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大型企業資本的逐漸積累,大型企業吞并小型企業的案例已屢見不鮮。但企業并購并不僅僅是企業空閑資金的運轉問題,并購案例中存在著大量的不確定風險。其中企業并購財務風險作為最主要的風險形式,影響著并購的每個過程。文章主要探討了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分析與防范措施,通過分析企業并購過程中的各種風險,給出了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企業并購;財務風險;風險防范措施
企業并購不僅使企業規模迅速擴張,也存在著眾多的未知風險問題。企業并購中大多數的風險問題都由財務風險引出,而財務風險事故頻發也會導致企業并購的失敗。我們在進行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問題的研究中,不能完全照搬西方企業的并購案例來借鑒。中國的企業并購需要結合中國基本國情,進行恰當形式的協商解決。目前我國缺少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管理機制,因此深入研究企業并購財務風險成為當前面臨的主要課題。
一、企業并購及其財務風險的定義
企業并購是企業的兼并、收購活動,一般情況下企業兼并就伴隨著收購的情況。企業的兼并與收購行為都是在雙方企業自愿情況下進行,雙方企業法人根據合同簽訂的相關條款,完成企業資源與資本的交換交接工作。大型企業可以通過資金投入收購那些經營狀況不好的企業,以獲得企業各種產權與資本擁有權,通過企業收購能夠加快資本運作、擴大企業規模。企業并購包括公司合并、資產收購、股權收購等資源收購,但在企業收購過程中企業財務會發生一系列的資金變動問題,不確定的資金變動會使企業遭受資金損失,造成企業各種危機的產生。財務風險能夠帶動企業其他地方產生不確定的風險,各種風險的聯合對企業并購會產生重大影響。
二、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
企業并購有著各種各樣的財務風險,而各種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也各不相同。所以我們在進行財務風險因素分析時,需要對各種不確定因素整體分析總結,才能得出較為全面具體的結論。財務風險主要有以下部分:信息不對稱、不確定因素、企業支付方式、融資渠道等。
(一)信息不對稱
企業在具體經營狀況核算的時候,會將所有不利于企業生產經營的信息自動忽略,以獲得更大的經濟利潤。所以企業的財務報表不能反映企業經營的真實狀況,這種財務報表的表面與實際脫節狀況,會嚴重影響企業未來的并購活動。企業高層了解到的企業經營信息,與企業自身經營情況往往會出現不對稱。這種不對稱在企業制定并購方案的過程中,會造成企業無法準確估算自身資本,從而導致企業不能按照實際資本進行合理收購。不合理的企業收購案例一旦發生,會使企業并購成本迅速上漲,產生企業并購風險。
(二)融資渠道受阻
企業并購需要大量資金進行運轉,而大型企業在對小型企業并購的過程中,還要兼顧自身的經營發展,所以企業并購資金問題成為大型企業關注的主要問題。大型企業并購活動需要引入外部資金,但目前資本市場的外部融資活動有著一系列的資本要求。企業若想單純通過債務融資獲得大量資金援助是非常困難的,而其他融資渠道的融資金額較小,企業無法在短時間內籌集到自身所需要的發展資金。所以在融資困難的情況下,進行小型企業并購活動會產生巨大風險,不恰當的資金運作方式會造成資金損失,影響企業未來長遠發展。
(三)企業支付方式
國外的企業并購方式多種多樣,分為現金并購、債權并購、債務并購等,也有的企業并購將幾種并購方式聯合進行并購活動。但發達國家的企業并購方式,并不完全適合我國的企業并購案例。由于我國資本市場運營沒有一套規范體制進行約束,所以我國的企業并購仍然采取現金支付方式進行并購。大量現金流出也會導致企業內部資金出現斷流的情況,企業若不能保留大量資金維持經營運轉,則會導致支付企業出現財務支付風險問題。除此之外,不確定的財務風險也會導致一系列問題,所以企業并購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去解決。外部的經濟政策、法律、利率、通貨膨脹等因素也會造成不確定的財務風險,企業內部的并購價格、籌資能力、評估技術、經營狀況等也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原因。所有的不確定因素都會造成或多或少的財務風險,而財務風險的產生直接影響目標企業價值的評估,造成企業的經濟損失。
三、企業并購中財務風險的主要內容
