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友廣
【內容摘要】懂得從思維上進行創新,這說明學生在遇到各種困難問題時具備思維的靈活性,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與探究問題,最后探尋出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創新思維的培養在數學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這是學生能否充分應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困難問題的一個先決因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要滲透到數學課程教學的始終,當學生懂得在思維上進行轉換與革新后,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自然會非常突出。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 創新思維能力 培養
創新思維能力的具備其實需要較為漫長的引導和積累過程。教師在平時課堂教學的點點滴滴中都要有意識的滲透對于學生的這方面引導,讓學生逐漸在思維上更加靈活,思辨能力更強。這應當成為數學課程教學的一個核心目標,創新思維能力的具備也會讓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有效積累,思考與解決各類問題的效率也會更高。
一、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入手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需要有效的積累,并且要建立一個好的教學開端。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要讓學生對于思維過程更加投入,這是讓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夠逐漸形成的一個契機。教師可以首先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入手,以這類問題作為思維能力培養的引子。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會更高,思維也會逐漸活躍起來,創新思維也更容易產生。教師只有首先讓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并且讓學生感受到思考過程的樂趣,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才真正有可能實現。
在《二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一個籠子里裝有雞和兔,其中頭有45個,足116只,請問雞、兔各幾個?”學生馬上興致勃勃,爭先恐后提筆計算,但在較短的時間難以得出正確的答案,這時我提示:“兔子提起前兩只足,統統都立正!”全班同學開懷大笑,教師問:“現在有幾個頭,幾只足?”“45個頭,90只足。”學生回答。教師又問:“少了幾只足?”“26只足。”一說到這學生思維一亮,立刻意識到兔子應當是13只。整個過程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都非常濃厚,在這個非常有趣也非常經典的“雞兔同籠”問題中學生也初步感受到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思維的創新也得到了指引。
二、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思維創新
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實踐性的問題,讓學生在完成這些學習任務時來鍛煉自身的思維創新能力,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不少學生會學到的內容其實實踐性都很強,生活中的很多常見問題都可以用到這些知識點。教師要抓住教學內容的這一特點,創設有一定思維量的問題來鍛煉學生思維的創新能力,這也是考察學生對于學過的內容的掌握程度的一種方法。
如,可以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相關項目的獲獎情況為探討的內容。我讓學生搜集大量奧運資料,學生在搜集的過程中發現絕大部分的比賽成績和獎牌統計榜都是以統計表的形式呈現的,學生在活動中自己就充分感知了數學中統計表的簡潔性,和統計圖表產生的必要性。在這個基礎上我讓學生自己去實踐,給學習小組制定一個特定的項目,讓學生結合實際的獲獎情況來制定統計表,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新性都有所發揮。這種融合實踐任務的教學形式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發現問題的熱情,也提升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三、在作業設計中融入創新思維培養
創新思維的培養同樣可以和作業習練的設計相融合,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方式。教師設計作業時要融入多元訓練目標,既要鞏固學生學過的理論知識,也要充分實現對于學生思維能力,尤其是創新思維能力的鍛煉。這會讓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更強,解決各類復雜問題的能力也更突出。只有多進行這樣的作業習練學生的數學素養才會有明顯進步,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也會越來越突出。
很多作業的設計中都可以融入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比如,在學完“事件的可能性”后,布置學生“擲硬幣”,感受概率的大小,這種作業雖說完成起來十分輕松,但是,學生在多次投擲后必然會有一些發現,能否從這些發現中歸結出一些結論,則是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考察。又如,在教完“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時,在下課之前我向學生布置作業:“我們已經學了長方休、立方體、圓柱、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這些圖形都是規則圖形,那對于一個不規則圖形(如一塊石頭),它的體積怎樣來求呢?課后請同學們去研究一下,可以請教別人,也可以查資料,明天數學課上,展示、匯報成果”。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鍛煉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作業形式,這個問題的開放性也很強,能夠非常充分的對于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考查。
結語
培養與鍛煉學生思維的創新能力應當作為數學課程教學的一個核心目標。創新思維能力的具備代表著學生對于各類復雜問題解答時思維會更加靈活,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也會更強。教師要多在平時的教學中融入這樣的訓練形式,無論是在作業設計中還是探究任務的創設中都可以展開對于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經過不斷訓練后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必然會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