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陽位
摘 要:鄉土地理在初中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幫同學們了解家鄉的地理知識,把地理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同學更好地去學習去領悟地理知識的奧秘。通過鄉土地理在初中地理的教學能夠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家鄉,讓學生記住鄉愁。同時通過聯系生活實際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地理這門學科。筆者今天就來談一談鄉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鄉土地理 初中教學 運用
初中地理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初始階段。初中地理就是教會學生如何認知自然環境和自然規律,以致達到地理課本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間的密切聯系,即人地關系。其所教授的知識與生活實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但是由于初中地理是對自然規律的探索,其中必將會有抽象的知識點,而剛剛接觸地理的學生學習起來會感覺比較陌生而難以理解,久而久之便會降低學習興趣。筆者認為,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引進鄉土地理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因為地理教學中融入了學生所熟悉的家鄉的元素。在課本地理的教學中,有選擇地增加鄉土地理知識,學生會聯系實際來解決初中地理中所遇到的問題。這種鄉土地理教學的方法應該是值得提倡的。
一、結合鄉土地理教學 培養學習興趣
學生對待家鄉都會有淡淡的溫情,往往有人提到自己的家鄉都會感到自豪,對待自己家鄉的事物自己應該再熟悉不過了。初中地理教學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心情,在開展地理教學時可以采取比較教學法將陌生的地理環境同家鄉熟悉的地理環境做比較,然后組織學生討論。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產生親切感,同時也是為了變未知為已知,更好幫助學生了解學習新的地理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地理學習能力。
鄉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能夠豐富地理課堂的教學內容,豐富地理教學的形式。當聯系到地理環境去思考地理問題時,學生不再單單會想到歐洲的地理氣候或是美洲的自然資源,他們更會想到家鄉想到生活中的情況。這會培養他們對地理的學習積極性,因為地理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知識,它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筆者認為,這便是鄉土地理運用所帶來的一大好處。
二、運用鄉土地理教學 讓學生記住鄉愁
記得席慕蓉曾經寫過一首小詩,詩中是這么說的:“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余光中先生也同樣寫過關于故鄉的詩。可見關于故鄉,任何人也無法淡忘。我們之所以在初中開展鄉土地理教學,就是想讓學生們通過學習地理了解自己的家鄉,今后無論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記這種鄉愁。通過初中鄉土地理教學,讓學生記住自己的家鄉。
在中學地理教學中運用鄉土地理教學能夠更好地讓學生感受自己的家鄉,認識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了解課本中的風土人情,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掌握地理知識的情感。中學地理老師應當引導學生去關注家鄉的變化,在教授鄉土地理時,需要培養學生去用善于發現美的眼睛來發現家鄉的美麗。老師可以把地理書中介紹的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和文化信仰同家鄉做比較,充分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家鄉的特色,讓學生通過鄉土地理教學以后能夠記住鄉愁。
三、開發鄉土地理教學 提高學生綜合思維
步入中學,很多學生在剛接觸地理這門學科時會認為地理這門學科很難學。因為它雖屬文科但卻不同于文科的其他課程。地理這門學科光憑死記硬背是不能夠完全掌握的,學習地理時會遇到許多抽象的內容需要學生依靠綜合思維去掌握。在中學地理學習中,為了幫助學生培養綜合思維,地理書中也不光光是純理論知識,課本中往往還會列舉一些案例。比如:在講解區位優勢的時候會提到德國的魯爾區;在講解溫帶海洋性氣候時會講解歐洲西部的氣候類型。這些內容都需要綜合思維的開發培養,然而課本中所舉的這些例子離學生太遙遠,學生依舊不會理解其中的所以然。此時,運用鄉土地理教學可以通過列舉我們身邊所熟悉的事物來分析錯綜復雜的自然環境、社會因素等多種問題。就拿筆者來說,筆者的家鄉地處云貴高原西南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在講解歐洲西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類型時,可以通過比較筆者家鄉的氣候類型,通過發現這兩種氣候類型的差異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歐洲西部的氣候類型。
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中學鄉土地理教學還可以開展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考察家鄉的地理位置、山川河流、風土人情來提高自我的觀察能力、培養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真正地通過貼近大自然、貼近生活來發現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并聯系課本中所學到的知識解決這些問題。這樣的實踐活動可以鍛煉學生思考問題的綜合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鄉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是可行的。真正地把鄉土地理教學運用到實際教學中是有利于學生地理學習素養提升的,是有利于學生熱愛家鄉情感養成的。鄉土地理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知識不再遙遠、抽象難懂,它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地理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通過鄉土地理教學,使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教學形式更加多樣。鄉土教學所組織的實踐活動,也讓同學們能夠走出學校,走進大自然,用地理與大自然來一次深刻的對話。鄉土地理教學使地理課能夠得到延伸,能夠真正貼近我們的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并能夠用生活常識去解決地理問題,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何海生.小區域范圍內鄉土地理在初中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以中衛市沙坡頭區為例[J].地理教育,2007年 3期
[2]吳至強.淺談鄉土地理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5年 11期
[3]李紹凡.鄉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J].廣西教育A(小教版),2015年4期.
[4]卞知偉.尋根求源,讓地理課堂流淌生命—談鄉土地理與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結合[J].考試周刊,2013年 18期
[5]陳芳.高中鄉土地理試題研究及教學啟示.學科教學 .地理 .四川師范大學[D].2012(學位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