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慶
【摘 要】以中職網頁制作課程為例,探索翻轉課堂在中職學校教學中的應用,并闡述基本流程和一般實施方法。
【關鍵詞】翻轉課堂 微視頻 網頁制作課程 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6B-0049-02
“翻轉課堂”是將傳統課堂的“教—學”教學模式前后翻轉過來變成“學—教”模式,通過微視頻重新安排課內外學習的時間和方式,把學習主動權從教師手中重新回歸到學生主體身上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是按照教師的教學要求,讓學生在課前事先自行觀看教師提供的授課相關微視頻以代替教師的課堂講授,然后在課堂上把時間用在完成練習以及教師與同學互動交流,協作解決某一個課題、任務或學習中的問題上,課程不再是傳統的“上課聽課、練習;課后復習、作業”的教學安排。實踐證明,這種做法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更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效果良好。
一、翻轉課堂的優勢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最初是為了解決學生由于自身的各種原因而導致其無法上課或學習跟不上的問題,教師通過課前錄制教學視頻,并把視頻上傳到網上,以此給課堂缺席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自主觀看、自主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由于教學效果良好,其隨后逐漸應用于各種課堂教學。
翻轉課堂具有以下方面優勢:其一,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相比較具有更大的靈活性、主動性和多樣性。通過互聯網,學生學習不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學生隨時隨地進行觀看、學習和交流。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生的參與度更高了。其二,翻轉課堂的視頻短小、精致,學習重點明確,針對性強,教學直觀、清晰,便于學習和掌握。其三,翻轉課堂有效增強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和個性化溝通。由于學生課前已通過觀看微視頻進行自主學習,因而在課堂上教師就有了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互動、交流討論,能夠更具體、更有效地因材施教,實施差別化教學。其四,翻轉課堂讓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教師上傳的微視頻,具有暫停、回放、重復使用等多種功能,學生可以按照自己學習具體情況進行自我控制、自我選擇,有利于學生的差別化學習。學習較慢的同學可以通過反復觀看視頻,進行針對性學習,可以按自己的掌握情況來重復、回看教學視頻;而學習較快、掌握得較好的同學則可以選擇更多的內容和任務,自主規劃學習內容、學習節奏和速度。
二、翻轉課堂在中職學校實施的可行性
中職學校學生盡管文化基礎大多較差,學習主動性欠佳,但他們同樣有著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他們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有較好的探索和創新精神,對新鮮事物易于接受。通過互聯網學習豐富的在線課程,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和嘗試。從以往課程的教學實踐來看,在中職學校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可行、有效。首先,中職學生大多都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對上網、下載視頻、利用網絡學習已沒有任何困難。其次,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他們樂于嘗試。最后,中職學生大多數已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教師課前錄制的微視頻,能夠對大部分教學內容進行自行學習。而對于課堂上的練習、交流與協作,作為一種新的授課方式,中職學生表現得更為活躍和喜愛。
三、翻轉課堂在中職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模型設計
針對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現狀,翻轉課堂在中職課堂的教學應用設計可分為課前視頻自學環節、課堂學習環節和課后評價反思三大部分。
(一)課前觀看視頻,自主學習。教師課前根據教學任務要求,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學案,根據學習內容需要把任務錄制成多個微視頻并分別上傳到相關資源庫中,供學生根據課程安排進行網上或網下學習使用。
學生根據教學任務和教師的要求,在課前規定的時間內通過網上或網下進行自主學習,觀看微視頻、課件等,并記錄學習過程中的疑問和難點。對有困難或難度較大的內容進行反復觀看學習或與教師、同學交流探討,無法解決的難題可帶到課堂由師生共同討論解決。
(二)課堂學習環節。“翻轉課堂”首先是學生在課前通過對視頻的觀看,完成對新知識的預學習,課堂學習環節主要是知識內化過程,是檢驗對新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過程。
作為教師應在課前根據學生觀看教學視頻而反饋出來的問題,總結課堂教學的側重點,根據課前問題重點講授、演示,或將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完成教學學習任務。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難點進行探討,講解或解答。
(三)課后評價反思。在“翻轉課堂”中,課后的評價反思尤為重要,應采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從而得出學生對該章節學習效果的總體評價。教師則反思整個教學中所取得的成績及存在問題,從而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不斷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四、中職網頁制作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
根據以上的教學應用分析,將中職網頁制作課程中的“Div+CSS布局頁面”項目進行“課堂翻轉”實踐。
