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紅 ( 洛陽理工學院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471023 )
?
《京華煙云》中女性人物性格分析及其對文化傳播的影響
王紅( 洛陽理工學院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471023 )
摘要:《京華煙云》是林語堂用英語寫就的代表作,被視為現代版的《紅樓夢》。刻畫的近百個人物形象中女性人物過半,充分體現了作者在現代思潮影響下人道主義的先進女性觀。本論文從女性人物性格分析入手,深入并全面地進行梳理,同時對其主要女性人物進行深入讀解,最后揭示其對文化傳播的深刻意義和獨特價值。
關鍵詞:林語堂;《京華煙云》;文化傳播; 女性形象;性格分析
林語堂既有較好的中國文學功底,又有很高的英語水平,是那個年代非常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最能代表林語堂思想和藝術特質的作品也就是被自稱為“林語堂的三部曲”的《京華煙云》《風聲鶴唳》和《朱門》等,其中尤以《京華煙云》最有代表性,影響也最大。
眾所周知,作為一部展現了中國近代社會生活風貌的代表作,《京華煙云》描寫了民國時期北平三個大戶人家(曾家、牛家、姚家)的恩怨情仇和悲歡離合,把那個時代的生活場景真實地展現給大家。小說本身在歷史內容、結構形式、主體意識、人物塑造等方面體現了鮮明的民族性,同時也傳達出作者獨具匠心的女性審美特質。同時,林語堂向西方社會傳播了那個時代的東方文化與價值觀念,在20世紀享有世界盛譽。《京華煙云》中有大量的人物角色,尤其是女性角色,這樣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極富有歷史色彩的背景,即20世紀初至中葉的中國。當時中國民眾正在遭受政權、神權、族權等多重迫害,而對于女性來說,同時還遭受著夫權、婆權和家族舊觀念的壓迫。
在《京華煙云》中,林語堂絞盡腦汁打造出了一位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姚木蘭,為了達到小說的矛盾效果,也塑造出其他幾位性格與命運不同的女性。通過這這些女性的人生坎坷經歷,林語堂表達出了自己特有而完美的女性觀點。本文從女性人物性格分析入手,深入并全面地進行梳理,同時對其主要女性人物進行深入讀解,將相關分析放在文化傳播的視角下,多角度考察。對于《京華煙云》在讀者群的廣泛傳播效果進行深入探討,最后揭示其對文化傳播的深刻意義和獨特價值。
在我國,隨著時代的變遷,女性的社會定位不斷變化,同時又自身維持并構建著。對于女性在社會中所起到的價值,傳統文化對其也是逐步了解并加深的。然而,經過林語堂的傾盡心血創作,西方現代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完美無瑕地融合在一起。林語堂非常贊同女性自身的包容之德,在當時的環境下,這也契合了社會對女性所起到的價值的肯定。在多元思潮的影響中,特別是現代與傳統文化的交匯下,林語堂創作的女性形象更能體現出現代與傳統融合、道家與儒家相容的獨特效果。概況來說,在那個時代,林語堂認為完美的女性應該具有“東方文化為體、西方文化為用,儒家思想為表、道家思想為里”1。接下來對小說中具有特色的主要女性人物性格進行分析:
(一)姚木蘭
林語堂先生塑造的姚木蘭是一個完美女神的形象,她高貴而美麗,寬容而偉大。在《京華煙云》里,對姚木蘭相貌描寫的段落雖然不多,但是小說里曾有過在她出嫁時的外貌描述,讀到這里還是能讓讀者腦中浮現出女神形象。小說里是這樣描述的:“木蘭的眼睛比莫愁的長,比起莫愁,木蘭的眼睛多情而富有智慧,臉上五官較為瘦削,輪廓線條較為清楚,眉清而目秀,比莫愁活潑愉快,生氣充沛……”2木蘭的人格修養,即包含著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仁愛”為本的儒家道德觀念,更與道家思想的“自然、無為”觀念相融合。
