴重,社會更加不平等。

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對永恒道德論的批評,以及對平等觀的分析論述,為我們剖析“普世價值”的實質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方法論指導。第一,在階級和國家依然存在的今天,任何價值觀都具有階級性,侈談“普世價值”是站不住腳的;第二,平等等價值觀具有歷史性和條件性,不可能是絕對和永恒的真理,“普世價值”更加絕對不可能是真正“永恒的”和“普世的”;第三,儒家的“普世價值”實質上是封建地主階級的價值觀,而西方的“普世價值”實質上是資產階級的價值觀;第四,要充分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平等與“普世價值”中平等的本質區別,不能只看到詞匯的重復而忽略它們本質的區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歸屬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無產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要求的反映和體現”[28],因而最能體現人民的主體性,也最能實現社會的平等與正義。總之,面對當今世界激烈的文化碰撞與價值觀沖突,我們應立足自己的國情和實踐需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別有用心的“普世價值”進行嚴厲的批判。

參考文獻

[1] 列寧全集(第二十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2.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2][23][24][25]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1,101,102,103,104,102,102, 104-105,99,110,111,112,113,109-110,111,112,109,113,102 ,352,354,354.

[20]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2.

[21] 列寧全集(第三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40-341.

[26] 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3-12-24(1).

[27] 李春華.論習近平總書記8·19重要講話的理論創新——深化對意識形態工作“極端重要性”的認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41-46.

[28] 任仲平.凝聚當代中國的價值公約數——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人民日報,2015-04-20(1).

[責任編輯:劉慧婷]

猜你喜歡
平等價值
踐行初心使命的價值取向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8
價值3.6億元的隱私
華人時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6
一粒米的價值
平等的悖謬
道德與文明(2016年4期)2016-12-06 00:17:57
淺析電影《末路狂花》
人間(2016年30期)2016-12-03 22:37:55
情人的煩惱
人間(2016年30期)2016-12-03 19:40:23
“給”的價值
班級管理從構建良好班風開始
小學教育中轉化差生之我見
科技視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7:32:09
積極課堂氣氛的營造與大學生主體意識的培育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45: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一级| 97久久免费视频|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不卡影院|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狠狠综合久久|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8|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va在线|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青青极品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一二三|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www| 免费看a毛片|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国产亚洲视频播放9000| 伊人天堂网|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不卡| 毛片网站在线看|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91娇喘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1区|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 91精品小视频|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欧美在线国产|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69视频国产| 天天综合网亚洲网站| 91麻豆国产视频| 91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日韩视频福利|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色悠久久综合| 99国产精品国产|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妻xunleige无码| 毛片网站在线看|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国产黑丝一区| 熟妇丰满人妻|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 欧美色图久久|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国产啪在线91| 一级不卡毛片|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69综合网|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