(一)教學項目分析。本項目主要通過Div標簽和CSS控制頁面布局。任務首先對頁面進行總體布局安排設計,該頁面布局簡單,條理清晰。頁面分上、中、下三個部分,中部以左右兩列的形式進行布局。然后對頁面進行細化的布局。在CSS布局中所需要做的工作可以簡單地歸結為兩個步驟:首先使用Div將內容標記出來,然后為這個Div編寫所需的CSS樣式表并運用樣式。
學生通過前面任務的學習,已經掌握了基本的網頁制作知識和技能,掌握了一定的CSS樣式編寫和使用方法,但是對于如何通過Div標簽和CSS控制頁面布局是不太了解的。
(二)項目任務展開。具體分析如下:
1.教師通過對學生和任務的認真細致分析,根據項目要求設計教案、學案,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包括網頁布局、為網頁中元素添加ID、編寫CSS樣式的方法以及使用Div+CSS定位網頁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把項目操作具體方法和步驟羅列展示出來,并根據學習內容把項目制作過程錄制成多個微視頻,并上傳到網上,供學生課前網上或網下學習使用。
2.學生根據教學的安排,利用課前課余時間自行登錄教學資源庫,查看教學設計,弄清教學重點、難點,并下載相關演示視頻和資源進行自主學習。自學過程可通過交流平臺與老師或同學進行交流討論,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弄清楚是如何使用Div+CSS定位網頁和布局頁面的,熟悉使用CSS控制元素屬性,掌握整個網頁制作的具體操作方法。
3.課堂學習環節,教師重點檢查學生課前學習的效果,及時解決學生課前觀看教學視頻而反饋出來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學生學習情況靈活調整教學側重點,推進項目的實施 。就本項目需讓學生弄清楚Div的作用是什么,是如何為頁面中的元素添加ID,如何通過CSS控制元素屬性的,又是如何使用Div+CSS進行網頁布局的,這種布局方式有何優點,與之前的表格布局、框架布局相比有哪些優勢和特點,等等。教師可以通過分組協作,引導學生討論,解決問題。
最后,學生通過提供的相關素材,按照視頻操作過程與步驟的介紹和演練,自行完成本頁面的布局與制作操作任務。教師則隨時查看學生的制作操作過程,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及時解決。對學生操作過程中表現突出的要及時表揚和肯定。對學生最終的優秀作品予以展示、評點,交流學習心得和經驗,從而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和提高。
(三)教學評價與反思。具體如下:
1.教學評價。為了了解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認可和接受程度情況,設計了教學評價表,通過多個維度考察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的選擇和認可。從被調查的3個班89名學生的數據來看,學生對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的認可人數為73名,占比為82%,占絕對優勢,說明學生對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普遍認可的。
2.教學反思。包括以下幾點:
(1)教學方式新穎,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翻轉課堂融入課堂教學,其最大的特點是開啟全新的教學方式,目標明確,突出重點、難點,教師錄制的微視頻可供學生反復觀看和學習利用,課程對知識點的前后銜接更靈活多樣,教學方式切合“互聯網+”時代發展要求,學生更樂于接受和配合。
(2)學生的配合至關重要。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新穎、靈活,而學生的積極配合至關重要,如果學生課前不事先觀看教學視頻進行自主學習,那么課程將無法順利推進,所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翻轉課堂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為了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協作方式分工合作來完成項目的學習和操作,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激發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通過課上課外各種形式的比賽競賽能培養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從而促進學生的參與意識。當然,教學方式方法及微視頻的制作是否新穎,也是影響學習動力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更直接的方法是及時表揚學習認真、有進步的同學,并不斷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勇于創新。只有這樣,翻轉課堂的教學才能有效地推進和實施。
(3)對其他課程的參考價值。網頁設計課程知識點明確,教學任務清晰,項目實例操作具體,適合翻轉課堂。同時,大多數的計算機課程屬于任務驅動,項目教學課程,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效果更好,而其他某些理論課程、基礎課程,需要更多的思想交流和情感的碰撞,或者肢體語言的展示,則以傳統課堂教學方式或者優于翻轉課堂。當然,翻轉課堂同樣可以給這些課程的學生提供更為靈活、富有創新的教學形式,翻轉課堂更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基于中職網頁制作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證明,教學效果良好,教學方式靈活、新穎,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推行實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協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均得到了較大幅度提高和促進,對推動中職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有著積極作用和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
[2]秦煒煒.翻轉學習:課堂教學改革的新范式[J].電化教育研究,2013(8)
[3]朱偉麗.基于翻轉課堂的文檢課教學設計[J].圖書館雜志,2013(4)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