林語堂筆下的木蘭對長輩尊敬,對下人禮貌,知書達理,溫文爾雅,飽讀詩文卻從不炫耀,生活富庶卻從不張揚。在充滿智慧和知識的環境下熏陶長大的木蘭,有著比如像勤勞、知禮、謙卑、克制等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美德;同時還有著父母親的寵愛,自由健康的成長壞境,使她在裹腳的年代里長了一雙大腳;會吹口哨、會唱戲;同時在先進的文化教育下,形成了男女平等,自由獨立的意識觀念。再者,她既有曼娘這個貼心的閨蜜,又有立夫這樣真誠的藍顏。更或者,在婚后,有疼愛她的丈夫,有明事理的公婆,更有聰明伶俐的孩子。總體而言,木蘭是一個勇敢的、灑脫的、富有天賦的、充滿熱情的、心胸寬廣的有福氣的女性。為了達到林語堂心中完美女性具有道家與儒家相容的獨特效果,他塑造的木蘭結合了道儒兩家的文化精髓,同時具有現代精神,這一思想是貫穿了小說的始終。在這部作品中,社會新的教育、思想與現代文化賦予給了女主人公,同時對于愛情能夠沖破世俗觀念的枷鎖,這正是林語堂所希望的具有獨立見解的人3。
林語堂將自己所有的完美人文思想注入到木蘭的形象里,當然里面也體現了他認為東方完美女性所應具有的價值觀、愛情觀、和婚姻觀。木蘭從一個小姑娘到成為人妻再到一個母親的過程。她一方面是華麗優雅的大家閨秀,另一方面又是一個至情至性的性情中人。換句話說,木蘭的完美不止一個方面,特別是她的內在包容美,體現了那個時代多種文化影響下的多方面美感,也展現出林語堂給予她的東西方人文之美。
(二)孫曼娘
作為木蘭最親密的朋友,孫曼娘也是林語堂主要打造的人物之一。雖出身寒微,但孫曼娘有多重身份,她不僅是曾家的長媳,還是曾平亞的遺孀,特別是木蘭的妯娌。孫曼娘既不能左右身邊的環境,更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仿若陷進沼澤里,只能隨順命運旋轉沉浮。在她命運的結尾幾十年的守身如玉不近男色,最終卻沒有逃過侵略者的殘酷踐踏和蹂躪,她只能在絕望中自盡身亡。她的一生是被舊社會傳統禮教逐漸浸染、腐蝕直至被毀滅的痛心歷程。
孫曼娘從小是在一個學究家族成長的,她所面對并接受的是當時傳統的女性教育。封建舊社會的各種禮教都在她身上體現。孫曼娘在年輕的時候,總是和平亞保持一定距離。曼娘不幸被和尚偷窺后,平亞給了她最溫暖的懷抱。在這之后,曼娘卻覺得自己違背了儒家禮教。她認為按照禮法,如果被男人一抱,那就必須以身相許。所以,曼娘對平亞總保持著羞慚、矜持的態度。平亞離開后,她心有所思,但礙于恪守禮教,寫信中從未談到自己的內心。平亞只是在木蘭寫給他的信中得知曼娘的真實內心,知道曼娘心情會時好時壞,興奮幾天后又變得寂寞了,就這樣一直保持著儒家禮教少女特有的莊重4。曼娘是一個固執的人,對傳統禮制有著不敢稍有懈怠的刻骨的愛,對封建禮制的狂熱追逐正是封建傳統性教育下女性的生存心態。婚后的曼娘要用人生長路上的漫漫孤獨時光換取一個禮拜一個女子應有的幸福快活。舊女性多把命運維系在婚姻中的男人身上,男人沒了,女性就徹底失去了存在的屏障,這今后的歲月必然與凄涼、悲愴聯系著。
舊制度培養下的女子,多是一些軟弱的“凡人”。曼娘也逃脫不了這種命運的碾壓,最后給予世人的是蒼涼而凄哀的啟示。把自己的生命消耗在封建文化設置的怪圈里而不能自拔,這是人的悲劇,也是歷史文化的悲劇。
(三)姚莫愁
作為《京華煙云》中的二號女主角,姚莫愁是女主角姚木蘭的妹妹。根據《紅樓夢》中薛寶釵的性格以及自己愛妻的真實生活場景,林語堂描繪出了莫愁這個角色。莫愁本性善良、敦厚而且溫柔,同時內心思想和本身的價值觀又符合當時儒家教義對傳統女性的審美要求。相比于姐姐木蘭,雖然莫愁具有理性、沉穩的性格,但她缺少了現代女性具有的情趣豐富和活潑率真的優點。同樣,在生活方面,雖然她懂得照顧好丈夫,把家里打理地井井有條,但在心靈與精神高度,因為缺少了姐姐的優點,無法去理解丈夫真正所追求的人生目標。因此,姚莫愁是立夫表面上相敬如賓的好妻子,姚木蘭卻是立夫在精神上永遠的知己。
(四)牛素云
牛素云是一個張揚拔扈、極度囂張的女子,同時也是一個可悲可憐的女子。素云的人生旅途是一個不斷失敗以至于全部人生觀徹底破壞的過程,不僅是人生閱歷、人格魅力的失敗,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不斷萎縮和人生信念的扭曲變形。
牛素云是林語堂筆下為了映射當時社會,而設立的一個特殊反面角色,她是目中無人、衣食無憂的大小姐,自身又有著爭強好勝、尖酸刻薄的性格。她結婚后又變成了惡毒兇狠的悍婦,喜歡搬弄是非,被丈夫拋棄后又竟然做起了毒品交易,最后被淪落為槍決的下場。不管在任何時代,牛素云都不是好的女性形象,她只是在社會追求物質至上思潮的沖擊之下,走上了一條罪惡的不歸路。林語堂筆下的素云,絕非只是一個單一典型的反面形象,在她的最后時刻,也能幡然悔悟、改過自新。同時,她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被妖魔化的反面形象,她的悲劇是由舊社會的生活環境和思想造成的,林語堂對她同樣也懷有無盡的惋惜和同情。
