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剛權
(四川省自貢市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校,四川 自貢 643000)
?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見解
黃剛權
(四川省自貢市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校,四川 自貢 643000)
摘要:課堂一直作為教師傳道授業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主要途徑,因此,課堂教學效率對學生一 生的發展可以說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如果將培育學生比作筑造高樓大廈,那么,小學階段就是最基礎的階段,高樓質量能否達到要 求,關鍵在于基礎是否牢固,因此,要重視小學課堂教學,為學生日后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小學語文是伴隨學生成長極為重要的學科之 一,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當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是當前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熱議的課題。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 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如何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為保障學生日后的順利發展提供經驗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策略
小學是一個人真正接觸和認識學習漢字的開端,語文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后成才和成功的奠基石。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指導學生正確認識和學習我國傳承幾千年的漢字文化,小學語文學習的好壞在一個人以后的學習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學會自己看、自己讀、自己寫是很重要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一些有關學習的話語,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很多這樣的話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作用有哪些呢?
(一)奠定識字基礎。
郭沫若曾說:“識字是一切探究之第一步,人生聰明識字始。”小學是一個孩子真正識字的開始,不管學習哪門學科,識字都是基礎,小學課本上的漢字大都包含在語文課本中,把語文課上好學好,打好識字的基礎,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和以后的學習都至關重要。在學生初學識字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要多加溝通,建立朋友般的關系。在這種氛圍下,學生那種抵制 枯燥乏味的學習的心理就很難出來作怪了,這樣就可以幫助學 生打好漢字基礎,帶動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自主思考的能力,奠定識字的基礎。
(二)輔助以后學習。不管是誰,也不管要學習什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好基 礎,就像堆沙土一樣,下邊準備好了,才能堆出滿意又耐用 的沙堆房,學習也是一樣,只有把基礎打好了,以后的學習 才能扎實牢靠,記憶深刻。小學語文學習就像是堆沙土,不 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個腳印。要想學好其他學科,首先就要認識一定數量的漢字,在小學課程當中,只有語文課教授漢字,因此語文教師發揮了辛勤園丁的最大作用,帶動學生 學習認識漢字,學習最基礎也最重要的語文課。在我們成長 的過程中,認識漢字是不能缺少的,不管做什么都需要識字,所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對以后學習和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現階段,我國國民教育水平雖然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但是有很多方面 仍然需要不斷地改善,只有從實際角度出發,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效率。
(一)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水平。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說一個高素質的教師 團隊是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基本保障。首先,我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的素質學習,在上課之前,應該對語文課本摸清摸透,對課本進行深度 的研究,對基礎知識進行全方面的掌握,擴大教學范圍,最大程度上滿足在學生的求知欲。其次,根據學生的上課狀態,將講課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總 結和歸納,幫助學生有針對性的對重點難點進行記憶,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授課,充分利用課堂的有限時間,并利用豐富的課外資料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可見,只有提高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加大對語文課文的鉆研力度,才能在根本上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二)營造自主的課堂學習環境。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了自主的學習環境。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主動地發現學生的情 況和問題,幫助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開展自主學習,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力度,讓課堂學習更加的具有互動性。其次,教師應該努力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讓教師的形象更具親和力,減少學生的懼怕心理,讓學生在與教師平等的交往中,發現學習語文的魅力。其次,教師應該通過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鼓勵和贊美。例如,微笑和充滿肯定的眼神,或者在課本中留下的激勵話語,在潛移默化中都會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思想意識,讓學生在這種發展背景下,勇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信心,讓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任務中能夠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學習,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
(三)創設問題情境,在互動中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時,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有目的性地思考問題,并帶著問題再次深入閱讀課文,使他們了解課文的內涵,并和作者的情感發生共鳴,并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在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時,教師要 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根據課文的重難點知識進行提問,使學生能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和思考,并大膽地說出對問題的看法。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能使學生始終在完成問題的明確目的中進行思考和分析,使他們通過解決問題掌握課文內容,并有更深的體驗和感悟。
(四)運用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在師生、生生互動中激發學生思維。在語文課堂學習中,師生、生生的互動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創新性地對問題 進行分析和思考,發展學生的語文創新思維。教師在給學生布置探究性問題時,要使問題 具有思考和討論的價值,通過合作探究學習,使學生通過吸收其他學生對問題的看法,在合作探究方式中,教師要關注小組學生的學習動態,并及時對他們進行指導,使學生的學習方向始終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同時,教師要引導小組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探究中,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及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的時候,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真正地愛上語文知識的學習,同時,利用游戲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獲得快樂,除此之外,還要將知識與生活相結合,讓學生明白知識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這一道理,懂得如何運用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才是教書育人的真諦,因為,我們不是在培養記憶的機器,而是要培養可以運用所學知識去創造美好生活的高素質人才。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1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