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梅
(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 骨科 河南 商丘 476100)
?
持續性護理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李秀梅
(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 骨科河南 商丘476100)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應用持續性護理對術后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以豐富臨床護理經驗。方法選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就診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7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5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觀察組則采用持續性護理。對兩組患者的髖關節功能以及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并比較。結果觀察組出院時、出院1個月以及出院3個月的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應用持續性護理可促進髖關節功能的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老年;髖部骨折;持續性護理;功能恢復;生活質量
髖部骨折是多發于老年人的骨折類型之一,由于髖關節受到嚴重的損傷,需長時間臥床,使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降低[1]。目前較為常用的治療手段為手術治療,但是容易引發較多的并發癥,對髖關節的功能造成影響,需要較長時間恢復。臨床研究證實,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應用持續性護理對術后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2]。本研究選擇在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就診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常規護理以及持續性護理,比較二者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就診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7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13例,年齡61~83歲,平均(72.56±7.23)歲;觀察組中男21例,女14例,年齡60~84歲,平均(72.48±7.1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骨科護理、健康宣教、心理護理以及出院指導等。觀察組則使用持續性護理,具體如下:由于患者遭受了較大的刺激性創傷,因此應進行相關健康教育以及心理關懷,讓患者及其家屬對治療方法及術后康復等有所了解,并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給予耐心安慰及指導,避免不良情緒影響手術效果。術后積極預防各項并發癥的發生,包括便秘、肺部感染、壓瘡等,并告知患者家屬看護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技巧等。另外需向患者講解術后康復鍛煉的重要性,并對運動時間、運動頻率以及注意事項等進行詳細的介紹。出院時發放家庭康復指導手冊,1個月內進行郵件或電話隨訪,1次/周,了解患者心理狀況、康復情況以及日常護理等,并給予相應的解答。
1.3療效觀察對兩組患者的髖關節功能以及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其中髖關節功能Harris分數越高說明髖關節功能越好,90~100分為優,80~89分為良,70~79分為中,<70分為差。生活質量評分則包括生理機能、情感職能、生理職能、社會能力、軀體疼痛、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狀況以及精力。

2結果
2.1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觀察組出院時、出院1個月以及出院3個月的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比較,分)
2.2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3討論
髖部屬于人體最為重要的運動樞紐,髖部骨折不僅對髖關節的功能造成損傷,更容易誘發多種并發癥[3]。由于老年人機體功能衰退,需要較長的愈合時間,容易引發肢體萎縮或畸形,影響生活自理能力以及運動能力。因此,術后的良好恢復顯得尤為重要。持續性護理使住院期間的基礎護理更加完善,以持續的護理支持將患者康復的依從性顯著提高。術前給予患者相應的心理干預,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治療;術后鼓勵患者多進行肢體運動,合理飲食,幫助患者髖部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出院時、出院1個月以及出院 3個月的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因此,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應用持續性護理可促進髖關節功能的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娜.心理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患者手術應激反應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11):147-148.
[2]范文平.老年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者髖部骨折并發癥分析[J].中國實用醫刊,2013,40(18):92-93.
[3]王光亮.不同手術方式對子宮肌瘤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4,20(5):26-27.
【中圖分類號】R 684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5.118
(收稿日期:2016-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