《京華煙云》對中國各種文化進行了詳盡地描述。林語堂所采用的傳播手法既符合了當時社會的讀者需求,又融合了自身的特殊經歷,當然里面也傳達了他的寫作意圖和動機。當時的西方有一種極強的“西方中心論”的優越感,主要因為帝國資本主義國家經過了兩次世界大戰與長期殖民主義擴張,發展明顯超過東方,骨子里流露出一種弱肉強食的本性。在它的文化上也相應地反映出對東方文化歧視和丑化的態度。當時的場景是這樣,在中國居住過很多年的外國人回國后往往著書立說,描繪舊中國的各個方面,但是這些作品嚴重地歪曲了中國文化,常常將中國寫成道德淪喪、欠缺理性、荒誕無稽、幼稚不堪的世界。然而常年居住在國外的林語堂最能體會到這種真實文化的扭曲學說,于是他用地道嫻熟的英文,客觀地向西方人介紹真正的東方文化內涵,向西方讀者展現一幅真實的中國文化全景圖,架起一座橫跨東西方文化的橋梁5。
同時,《京華煙云》中女性的性格塑造對我國現代社會也有很多啟示作用。首先,能夠保持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女人是好女人。這樣的女人知書達理;比如木蘭,木蘭從內而外散發出來的皆是書香的氣味,她有自己的生活,她不會圍繞著一人轉圈,閑暇的時候就讀寫詩集,小說,琢磨一下甲骨。這樣的女人善解人意,溫柔含蓄;比如曼娘,她理解自己的母親,理解自己的婆婆,無論是言談聊天、行動舉止,都顯得恰到好處,讓人如沐春風,同時她心思敏捷,玲瓏剔透。徐志摩的詩里有“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乘涼風的嬌羞”6的句子,想來這便是女性最溫柔的體現。這樣的女人高貴優雅;比如素云,她的初見美麗而驚艷,她身上散發的是官宦之家的小姐高雅而美麗的氣質。
其次,在當今時代做一個好女人,更要獨立自主,而不是僅僅依靠男性,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更不應該盲目追求金錢,錢是身外之物,真正能夠提高我們修養魅力的是內在的品質。女人都喜歡控制男人,但是不能把控制男人的心理在行為上表現的肆無忌憚;女人要清高,但不能過于孤傲,凡事適可而止就好。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上男人都是很強大的,男人占據著生活的半邊天,所以我們要給他們留點面子,留點讓他們生活的空間,留點讓他們擁有自己的思想去從事他們喜歡的事情。一個好女人,她懂得善待男人,她懂得寬容男人,她懂得做男人身后的助手。她懂得經營愛情,經營生活。
注釋:
1.姜丹丹.林語堂在《京華煙云》中的完美女性觀[J].晉中學院學報,2013,30(4):110.
2.林語堂.京華煙云[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崔廣.淺析《京華煙云》中姚木蘭形象[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8,6(10):106.
4.張兵兵. 淺析林語堂《京華煙云》中曼娘的形象[J]. 教育教學論壇,2011 (11):242.
5.趙迎春.《京華煙云》的文化傳輸策略及其原因分析[J].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27(10):79.
6.徐志摩.徐志摩詩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基金項目:河南省社科聯、河南省經團聯項目“研究河洛文化的當代意義助推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編號:SKL-2015-929;洛陽理工學院青年基金項目“媒體制導下的當代文學傳播研究”,編號:2014QR03。
作者簡介:
王紅,碩士,助教,主要從事語言傳播學、中國漢語言文學、教育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