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芳
摘 要: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是整個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組織化程度相當高的系統。主要從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的含義、性質、研究范式以及發展趨勢等方面探究了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公共部門;約束機制;績效管理
中圖分類號:F249.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4.059
1 人力資源概述
人力資源是人口資源的一部分,無論是在物質層面,還是在精神和文化層面,人力資源都可以為社會創造很大的財富,因此,人力資源是從事體力勞動和智力勞動的人的總稱。
在知識經濟的條件下,人力資源對社會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越來越多的部門也逐漸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資源系統是一個社會化的系統,人力資源系統的開發質量直接關系著員工的工作動力和工作效率,進而影響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2 公共部門現代人力資源的管理與開發
公共部門人力管理在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助推下向企業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轉變。基于此,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逐漸取代了傳統人事管理,公共部門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應運而生。
2.1 概述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獲取是指以科學的測評手段和方法為工具,通過招募、甄選、錄用和評估等程序,從組織內、外獲取合適的人員填補職位空缺,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公共部門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是公共部門面對傳統、低效的組織和人事管理模式而進行的有益探索和制度性變革,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領域之一,可對公共部門的就業人員,特別是對政府公務員的招聘、錄用、培訓、調動、考核、評價和人力資源需求的預測、規劃和開發等一系列活動實施管理,是公共部門中所有勞動力的總和,對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雖然居于微觀、中觀和宏觀等不同層次的公共組織各自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具體職能的側重點不同,但目的都是培養和開發公共部門管理工作中需要的不同崗位的人才,建立公共部門與職員之間的和諧關系,以高標準的管理和優質的服務技能、態度來滿足社會服務的需要,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節奏,并滿足不同部門職員的個人需求和成長需要,從而實現個人價值,使工作環境成為適合職員發展的沃土。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具有公共服務性、受托代理性、績效模糊性和高“張力效應”的特點。在公共部門的人才隊伍中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時,可參考《孫子兵法》中的一段話:“故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而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
2.2 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的人力資源管理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人事管理”開始被“人力資源管理”所取代,管理的東西方交流開始進行。隨著私人部門在人力資源管理的組織績效提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及公民對高績效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的呼聲日甚一日,公共部門,特別是政府部門中基于官僚制的傳統管理模式的根基開始動搖;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著撒切爾夫人上臺,一場以提高政府績效、強化民主參與管理及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和質量的政府治理和“政府再造”運動在英國展開,并迅速擴展到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以及納維亞半島和歐洲大陸,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很多國家。
2.3 傳統與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比較
傳統人事管理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現代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強調對人的管理,明確認識到了人力資源管理與部門長遠發展的關系。傳統人事管理在人事的預測和長遠發展方面都很欠缺,而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范疇比較廣泛,內容和形式均更加豐富。與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相比,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在培訓和形式上比較靈活,溝通的方式可借助于互聯網,并使用即時通訊軟件實現人力資源管理。此外,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更加重視培養員工的認同感、責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加入了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監控機制和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約束機制,公共部門中依據法律法規和其他相關規范對公職人員所從事公職管理活動的行為進行監督、監察和糾正。這是一種內外結合的“他律”行為,約束是一種管制,是依據相關的社會規范對行為進行的管制,包括對公職人意的自我管制和外部的行為管制。
3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流失的解決對策
3.1 縱向整合工作結構
工作內容的多樣化、豐富化是指使職員可以對工作有更多的認同感,有更大的控制權。工作的整合是可以增加工作任務的數目和提升工作的變化性的,從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提高其工作效率,減少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的流失。
3.2 減少臃腫機構和人員
政府機構的臃腫和官員的冗雜既有內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且內部原因與外部原因是相關聯的。這是因為政府的一切政策、政令的下達都是要從政府內部向外部傳達的。由此可見,內部的管理是要先于社會管理的。如果內部管理不善,則政令不通,很難使政策政令大眾化。因此,政府應減少臃腫機構和精簡人員,從而減少人浮于事的現象,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此外,這樣還能減少政府財政開支,提高財政資金的利用效率,從而減少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的流失。
3.3 建立人才評價中心
人力資源管理中的“評價中心”不是一個空間概念,是指一系列篩選和評價員工的工具和技術的集合。目前,評價中心的作用主要有為解決人際沖突和組織內各個部門之間的摩擦,幫助人們進行行業選擇以及評價一個組織自身的晉升系統的效力,提升部門人員,尤其是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的創造性,培養和提高領導的管理技巧等。
3.4 建立理想的培訓體系
公共部門對人力資源的培訓和發展是必不可少。公共部門應定期組織職員參加正規培訓,包括技能培訓等,從而使職員在更廣闊的領域接觸到更多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