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琴
(甘肅省山丹縣第二中學,甘肅山丹734100)
?
淺析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錢曉琴
(甘肅省山丹縣第二中學,甘肅山丹734100)
摘要:情感教育是初中政治教學的重要環節,在打破傳統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政治教育重在思想與情感的培養,在長期的課堂教學中,過多的教育者忽略了教育的真正意義,在教學上忽略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一味地以灌輸知識為主。在理性教育大過于情感教育的前提下,越來越多的初中生思想逐漸麻木,在人格上也更加缺乏塑造性,知行分離的現象也更加普遍化。在思想教育上有所突破,就必須要破除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情感教育的瓶頸,情理結合,共同促進初中生的思想認識。
關鍵詞:初中教學;政治教學;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初中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情感教育是以人文為本思想的體現。情感教育重在提高學生基本素養,陶冶情操、提醒教師做到以學生為本,密切聯系師生關系。其次,在健全學生人格,因材施教,培養與發展學生個性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政治教育如果一味地以純理性化的傳播知識為主,必將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適當地引入情感教育,創新情感教育的教學方式與方法,使其滲透到學生學習的方方面面,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面推進素質化教育改革,是新課程改革的標準與要求。情感因素與認知因素是初中思想教育的兩個關鍵性的要素,沒有情感的交流,一切的學習活動都將成為空談。所以,應該對初中的情感教育進行深入的探索研究,從而不斷加深初中思想教育的深度。
初中政治教育中大多以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為主,只在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與思想品德。將情感教育逐步滲透到初中的思想品德的教育當中,系統科學地將道德教育、品德教育與中學生的素質精神教育以及社會主義的建設理念等多方面的內容有效整合。通過學生與教師的情感交流、學生自我的情感認知與教師的情感引導,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塑造學生,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從而對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與思想道德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政治思想教育教學當中,將情感教育與思想理論基礎有效結合起來,是為了讓學生更加真實地明確自我的學習要求與標準,及時意識到自我成長當中的不足,提高覺悟與自我修養,為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而不斷的努力。
(一)教師以自我修養,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痹谡谓逃虒W當中,教師是學生的榜樣,“為人師表”需要教師強烈要求自我的內在修養,以自我的人格魅力激發學生對美的感受與贊嘆。而這正是教師的情感教育最為直接有效的一種。情感教育不是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它像春雨般無聲地澆灌在學生的心田,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學手段。其實很多時候,教師是每一位學生學習的榜樣,尤其是對與思想尚未成熟的初中生而言,因此作為一個優秀的教師需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治學嚴謹、和藹可親、愛崗敬業的優秀表率,來影響學生。比如教師工整的板書、恰當的著裝、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乃至服裝的搭配都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學生正確的審美觀與人生觀的形成。
(二)將情感教育滲透到課本教學,提高學生興趣
在政治教學的課程中,有太多的愛國情感與個性啟發素材,傳統教學上的理論性教學不僅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反而還會造成學生的抵觸情緒。適當的將情感教育引入教學,把豐富的思想政治理論與情感價值教育聯系起來,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可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例如:
政治教學中關于“為堅強而喝彩”“做自立自強的人”的內容,教師可以適當引入相關聯的事例,比如海倫·凱樂、張海迪等,來引導學生,教會他們如何學習他人身上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與自強不息的精神。再如學習社會主義建設部分的時候,可以引用抗日戰爭時期那些偉大的先烈們如何用自己的鮮血鑄就偉大的新中國,他們的革命意志應該永遠激勵我們,以此教育學生要珍惜學習的機會,用優異的成績報效祖國。
(三)加強情感溝通,樹立學生的信心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只有在學習獲得成功而產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學習興趣?!彼?,要使學生不斷對自己樹立信心,才能使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加成熟。情感交流時直接有效的鼓勵方式,也是最有效地激發學生自信心的方式。據驗證,教師的不同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經常受到鼓勵的學生,會有巨大的被肯定感與自豪感,因而會有很強的自信心;而長期不受鼓舞的學生,大多會出現自卑感。因此,教師需要對每一位孩子進行鼓勵引導,不斷肯定他們的成績,而這也正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必要條件。教師應該不斷關注學生的內心情感,采取恰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
總結:政治教育是有效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品質與道德修養的重要途徑。學生在形成愛國主義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養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滲透。在現實社會當中,并不乏一些道德敗壞與風氣不良的現象,而這些東西一旦被引入學生的生活范圍,勢必會混淆學生對正確的價值觀、榮辱觀的認識。因此,在初中的政治教學過程中,需要將情感教育不斷滲透到學生思想教育當中,不斷地與學生進行思想情感的交流,結合各個階段學生的不同特點與需求,以學生為主,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政治培養,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進行思想的凈化,讓學生形成堅定的信念與穩定正確的價值取向。總之,在初中階段的政治教學當中,融入情感教育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需要教師按部就班地逐漸推進。但我們相信,情感滲透法必將在初中政治課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陳偉.論初中政治教學的情感滲透及融合[J].考試與評價,2012(12).
[2]田紅.高校英語教學中情感因素的應用探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10).
[3]陶新蓮.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運動對培養小學生體育興趣水平影響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4]龔佑明.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淺析[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4).
[5]陳麗.情感教育在初中政治課中的應用[J].華章,2011(8).
[責任編輯張亞欣]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5-003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