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媛,袁永明,代云云,龔赟翀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國家羅非魚產業技術研發中心,農業部淡水漁業和種質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江蘇無錫 214081)
?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我國羅非魚養殖風險研究
袁媛,袁永明,代云云,龔赟翀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國家羅非魚產業技術研發中心,農業部淡水漁業和種質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江蘇無錫214081)
摘要:羅非魚養殖過程中面臨很多風險,為了量化羅非魚養殖風險的影響因素,評估養殖風險等級,以主產區羅非魚養殖為例,分別從自然、市場、操作和政策四個方面,運用層次分析法和德爾菲專家調查法,建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對各風險因素的影響程度打分,對兩兩因素相對重要性給出定量表示,整理并分析獲得的數據資料。結果表明:我國羅非魚養殖風險等級為B級,養殖風險很高,其中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是影響羅非魚產業風險的重要因素,其次是政策風險,操作風險的影響程度最小。自然風險中以極端天氣的影響程度最大,市場風險中受出口訂單量的影響程度最大,操作風險中病害防控能力影響程度較大,政策風險中地方發展規劃會極大地影響羅非魚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羅非魚;養殖風險;層次分析法;德爾菲專家調查法;風險評估
羅非魚是世界上養殖或捕撈生產國家最多、分布最廣的一個品種[1]。近年來我國羅非魚養殖面臨生產成本不斷增加,藥物殘留問題導致羅非魚出口貿易受阻,羅非魚市場行情波動較大等問題。無論是小養殖戶還是加工出口企業,面臨的養殖風險越來越大,對產業的健康發展極為不利,因此對羅非魚養殖的風險因素進行研究,評估風險等級從而有效規避養殖風險很有必要。羅非魚養殖面臨著自然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和政策風險,自然風險指與羅非魚養殖生產密切相關的高溫、冷凍、臺風等自然環境變化所導致的羅非魚產量減少,市場風險指羅非魚國內外市場貿易供求變化導致的價格下跌及收益減少,操作風險指養殖戶的養殖管理水平不同造成的產量差異,政策風險是在一定情況下,主產區政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實行不利于當地羅非魚養殖發展的政策。本研究從自然、市場、操作和政策4個方面,對我國主產區羅非魚養殖面臨的風險進行調研,運用層次分析法和德爾菲專家調查法,量化羅非魚養殖風險的影響因素,分析不同風險影響因素的權重,建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評估風險等級,判斷我國羅非魚養殖生產風險狀況,從而有針對性地規避養殖生產風險,保障羅非魚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1材料與方法
1.1文獻回顧
目前國內學者主要針對蛋雞、肉牛、生豬等禽畜產品、海淡水產品等養殖風險做了大量研究。關于水產品養殖風險方面,戴亞娟等[2]運用層次分析法對大菱鲆工廠化養殖風險進行了評估,建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基于專家調查法,對各風險因素的影響程度打分,分析和反饋專家意見等。劉磊等[3]對散戶養殖進行了的風險分析,他認為養殖經營過程中面臨著資金來源風險、產品定價風險、銷售渠道風險、意外風險等一系列風險。關于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風險評估研究方面,張麗等[4]對農產品供應鏈風險指標體系進行了評價,在農產品供應鏈模型基礎上,構建風險指標體系,并提出風險管理應對策略等。王晶等[5]研究了鮮活農產品物流中存在的風險,對各種風險包括技術風險、信息風險、流通風險、質量安全風險、管理風險等進行了評估,并基于風險評估結果提出了相應的風險防范對策等。于謹凱等[6]選取海洋漁業產業競爭力、控制力和對外依存度3個一級指標及18個二級指標構建了我國海洋漁業產業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并對我國海洋漁業產業安全度進行了測算等。這些研究成果為本文研究羅非魚養殖風險評估提供了理論視角和方法借鑒。
1.2研究方法
羅非魚養殖風險的研究在運用層次分析法的同時結合問卷調查,采用德爾菲專家調查法,在確定評價指標后,設計調查問卷,向羅非魚養殖戶和水產養殖研究領域的專家做調查,對各風險因素的影響程度打分,對兩兩因素相對重要性給出定量表示,分析和反饋專家意見后進行整理和分析。根據對風險來源的分析,結合專家意見,問卷設計從自然、市場、操作和政策4個方面,對羅非魚養殖面臨的風險狀況進行調研。本文所用數據是國家羅非魚產業體系產業經濟崗位團隊成員在羅非魚主產區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福建省、云南省和京津冀地區8個省(市、自治區)調查所得,共訪問羅非魚苗種繁育、生產養殖、加工企業、科研院所等各行業的專家學者。調查方式為一對一式訪談調查,最后獲得有效樣本40份。根據專家打分的結果構建羅非魚養殖風險評價指標模型,計算出不同風險影響因素的最終排序,并評估羅非魚養殖風險等級。
1.3羅非魚養殖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層次分析法(AHP)是美國運籌學家Saaty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是一種多層次權重分析的決策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把復雜問題中的各因素劃分成相互關聯的有序層次,使之條理化,根據一定客觀的判斷,對每一層次中兩兩元素相對重要性給出定量表示,計算出每一層次全部元素的權重并加以排序,最終根據得出的排序結果進行決策和選擇解決問題的措施[7]。
1.3.1建立遞階層次結構
(1)羅非魚養殖風險影響因素的篩選:根據實地調查結果結合專家意見得出羅非魚養殖風險影響因素:自然風險,包括極端天氣、臺風、洪澇災害、水源質量;市場風險,包括消費者偏好、銷售價格、飼料價格、出口訂單量;操作風險,包括水質管理、投餌管理、病害防控、償債能力;政策風險,包括資源稅費、地方發展規劃。
(2)結構模型。應用AHP解決實際問題,首先明確要分析決策的問題,并把它條理化、層次化,理出遞階層次結構。模型構建如圖1所示,目標層(A層)即羅非魚養殖風險,準則層(B層)將羅非魚養殖風險分解為自然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和政策風險四個方面,共涉及14個具體影響因素指標(C層)。
1.3.2羅非魚養殖風險評價系統判斷矩陣的構造
根據圖1構建的層級結構模型,從準則層(B層)開始,對于從屬于上一層每個指標的同一層的各個指標,用1~9標度法構成判斷矩陣。在確定影響因素權重上,利用德爾菲法征詢相關專家的意見進行兩兩比較,通過運用Yaahp10.2軟件判斷,計算出層次中諸因素的重要性,得出指標權重。判斷矩陣標度見表1。