我國大型企業在企業并購案例中,往往急于快速擴張而忽略企業并購存在的若干風險。企業并購完成并不代表企業自身經濟總量的增長,過快的擴張甚至會出現一系列資金問題。在企業并購過程中,需要制定出合理方案對并購存在的風險進行預估,根據不同風險設置相應防范策略。而一旦企業并購風險逐漸形成規模,再進行治理便顯得力不從心。目前我國企業面臨的主要并購風險仍舊為財務風險,財務風險包括以下方面:目標企業定價風險、融資風險、支付風險。
(一)目標企業定價風險
企業在實施并購過程中,是根據目標企業的總體價值進行企業并購資金的結算。目標企業的總體價值不僅包括目標企業擁有的財物資源與技術資本,還包括企業未來發展狀況的預估。企業未來發展狀況也在目標企業總體價值中占據一定比例,但企業未來收益只能進行大概的估算而無法準確衡量,所以企業發展的不確定性使收購企業產生相應的定價風險。企業并購在進行財務風險的問題分析時,往往只考慮某一方面因素進行定量分析,但現實情況隨著時間而不斷發生變化,所以不同影響因素間也會發生微妙的轉變。各種因素的轉變對企業財務狀況都會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所以企業并購的定價風險是企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除此之外,目標企業在對自身財產進行總體估算時,它們所提供的財務報表并不能準確反映企業的整體價值。許多企業在進行資源核算時候,都額外增加自身的隱含價值,不對企業的真實信息進行披露,這種財務核算方式產生的結果不具有準確性。若收購企業按照財務報表進行目標企業的資本回收,肯定會遭受一定的經濟損失。這表明企業的財務報表具有局限性,而收購企業無法對這種局限性進行恰當解決。信息不對稱使得企業價值評估失去評判標準,最終會以高于收購企業資本的價格進行回收。
(二)企業融資風險
企業并購存在一定的融資風險,企業融資對并購工作的順利完成具有極大影響。大型企業在自身生產順利進行過程中,并不能很快拿出大量資金進行企業的并購投資。若企業不能在并購開始前妥善的籌集到應有的資金,則并購活動的開展會受到嚴重影響。若企業自身沒有能力拿出足夠資金完成并購,那么只能從其他地方籌措資金來開展并購活動。企業籌措資金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外部籌措資金與內部籌資。但不論是外部籌措資金還是內部籌資,都會對企業當前業務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對企業經濟效益造成嚴重影響。外部籌措資金主要通過發行股票、債券、尋找合伙人等方式進行融資,但由于合伙人不能準確了解自身所承擔的風險,因此外部融資存在著較大困難。內部融資指的是將企業具有高價值的資源進行變現處理,獲得相應的資金。這種方式不用征求其他人的意見,實施的效率也很高,但是將企業內部資源大量變現會嚴重影響企業當前的生產經營活動,也會使企業資金流轉產生困難。企業若不能在并購完成后短時間內,獲得較快的經濟增長,那么企業未來經營就會遭受嚴峻挑戰。這種風險表現為企業的流動性風險,企業在面臨債務負擔與內部資金短缺的雙重壓力下,會出現企業資金的流動性風險。一旦企業沒有充足的空余資金保證企業經營,則企業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就會逐漸下降。
(三)企業支付風險
支付風險指的是各種支付方式所帶來的潛在風險,眾多企業在并購時都會遇到支付風險問題。企業在對目標企業完成并購后,需要支付相應的并購資金,目前并購資金的支付方式有現金支付、股票股權支付。若企業在并購過程中沒有合理使用并購資金,則會產生財務風險;若企業沒有足夠資金完成并購,那么只能采取股票股權支付的方式完成并購。但股票股權支付會在無形中稀釋企業股權,企業未來發展還要受到目標企業的多種限制,所以現金支付、股票股權支付混合的支付方式,才是最佳的并購資金支付方式。但多種并購資金支付方式的混合,會加大支付的實施難度,最終產生不確定的風險情況。
四、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主要防范措施
(一)全面分析目標企業信息
投資企業在對目標企業進行并購前,需要制定出完善的調查方案進行目標企業的審查。投資企業應該對目標企業的財務資源、技術資源、財務資料做詳細分析,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財務報表的審查,防止目標企業虛報或者隱瞞自身的財務狀況。同時要多方面收集企業內部信息,對目標企業的經營狀況與未來發展有具體的了解,這樣才能準確預估目標企業的發展潛力。還要認真審核財務報表中的協議信息以及其他設計并購的任何信息,在所有審核工作完成后,再聘請中介機構對目標企業信息真實性、合法性進行評判,給出最終的結論。
(二)選擇合理的價值評估方法
