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崇祖
摘 要:數學生活化教學方式的轉變,已成為近年來教育學領域的熱門話題。然而,西北地區受地域經濟和教學條件的制約,生活化教學方面的研究和和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較少。本文通過分析西北地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教學實踐,針對生活化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提出個人觀點。
關鍵詞:西北農村 ;小學數學;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6-015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6.098
一、引言
生活化教學是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新標準就是強調學生要善于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并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于西北地區農村小學,由于教學條件有限,學生生活環境相對固定。因此,作為西北地區農村小學的數學教師,我們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轉變現有教學方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鼓勵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西北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滯后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西北農村小學現有教學模式主要以應試教育為主,大部分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將重點放在數學概念及知識點的死記硬背上,為考試做準備,影響了學生對數學學習和自我研究的興趣。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大部分小學生正處于愛動的年齡段,在課堂上不可能100%地認真聽講。一些小學已習慣于“老師在講臺上授課,學生在臺下做筆記”的陳舊模式,不利于數學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并嚴重影響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導致部分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和信心。
(二)教學條件有限
西北農村地區的小學對于新課標的研究及實踐時間較短,數學教學模式方式方法的變革成效還不是很明顯。受西北地區經濟條件的制約,大部分農村小學課堂上沒有多媒體教學設備,更沒有進行生活化教學的相關環境,很難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開展日常教學。
(三)生活化教學方式單一
目前,西北農村地區的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生活化教學模式方面做了一些嘗試,但由于生活化教學的整體研究水平較低,缺乏必要的培訓機制,現有的生活化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數學教學生活化程度不夠。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只是形式上與生活掛鉤,實際效果較差,甚至只是應付上級的指示,在教學理念上仍然比較傳統,還談不上先進的教學方式。
三、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一)提高教學效率
數學知識是抽象的,而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如果將數學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將數學知識和思維與學生生活中的問題聯系起來,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這樣學生喜歡學,教學效果自然會有質的提高。如“《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一課,傳統教學方式中只能教給學生公式,讓學生死背硬記,而根據部分教老師的生活化教學經驗,可在課堂上創設有趣的烏龜和兔子比賽粉刷墻面的生活情境,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要想分出勝負,必須先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于是學生自主地就投入到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探究當中。
(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學科創立的初衷就是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數學生活化教學不僅注重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學習,而且還要求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中。教師在課堂中模擬購物、存錢等日常生活場景,讓學生深刻感受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用處,總結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經驗,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向學生滲透應用數學的意識
應用數學思維意識的形成對學生后期的理科學習非常重要,需要從小培養。教師在生活化教學中,可逐漸向學生滲透應用數學的思維意識。例如,可以結合課程中的圖片問學生“從這幅圖中可以發現那些數學信息?”
四、生活化教學對數學教學的啟示
(一)聯系生活經驗,調動課堂氣氛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越接近時,學生自覺接受知識的程度也就越高。因此,教師可以將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經驗搬上課堂,為學生提供體驗數學的機會,通過有趣的數學活動,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讓學生從生活經驗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在實踐活動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例如,可向學生提供一部分“錢”,由學生完成“購物任務”,自行擬定方案。這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喜歡學,教學效率自然提高。
(二)營造生活化教學情境
在課堂上,教師應主動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起來,把現實生活中的豐富題材引入到課堂中。教師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設計數學活動,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生去發現、探索和應用,這樣學生就會發現原來熟視無睹的事物竟包含著這么豐富的數學知識。
(三)鼓勵學生學以致用
為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教師應鼓勵學生將知識運用于現實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小學數學知識全部都能在實際生活中找到原型,可鼓勵他們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學以致用。如“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知識,可鼓勵學生去計算教室的空間大小,為家庭的裝潢設計一個購物計劃等;又如學習了“匯率”知識,可鼓勵學生為父母計算存款利息等。
五、總結
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就數學本身來說,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學生只有對所學數學知識感興趣,才能打開思維,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我認為西北農村地區的數學教師,應該主動將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生活化,將數學教學與生活煉器起來,才能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和各方面的實踐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