圖1 羅非魚養殖風險的層次結構模型

表1 判斷矩陣標度
1.3.3層次單排序(計算權向量)與檢驗
對于專家填寫后的判斷矩陣,進行層次排序。在層層排序中,要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只有通過檢驗,才能說明判斷矩陣在邏輯上是合理的,才能繼續對結果進行分析。一致性檢驗的步驟如下:
(1)計算一致性指標CI[8](consistency index):
(2)查表確定相應的平均一致性指標RI(random index)(表2):
(3)計算一致性比例CR(consistency ratio)并進行判斷:

表2 平均一致性指標RI表
當CR<0.1時,認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CR>0.1時,認為判斷矩陣不符合一致性要求,需要對該判斷矩陣進行重新修正,直到使其滿足CR<0.1的一致性結果為止。
1.3.4層次總排序與檢驗

層次總排序后,在利用公式CR=CI/RI進行整個層次的一致性檢驗。當CR<0.1時,認為判斷矩陣的整體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2結果與分析
2.1問卷分析
引入1~9的標度,通過專家分別對各因素打分,計算得到各因素打分情況。(見表3)

表3 羅非魚養殖風險各指標打分統計
2.2羅非魚養殖風險的準則層B層因素權重分析
由表4可知,市場風險是影響羅非魚產業風險的主要因素,權重達到0.4077;其次是自然風險,權重達到0.391 3;政策風險也有一定的影響,權重達到0.1354;操作風險影響最小,權重僅為0.065 6。由此可見,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具有的不可控性成為羅非魚產業主要的風險來源。

表4 羅非魚養殖風險準則層(B層)的權重分析
注:λmax:4.2633,CI=0.0878,CR=0.0986<0.10
2.3羅非魚養殖風險的因素層C層因素權重分析
由表5可知,自然風險中極端天氣的影響最大,權重達到0.501 8,比如持續高溫天氣會引發羅非魚鏈球菌病的高發,冷凍造成羅非魚無法正常越冬等,調研發現,專家對極端天氣的影響程度一般打7分較嚴重,極端天氣會極大地影響羅非魚的產量;其次是臺風影響,權重是0.290 2;臺風引發的洪澇災害對羅非魚養殖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權重為0.107 1。水源質量的權重為0.100 9,池塘山塘水庫等養殖環境不同,水源質量有所差異直接影響魚苗的健康狀態,因此對羅非魚的產量也有一定的影響。