根據詳細的評估指標、評估方式等,對目標企業的現有資產與未來潛在資產進行有效評估,還需要綜合多種風險合理有效的制定評估方案。企業價值的評估具有多種評估方法,如資產價值基礎法、收益法、貼現法等。我國企業在進行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時候,大多使用資產價值基礎法進行評估。資產價值基礎法只衡量企業的歷史成本價值,而不對企業潛在發展資產進行有效評估,所以這種評估方式不具有代表性。收益法指的是將公司現有資產、潛在發展資產進行有效評估,得出最終的并購資金數額。這樣的評估方法比較合理價值,但投資企業不能準確評估目標公司的潛在發展能力,因此也不能作為主要評估方法。貼現法即通過預估目標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進行資產評估,這種方法存在較大的主觀性,因此也不能作為主要評估方法。在進行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的時候,只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評估方法,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三)合理地選擇融資方式
在融資方式的選擇方面,投資企業需要綜合考慮各種融資方式,做出合理的選擇。投資企業需要準確核實企業生產情況與資金情況,要保證在現有資本的順利流通下,進行企業資產的變現與外部資金的融資活動。企業能夠進行少量的短期融資,保證企業短期內的發展狀況;在資金流動順利以后再進行其他的融資活動。企業在資金流動性不強的情況下,也可以采取權益融資方式增加自身流動資金,以保證并購工作的順利完成。
(四)靈活地選擇支付方式
若投資企業使用大量現金完成目標企業并購,則會使企業自身發展陷入資金流動困難的狀況,也會使企業的財務逐漸吃緊。因此在進行目標企業并購中,可以結合多種并購方式完成并購活動。同時要準確考量目標企業的流動性資源、股權結構、資本結構等多方面的資本組成,選擇雙方較為滿意方式進行并購資本支付。目前流行的并購方式為現金、債務、債權三者組合的并購方式,在廣泛協商后能夠使用該方式完成并購。現金、債務、債權的結合,一方面能夠減輕企業股權的稀釋狀況,保障自身對企業的控制權;另一方面也能保證企業擁有大量的流動資金,以維持企業正常運轉。
(五)完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
企業高層要在企業并購過程中高度關注企業存在的風險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應對風險。若投資企業高層能夠準確分析目標企業,制定出合理的并購目標和戰略規劃,那么就會順利完成企業的并購任務。目標企業的主要資產為財務資源、技術資源、財務資料等多方面資產,只有合理評估目標企業資產,才能有效避免財務風險。同時企業要不斷健全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根據現實存在風險不斷調整戰略規劃,建立起動態風險預估管理體系。企業并購能夠整合目標企業資源,也能夠不斷完善優化企業自身產業結構,最終達到擴大企業規模、持續盈利的目的。因此企業建立起完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對目標企業進行準確合理的評估,就成為企業并購過程中關注的主要問題。
五、結束語
企業并購是企業擴大經營規模的主要手段,而投資企業并購過程中存在的諸多財務風險也是必須解決的問題。在企業并購過程中,要制定出完善的目標企業財務風險動態評估體系,還要結合并購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并購方式。只有多種方式的巧妙結合,才能盡可能降低企業財務風險,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平穩增長。
參考文獻
[1]高一星.以H公司收購為例論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J].商,2015,(48).
[2]湯可主.企業并購的會計處理方法的探討[J].當代經濟,2015,(36).
[3]劉牧苑.社會關系在企業并購中的“雙刃劍”作用[J].現代管理科學,2016,(2).
[4]任杰.信息不對稱對企業并購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物價,2016,(2).
[5]江勇.我國企業并購中的投資風險探討[J].中國總會計師,2016,(1).
作者簡介:胡勇(1993-),男,重慶人,本科在讀學生,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