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燕
摘 要: 思想品德教育對于小學生的教育十分重要,是提升小學生素質的關鍵所在。長期以來,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還停留在理論教學方式上,這種教學方式效率并不高。要想提高小學思想品德的教學效率,就應該讓思想品德的教學回歸生活化,通過生活方式提高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效率,使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 生活方式 小學思想品德 教學效率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人生觀和價值觀都還沒有固定,正是需要一個正確引導的階段,因此,小學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效率直接影響學生的未來。隨著課程的不斷改革,素質教育的逐步推進,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當代教學的要求。將生活與思想品德教學相結合,通過生活方式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效率,對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大有幫助。
一、現階段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人們對素質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現階段小學的思想品德教育還在延續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要求,這樣的教學方式存在許多問題。
(一)內容枯燥乏味
長期以來,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學都是以課堂教學模式開展的,學生只能通過理論知識接受課本上的思想。這樣的教學方式枯燥無趣,并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沒有實踐活動,學生對于理論課程的認識并不深刻。學生還會認為這只是簡單的一門課程,學生會把掌握知識點作為目的,而不能有效地將之運用到生活中,達不到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目的,從而影響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效率。
(二)教學手法單一、陳舊
傳統的教學方式多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由教師單方面地向學生灌輸知識,缺乏有效的課堂互動。這樣的教學方式課堂氛圍缺乏應有活力,課堂死氣沉沉,學生很少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想法,也沒有相應的師生、學生自己之間的互動,不利于學生的溝通交流,以至于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三)評價標準過于片面
現在的思想品德教學還是多以考試分數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標準,但是思想品德不同于其他課程,并不是掌握了課本上的知識點就算是學好了這門課程。思想品德課程的目標在于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基本素質。因此單方面考核課本上的知識點是不能全面地體現一個學生的學習效果的,這樣反而會讓許多善于總結、表達的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失去興趣。
二、如何通過生活方式提高思想品德教學效率
通過生活提高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效率,讓教學回歸生活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一)將生活情景引入課堂
思想品德是一門貼近生活的課程,是取自于生活最后又運用到生活中的課程,因此在課堂上只進行理論課程的教授很難達到好的效果。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情景,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編排一些生活中會發生的事情,或是按照書本上的案例,讓同學們搭配表演。這樣一方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切身體會,加深學生印象,讓學生生成自己的感悟。課堂中加入生活情境才能讓學生懂得將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和道理真正運用到生活中,而不是課本與生活相脫離的紙上談兵。在學生的表演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即興發揮創新,按照自己的意愿表演,這樣老師可以了解到學生的真實想法,也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對課堂的興趣。
(二)豐富教學內容
以往的教學方式,學生學習主要通過書本,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可以適當讓學生脫離書本,走入實踐。教師要將課本上的知識做延伸,盡量從課外生活中獲得更多教學內容和素材,拓寬學生視野。學校可以組織一些實踐活動,比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可以讓學生學會尊敬長輩,孝敬老人;也可以組織一些打掃社區衛生的活動,讓學生懂得為社會作貢獻的快樂;組織班級大掃除,讓學生明白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及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這些實踐活動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同時為學生沉悶的課堂生活增添一些樂趣,起到勞逸結合的作用。
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引進一些課堂外的案例給學生講解,比如當前發生的社會實事,讓學生分小組談論案例或是組成答辯小組進行辯論,然后教師進行評價、總結,引導學生如何看待當前實事,不可被外界的聲音混淆視聽。這樣可以讓學生學會明辨是非,對生活中、社會中發生的事情有一個正確評價,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三)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多方面評價
思想品德課關系學生平時的一言一行,而不能僅僅是考卷上的分數。過去單方面依照分數的評價只能考核學生的記憶力及表達能力,并不能了解到學生是否真正領悟了書本中的知識。思想品德課程的評價應該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看學生的日常表現,例如課堂上是否認真聽課,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高不高,以及實踐課程是否認真對待,等等。另一方面應該從多方面了解一個學生,比如通過同學們對某個學生的評價,其他任課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可以在召開家長會時聽一些家長對學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現,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
教師應該在日常學習中多與學生溝通交流,相比于試卷上的分數,學生在生活中的表現更能體現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效果。了解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真正想法,才能知道在課堂上應該教授哪些內容,如何引導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率才能有所提高。
三、結語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我國已經全面進入素質教育階段,思想品德課程是集中體現素質教育的一門課程。將生活方式融入思想品德課程中,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活,讓學生真正做到課堂與生活相結合,學生才能更深刻理解書本上教授的道理和為人處世的方式,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能感受到學習的實用性。從而幫助小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面對社會中各種問題時能有自己獨到的看法,不人云亦云,形成自己的判斷,達到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朱桂玲.回歸生活彰顯魅力——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內容生活化的探索[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0(9):75.
[2]王艷秀.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J].黑龍江教育:小學,2011(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