表5 羅非魚養殖自然風險相關影響因素的權重分析
注:λmax:4.015 5,CI=0.005 2,CR=0.005 8<0.10
由表6可知,市場風險中出口訂單量的影響最大,權重達到0.520 1,我國羅非魚產業是出口外向型產業,出口訂單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加工廠的收魚量,進而影響養殖戶的下一年羅非魚放養量,出口訂單量是市場風險中最主要的風險源頭,今年魚價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受加工廠出口訂單量銳減的影響,調研發現,大多數專家對出口訂單量這一指標的影響程度打7分;近幾年受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羅非魚的市場銷售價格波動較大,對市場風險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權重達到了0.245 2;飼料價格同樣影響著市場風險,權重達到了0.173 4,近幾年飼料價格上漲了20%~30%,導致羅非魚養殖成本逐年上漲,價格行情波動較大,由于信息不對稱,養殖戶難以應對,嚴重打擊了養殖戶的積極性,部分養殖戶放棄養殖羅非魚;消費者偏好對市場風險的影響較小,權重僅為0.061 3,主要原因可能是國內消費者對羅非魚不是很了解,還不是普遍喜歡食用羅非魚。

表6 羅非魚養殖市場風險相關影響因素的權重分析
注:λmax:4.121 3,CI=0.040 4,CR=0.045 4<0.10
由表7可知,由于高溫季節容易高發鏈球菌病,目前又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進行防治,因此病害防控能力對羅非魚操作風險影響較大,權重達到了0.560 3;水質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羅非魚產量,權重達到了0.182 6,有些養殖戶養殖經驗豐富,調水水平高,可以有效預防羅非魚鏈球菌病的高發;投餌管理也直接影響羅非魚的操作風險,權重達到0.093 6,養殖經驗豐富的養殖戶在高溫季節適當減少飼料的投喂,可以控制疾病將羅非魚死亡率控制到最低;養殖戶的償債能力對操作風險影響較小,權重僅為0.063 5。

表7 羅非魚養殖操作風險相關影響因素的權重分析
注:λmax:4.1827,CI=0.0609,CR=0.0684<0.10
由表8可知,地方發展規劃對政策風險影響非常嚴重,權重達到了0.857 1,近幾年羅非魚主產業區地方經濟發展迅猛,養殖土地被征用、水資源利用受限,許多山塘、水庫的羅非魚養殖業被迫放棄,以保證地方政府發展的需要或更符合國家環保要求,羅非魚養殖業持續發展受到很大影響;資源稅費僅占0.142 9的權重,影響較小。

表8 羅非魚養殖政策風險相關影響因素的權重分析
注:λmax:2.000 0,CI=0.000 0,CR=0.000 0<0.10
2.4羅非魚產業風險影響因素的權重及排序
由表9可見,出口訂單量、極端天氣和地方發展規劃是影響羅非魚養殖風險的重要方面。主要漁業和農業一樣,同屬于弱質型產業,受天氣等自然狀況的影響較大,又由于我國羅非魚產業對出口依賴較高,受國際經濟環境影響和其他替代產品的沖擊,出口訂單量可以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目前成魚生產與地方發展規劃沖突依然存在,養殖用土地、水資源將會進一步受到限制,很多養殖戶被迫放棄養殖羅非魚,對羅非魚產業的持續發展十分不利。臺風災害、銷售價格、飼料價格和病害防控等也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2.5羅非魚產業風險綜合評價


表9 羅非魚養殖風險影響因素對目標層的排序權重
從表10可知,評級最高,面臨的風險等級越大。分值5.632 4處于B級。一般如果風險評級達到BB級就應該引起重視,即羅非魚養殖風險非常大,需要分析風險源頭,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

