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臻,劉 磊,鄭 雄,王消防,楊 博,王臣慈
(安徽省阜陽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外科,安徽 阜陽 236000)
?
冠狀動脈搭橋術治療老年冠心病的臨床效果分析
張臻,劉磊,鄭雄,王消防,楊博,王臣慈
(安徽省阜陽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外科,安徽 阜陽 236000)
【摘要】目的:探討冠狀動脈搭橋術在老年冠心病中的治療效果. 方法:選取2013-02/2015-07在安徽省阜陽市人民醫院診斷為冠心病而接受治療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n=40)及實驗組(n=40). 對照組給予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搭橋術,實驗組給予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搭橋術,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 結果:實驗組的總有效率為90.0%,高于對照組的77.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呼吸機輔助時間、住院時間依次為(28.1±1.2)h和(7.1±0.2)d,與對照組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安全性經比較,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也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應用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搭橋術對老年冠心病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且縮短了呼吸機輔助時間、住院時間,安全性高,值得推薦.
【關鍵詞】冠狀動脈搭橋術;老年;冠心病;臨床效果
0引言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因冠狀動脈血管粥樣硬化病變所致,導致患者血管狹窄或者阻塞,引發心肌缺血、缺氧、壞死等癥狀,具有較高的危害性[1]. 近年來,冠心病的發生率逐漸上升,癥狀表現為心律失常、心絞痛以及心肌缺損,病情嚴重者甚至出現猝死、心肌梗死,臨床上需要加強對該病的重視及診療力度[2]. 本研究選取2013-02/2015-07在安徽省阜陽市人民醫院診斷為冠心病而接受治療的80例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冠狀動脈搭橋術治療老年冠心病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02/2015-07在安徽省阜陽市人民醫院診斷為冠心病而接受治療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的方式分為對照組(n=40)及實驗組(n=40). 其中男48例,女32例. 年齡61~87(73.2±1.3)歲. NYHA心功能分級顯示,5例患者為Ⅰ級,34例患者為Ⅱ級,30例患者為Ⅲ級,11例患者為Ⅳ級. 其中3例患者合并高血壓,14例患者合并糖尿病,6例患者合并高血脂,17例患者合并內臟功能不全,30例患者合并心臟輕度瓣膜病變,10例患者合并其他疾病. 23例患者屬于不穩定型心絞痛,37例患者屬于穩定型心絞痛,8例患者屬于陳舊性心梗,12例患者屬于急性心梗.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搭橋術,經右心房、主動脈插管,構建體外循環,中止主動脈,并將停跳液注入,充分顯露目標血管,構建與目標血管互相吻合的旁路,遠端吻合后將主動脈釋放,心臟復跳后于主動脈夾側壁作旁路,使近端及升主動脈吻合,切除室壁瘤,給予三明治法縫合.
實驗組患者給予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搭橋術,全麻處理,給予氣管插管輔助呼吸,于胸骨正中作一切口,取出左乳部位動脈以及隱藏大靜脈,取肝素注入靜脈,劑量為1~1.5 mg/kg,使血液凝固,時間控制為250~400 s. 應用心肌固定器對冠狀動脈實施固定,依次顯露前降支、右冠狀動脈以及回旋支,應用分流栓實施局部止血,通過注射器打水保持視野清楚,顯露吻合位置以減少血壓的作用. 應用滑線對遠近兩端進行縫合,確定無出血后置入引流管,并依次閉合胸部.
1.2觀察指標治療期間嚴格監測和記錄患者的呼吸機輔助時間、住院時間,觀察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并作對比總結.
1.3療效判定標準依據下列標準評估患者的療效. 顯效:患者癥狀表現、異常體征消失,不再發作;有效:患者癥狀表現、異常體征改善,偶爾發作;無效:患者病情變化不大,或者加重、復發. 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實驗組的總有效率為90.0%,高于對照組的77.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n=40,n(%)]
aP<0.05vs對照組.
2.2兩組患者呼吸機輔助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比較實驗組呼吸機輔助時間、住院時間依次為(28.1±1.2)h和(12.4±1.0)d,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安全性經比較,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也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兩組患者呼吸機輔助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n=40)
aP<0.05vs對照組.
3討論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因機體心臟冠狀動脈管壁存在粥樣斑塊,引起血管腔變窄,心肌細胞缺氧,導致心肌組織受損、衰竭或者器質性病變,繼而引起一系列疾病癥狀[2]. 冠心病的發生率逐年上升,這主要與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變化密切相關. 冠心病多發于中老年群體,誘因包括遺傳因素、不良生活以及飲食因素等[3].
隨著冠心病治療方法的不斷突破,更多針對性的新型治療方法開始得到應用. 冠狀動脈搭橋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治療方法,也開始得到應用和發展. 由于亞洲人冠狀動脈血管管徑較小、條件不理想,因此相對于西方人,吻合技術的要求更為嚴格,因此在給予冠狀動脈搭橋術治療的同時,需要掌握治療適應癥,確保最大限度地降低手術風險[4].
冠狀動脈搭橋術主要指選擇位于腿部的一段自體大隱靜脈或者其余血管,于主動脈以及冠狀動脈堵塞病變的遠端搭橋,使冠狀動脈遠端經主動脈血流經移植血管得到血液供應,改善心肌血液供應,消除心肌缺血,改善心絞痛以及心功能,重建血運. 冠狀動脈搭橋術的血管一般選擇大隱靜脈、乳內動脈、胃網膜右動脈、橈動脈以及腹壁下動脈等,適應癥較為廣泛,能夠有效地對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療效理想[5].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應用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搭橋術進行治療,預后情況以及安全性均佳.
綜上所述,應用冠狀動脈搭橋術對老年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且對患者心功能、心肌血運均有改善效果,縮短了呼吸機輔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值得推薦[6].
【參考文獻】
[1] 韓志偉,鄒龍,王曉明,等. 冠狀動脈搭橋術臨床分析[J]. 內蒙古醫學雜志,2010,42(4):478-479.
[2] Lee R, Lim J, Kaw G, et al. Comprehensive noninvasive evaluation of bypass grafts and native coronary arteries in patients after coronary bypass surgery: accuracy of 64-slice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compared to 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J]. J Cardiovasc Med (Hagerstown),2010,11(2):81-90.
[3] 吳秀華. 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搭橋術臨床分析[J]. 中外醫療,2013,32(25):76,78.
[4] 王雷. 冠狀動脈搭橋術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研究[J]. 基層醫學論壇,2015,19(8):1032-1033.
[5] 匡明星. 冠狀動脈搭橋術治療冠心病的效果分析[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9):47-48.
[6] 秦元杰. 經橈動脈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老年冠心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 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5,2(2):138-139.
文章編號:2095-6894(2016)05-18-02
收稿日期:2016-02-16;接受日期:2016-03-02
作者簡介:張臻. 碩士,副主任醫師. 研究方向:冠狀動脈搭橋術對冠心病的治療. Tel:0558-2515280E-mail:zhangzhen0558@yeah.net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臨床與轉化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