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章學(海南師范大學 海南???571100)
?
基于社會需求下的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
楊章學
(海南師范大學 海南???571100)
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就業競爭市場壓力的不斷增加,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直接影響到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現以某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和統計分析法,調查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及畢業去向,根據調查結果分析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影響因素,以此提出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策略。
關鍵詞:高校體育 人才培養 社會需求
我國體育院校中的重要專業是體育教育專業,它肩負著為我國培養大量體育教育人才的重任。近幾年來,體育教育專業受到廣大高中畢業生的青睞,大大增加了體育教育專業學生人數??墒?,在就業競爭壓力日益嚴峻的背景下,如何解決學生就業問題成為各大高校面臨的首要問題。另外,保證體育教育專業人才滿足社會發展需求,也是各大高校討論的重點課題。
1.1 研究對象
選取某高校體育教育專業2013—2015屆全體畢業生,共計312人,其中2013屆108人,2014屆100人,2015屆104人。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數據統計法開展此次研究。利用文獻檢索,對近4年內國內與期刊體育教育專業有關的文章及體育類期刊進行搜索、查閱,并調查該校近3屆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搜集相關資料。對于研究中涉及問題,及時向用人單位、專業教師、學校領導及畢業生進行訪問,以獲得大量資料,為開展研究奠定基礎。此次調查研究的所有數據采用Excel數據處理軟件進行統計處理。
近幾年來,各大高校紛紛擴招,大大增加了大學畢業生數量,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而且受到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自身條件、社會因素及專業存在較大局限性的影響,該專業畢業生在就業方面面臨嚴峻考驗。
2.1 某院校近3屆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
調查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率及就業崗位,結果見表1。
根據表1可以發現,該院校近3屆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7%,其中2013屆畢業生在健身培訓和教師領域里占47.22%,在其他行業與企業中占45.37%;2014屆畢業生在健身培訓和教師領域里占51.00%,在其他行業與企業中占41.00%;2015屆畢業生在健身培訓和教師領域里占44.23%,在其他行業與企業中占45.19%。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每年從事體育教師崗位的畢業生不斷減少,在企業及其他行業畢業生所占比例不斷增加。該結果表明,現階段該院畢業生就業走向與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存在差距,體育教育專業發展面臨較為嚴重的危機。

表1 某院校近3屆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
2.2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影響因素分析
從調查研究結果來看,影響體教畢業生就業因素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畢業生自身因素。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及價值取向也在不斷變化,這是導致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與在校學生訪談后了解到,大多數學生想要在中、大型城市就業,這樣能夠讓自己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有到鄉鎮小、中學就業意向的畢業生很少,沒有學生想去貧困偏遠地區支教。這表明畢業生在就業觀念方面好高騖遠,沒有意識到現階段艱難的就業形勢。此外,大多數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較高,尤其是對工作單位福利和月收入,在這種情況下,就導致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現象。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自身專業存在一定局限性,符合此專業崗位較少,而且受到畢業生專業知識不豐富、技能不突出等多種因素影響,導致此專業畢業生就業困難,
二是社會因素。社會的快速發展,使文化、教育和經濟的社會性結構發生變化。在社會性結構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導致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隨之發生變化。雖然體育教育專業肩負著培養國家體育教育事業人才的重任,但是在高校不斷擴招的趨勢下,致使社會涌現了大量的體育教育人才。而社會對體育教育人才的需求已經趨于飽和,沒有空余崗位,因此,導致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困難。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就職首選是教師,可是在當今教師行業趨于飽和的情況下,想要從事體育教師崗位變得十分困難。我國大多數小學、中學不具備自主招聘權,由地方教育部門統一安排,這就導致畢業生就業方面存在局限。我國農村小學、中學內體育教師嚴重缺乏,雖然如此,受到地方編制及財政的影響,致使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無法進入農村中、小學教學,顯著減少了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機會。
三是學校因素。學生與社會間溝通的橋梁是學校,學校在教學質量方面直接影響著畢業生就業情況。所以,學校課程與培養目標的設置對學生未來就業起到重要作用。從搜集的大量資料來看,雖然一些高校在培養目標表述方面存在一定差異,但與大多數高校設定的培養目標大同小異,均符合我國關于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目標標準,也因此造成高校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存在較大偏差。從就業需求信息和畢業生反饋信息來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在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課程設置仍沿用傳統課程設置方法,雖然有些學校已經不斷改革,但無法從根本上進行解決,難以發揮專業優勢和特色。
首先,依據社會需求制定嶄新的培養目標。各大高校在制定培養目標時,要牢牢把握人才市場需求,并充分考慮自身學校專業特色,全面調整人才培養方向,制定一個滿足社會需求、可行性高的培養目標[1]。培養目標以適應性、多樣性和全面性為主,內容方面把育人、技能和專業知識緊密結合,形式方面堅持重特色、寬專業、厚基礎的培養模式,并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實現多元化、全方位的培養模式。
其次,努力探索體育新領域。近幾年,國家倡導全民健身運動,中老年人群也積極參與到運動活動中,這給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帶來全新機遇[2]。社會群眾參與到全民健身運動中,大大增加了對體育人才的需求量,特別是在社區街道內。例如,以社區開展羽毛球、武術太極、籃球和廣場舞等活動??墒牵瑥哪壳靶蝿輥砜?,社區體育未受到高度重視,導致高校其他體育專業學生無法參與到體育事業中。因此,相關部門要把握社會需求,不斷探索新的體育領域,開發新的體育崗位,為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從而充分利用人力資源。
最后,學生要提高自身社會能力。在學校中,刻苦學習專業知識,儲備技能,以促進自身競爭力的提升。學生要走出學校,積極參與社會開展的與體育相關的各項活動,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從而提高自身社會能力[3]。
在就業競爭壓力不斷增加的形勢下,高校要適時調整人才培養策略,尤其是體育教育專業。學校要仔細了解現階段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情況,以此為依據,制定嶄新的人才培養目標。要以社會需求為中心,設置課程,實現兩者的完美結合。始終遵循“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了解學生的需求,采取相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促進就業競爭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曲連珠.基于社會需求下的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9):129-130.
[2]覃陽.對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平臺+模塊”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12):186.
[3]劉云朝.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科教文匯旬刊,2014(2):115-116.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3(c)-0077-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9.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