表10 風險綜合評估參考表
3討論
從以上分析結果可以看出,羅非魚養殖風險總評分為5.632 4分,為B等級,風險非常大,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是影響羅非魚產業風險的重要因素,其次是政策風險,操作風險的影響程度最小。自然風險中以極端天氣的影響程度最大,市場風險中受出口訂單量的影響程度最大,操作風險中病害防控能力的高低影響最大,政策風險中受地方發展規劃的影響程度最大。針對本文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對策建議:(1)推廣健康養殖,促進養殖生產標準化、集約化與規模化。推廣“魚菜共生”、“魚蝦混養”、“魚蟹混養”等健康養殖新模式,引導羅非魚養殖合理的生產布局與規劃,控制養殖規模、規避養殖病害風險,提高產品質量與品質。(2)重視病害防控,加大羅非魚鏈球菌病綜合防控技術的研究。羅非魚鏈球菌病是羅非魚養殖生產成敗一個關鍵因素,應加大對鏈球菌病防控技術的研發投入和聯合攻關,從養殖模式、水質調控、疫苗預防等各項技術進行系統集成和組裝配套,提供羅非魚鏈球菌病防控的關鍵技術和產品。(3)全面開發羅非魚國內消費市場。近幾年我國羅非魚出口增長量有所趨緩,為了減少羅非魚產品對外依存度,必須開拓國內市場,依靠羅非魚新的飲食文化改變消費者習慣。(4)擴大國際營銷,提高羅非魚產品國際競爭力。最佳水產養殖規范(BAP)認證和可持續海鮮水產品(ASC)認證開始形成趨勢,為提高我國羅非魚產品國際競爭力,應加大推動ASC和BAP等國際認證的支持力度,擴大國際營銷。(5)建立互助保險,提高羅非魚養殖抗風險能力。針對臺風、高溫、寒潮等自然災害以及養殖病害,遵循“政府引導、漁民互助、財政補助、協會運作”原則,采用“政府定額補助、漁民互保互助、保險資金單品種封閉運作”模式來保護生產,共同抵御養殖生產風險。
參考文獻:
[1]陳藍蓀.世界羅非魚捕撈和養殖的動態特征研究[J].上海水產大學學報,2006,15(4):477-482.
[2]戴亞娟,楊正勇.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大菱鲆工廠化養殖風險評估[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2,(1):67-70.
[3]劉磊,王吉恒.散戶養殖的風險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2011,47(14):21-24,29.
[4]張麗,劉建東,滕飛.基于AHP的農產品供應鏈風險指標體系評價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4,35(18):186-188.
[5]王晶,倪琦,戴君,等.基于AHP法的鮮活農產品物流風險評估與應對策略[J].湖北農業科學,2013,52(5):1202-1205.
[6]于謹凱,劉晶.基于層次分析法的中國海洋漁業產業安全評價分析[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 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11,(4):5-10,31.
[7]甘應愛,田豐,李維錚,等.運籌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8]Bertolini M,Braglia M,Carmignani G.Application of the AHP methodology in making a proposal for a public work contract[J].Int J Proj Manag,2006,24(5):422-430.
[9]陳品,陸建飛.基于AHP法農戶稻作方式選擇意愿與影響因素研究——以江蘇省為例[J].揚州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14,35(1):61-66,75.
(責任編輯:鄧薇)
收稿日期:2015-10-29;
修訂日期:2016-03-21
第一作者簡介:袁媛(1986-),女,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為漁業經濟、產業經濟。E-mail:yuany@ffrc.cn 通訊作者:袁永明。E-mail:yuan@ffrc.cn
中圖分類號:F32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907-(2016)04-0107-06
Risk study on Tilapia farming in China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YUAN Yuan, YUAN Yong-ming, DAI Yun-yun, GONG Yun-chong
(TilapiaindustrialResearchCenterofChinaAgricultureResearchSystem;KeyLaboratoryofFreshwaterFisheriesandGermplasmResourcesUtilization,MinistryofAgriculture;FreshwaterFisheriesResearchCenter,ChineseAcademyofFisherySciences,Wuxi214081,Jiangsu,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quantify the risk factors and assess the risk levels in tilapia farming,this paper was based on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 of tilapia farming in China and studied the risk factors from the aspects of nature,market,operation and policy,with which,the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Impact degrees of the risk factors were graded,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very two factors was quantified,and finally the impact degree of various risk factors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Delphy expert investigation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k level of tilapia farming falls into B level which is very high,and market and natural risks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risk level of tilapia farming,followed by policy risk,and then operational risk.While in terms of the impact degree of risk factors,extreme weather in all the natural risk comes first,as well as export order amount in market risks,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bility in operational risks,and local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policy risks which will have the greatest impact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ilapia industry.
Key words:Tilapia;farming risk;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Delphy expert investigation method;risk assessment
資助項目: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羅非魚養殖行為與養殖風險的研究”(2015JBFM21);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國家羅非魚產業技術體系”(CARS-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