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春蓮 (南京曉莊學院美術學院 210000)
高校實行小班化教學的必要性
方春蓮 (南京曉莊學院美術學院 210000)
隨著大學教育平民化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完全拋棄以前大學精英化的教育的模式和優勢。在教育過程中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不能總是大而化之地搞基礎學習。小班化的教學模式值得我們去探索實行。
高等教育;小班化
1999年國內高校擴招1后,各個高校的人數瞬間漲了幾倍,2013年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460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4.5%。人數暴漲,學生普遍素質下降,造成高等教育質量下滑。雖然2012年4月,教育部發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今后公辦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規模將保持相對穩定。但是大學教育已經由精英教育變成平民教育,班級人數眾多成為長期無法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隨著大學教育平民化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完全拋棄以前大學精英化的教育的模式和優勢。在教育過程中要因人而異,不能總是大而化之的搞基礎學習。傳統的大班化教學從表面看似乎提高效率,實際教學的效果往往不盡人意。特別是體現在技術教育和實踐課程方面。因為技術教育和實踐課程往往實踐性非常強,而且存在從簡單到復雜的一個過程,需要教師在每個環節都確保每個同學都能夠掌握,如果前面的基礎環節存在一點漏洞,往往到后面就沒有辦法掌握整個技術。說白了,需要教師手把手地去教。而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大學教育有限的課程課時下,如果班級學生的數量過多,教師就沒有辦法做到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順利掌握計劃授課信息。因此,從筆者幾年的教學經驗來看,認為目前高等教育小班化教學的實施非常必要。筆者認為,從高等教育實踐課程小班化教學的具體情況來看,10-18位學生是比較合適的。過少的人數不僅浪費資源,也因為缺乏學習氣氛和其他的因素而同樣使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
筆者認為:小班化教學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管理方面。
小班化教學方便管理。例如在考勤方面,人數多了以后,對于遲到早退和無故缺勤的學生教師往往比較難于照顧到每個人,致使一部分自覺性不高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很差。小班化管理教師可以有精力去照顧到每個學生。
其二,知識灌輸更加徹底。
小班化的教學優勢在于人數少,老師能夠在有限的時間、精力下照顧到每個孩子的學習。老師可以更快、更完全的了解學生,因而可以因材施教,避免傳統的“大鍋飯”。每個學生有了更多的被關注的機會,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加強了,對老師的了解也提高了,與老師的交流變多了,增加了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比如:在筆者進行繪畫軟件教學的時候,前期的基本教學工作因為相對比較簡單,工具與工具之間的聯系性不大,這時候班級人數的多少對知識的掌握影響不是很大,即使有的學生即時掌握的不是很好,與同學之間互相探討下就能解決問題。但是到了中后期,教師需要通過比較復雜的實例來進一步深化對基本知識和軟件的理解和掌握。此時知識之間的聯系性和階梯性難度大大增強,往往一個環節理解不好或者沒有掌握,就無法繼續接受教師進一步的教學。而教師為了整個課堂的進度,往往無法照顧到個別學生的需要。因此在階段教學之間空出一部分時間來落實知識是非常必要的,此時小班化教學的優越性便體現出來,人數的優勢使教師可以讓絕大部分學生能夠順利即時的掌握教師計劃落實的知識點。同時,人物眾多的班級此時基本上無法達到教師所計劃的要求。
從實際效果來看,小班化教學的作業的完整度和優秀率也明顯高于大班化教學。
其三,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看不見摸不著,但確是教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幾乎每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以前的學習中,如果對某位教師的印象比較好,便對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特別認真用心地學習。這便是典型的情感教育在起作用。教師不僅教授知識,教師的穿著打扮,一言一行都起著教育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建融洽的教學環境,妥善處理好師生關系,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小班化教學更加有利于教師發揮情感因素的作用,激發學生們的探索精神,促成使他們建立健全的個性和人格。
情感教育既是一種教學模式,又是一種教學策略。小班化教學下的教師評價體制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發展和諧的教學體制,體現自主、協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關注每位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努力構造平等、合作、發展的師生關系。
2014年09月,浙江高校課堂教學改革,推進小班化教學模式。浙江省教育廳發布《浙江省高校課堂教學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6年)》,深化高校的課程改革,全面推行彈性學分制,擴大學生學習的選擇權;優化教學方式,擴大小班化教學,推廣分層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將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推動小班化教學和擴大分層分類教學。其中采取大班和小班、長課和短課有機結合的方式。學生可以選擇的選修課增多了;專業課小班化教學讓師生有更多的時間交流了;學生可根據自身能力的職業取向分層次學習了……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正德學院從2010年已經開始從傳統的大班化逐漸轉換到小班化教學,基本一個班的學生不超過25位,并且從教師的反映來看,小班化教學對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非常及時和明顯的提高作用。
但是,對于小班化教學,林建忠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高校搞小班化教學不能盲目趕時髦,并不是所有的課程都適合小班教學。只有對課堂互動要求高、需要討論的課程,才能凸顯出小班教學的效果。而對于一些不適合的課程,搞小班教學甚至會降低課堂的效果,增加學校的負擔。”3
高等教育實行小班化的教學勢在必行,雖然在實行的過程中,我們還存在很多困難,比如教師的數量和其他教育資源還不足,學生的數量依然過多等,同時并不是所有的課程都適合小班教學。但是推廣小班化教學的概念,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先部分實施小班化教學是完全可行的。
注釋:
1.高校擴招:高校擴招,也稱為大學擴招或大學生擴招,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即中國大陸)自1999年開始的,基于解決經濟和就業問題的擴大普通高校本專科院校招生人數的教育改革政策,簡單來說即是自1999年開始的高等教育(包括大學本科、研究生)不斷擴大招生人數的教育改革政策。
2.引自浙江在線-鳳凰網教育 網址http://edu.ifeng.com/ a/20140918/40811825_0.shtml
3.引自東方網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sj/ u7ai2907596_K4.html
劉徑言.《高校實行小班化教學的構想與可能途徑》.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3(4).
方春蓮,碩士研究生,南京曉莊學院美術學院教師,講師,研究方向:動漫與插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