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艷紅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對于小學數學學科而言,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重要,因為小學數學是學生接觸數學的起點,為以后數學學科的學習起到啟蒙的作用,因此,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熱情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師的主要任務。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熱情;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076-01
新課程改革已在全國全面展開了,其間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是本次新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也是我們每位教師的教育目標,然而數學卻是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都很強的學科,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能否完成本次改革的決定性因素。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談幾點體會:
一、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
1、小學生的學習動機。經過我們的實際調查了解到,在整個小學階段,主導的學習動機為:為了考取理想的分數,不落后,或者是為了得到家長與老師的表揚而學習。為履行組織交給自己的任務,或為集體爭光而學習。這表明小學生一般還不善于把學習和社會需要聯系起來,其學習動機往往是直接與學習活動聯系在一起的。年級越低,學習動機越具體,學習動機更多地與學習活動本身直接聯系,與學習興趣發生聯系或受興趣的左右。
2、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初對學習的外部活動感興趣,逐漸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從不分化到逐漸產生對不同學科內容的初步分化;從具體事實和經驗的知識較有興趣到對抽象因果關系的知識感興趣。
3、小學生的思維發展點。小學生的思維由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存在著一個明顯的年齡階段;小學生逐漸具備了人類思維的完整結構,但是這一思維結構還不是太完善,需要在以后的時間不斷加強。
二、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與當前的課堂教學方法
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提示型的教學方法,如敘述講解法、演示法、練習法等,教師只是單純的將所要講述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機械的接受,對于問題解決的教學方法和自主型的教學方法應用較少,這種教學方法缺乏改革意識和創新精神,從而使得小學課堂缺乏活力,許多低年級的學生從一、二年級起便開始對于數學失去了興趣,他們不愿意學習數學,甚至不愿意上數學課,從而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新課改倡導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教師應根據學習任務和目標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對于同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有不同的行為方式,教學方法在一堂課程中往往是交替使用的。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通過引起學生注意、給予學生關切、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以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成功的滿足。趣味性教學方法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的,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充分使學生感受數學學科的趣味性,促使學生主動自覺參與,進而不斷提高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從而達到較理想的教學目標。
三、新課標中對小學數學學科的要求
新課程對小學數學學科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為:1、小學數學教學應當體現出基礎性、普及性與發展性。新課標中要求體現出小學數學教學的基礎性,基礎性就是“三基性”,即數學中包含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基本概念。2、小學數學教學應當體現出數學的價值。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數學的價值教育,即要重視數學應用功能的發揮,重視數學在發展學生綜合素質方面作用的發揮。3、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感受自己是課堂的主人,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倍增,提高課堂時效性。
四、趣味性教學方法
下面介紹幾種趣味性教學方法:
1、以“愛”去保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心理學家指出:膽怯和過分自我批評的心理狀態是妨礙創造的最危險的敵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創造個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學中,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以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從而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把他們看成知識的主動探索者,創設和諧的氛圍,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我認為給學生關愛,就是增強他們學習興趣、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學生的異見、寬容學生的誤見、鼓勵學生的創見。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善于持贊賞的態度正確地評價學生,以表揚、鼓勵為主,使學生感覺到如沐春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設競爭性情境,引發學習興趣。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起來”。我們既然處在一個大的競爭環境中,不妨也在我們的小課堂中設置一個競爭的情境,教師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教學中做到:低起點,突重點,散難點,重過程,慢半拍,多鼓勵。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促進所有學生比、學、趕、超。
3、通過實踐活動促進學習興趣。動手操作活動是一種主動學習活動,它具有具體形象,易于促進興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識等特點。它需要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并需要學生獨立、自覺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總之,就是使學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動中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既發展學生的思維,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有許多,但是我們必須結合實際的教學情境,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趣味教學,這樣才能提高教學實效,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梁芳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淺談[J].學周刊.2015(17).
[2] 諶洪海.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