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芝琳
摘 要:在小學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打好口算基礎,加強對學生的口算訓練。關于如何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谒闶枪P算的基礎,良好的口算能力對學生筆算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口算能力;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6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3-04
一、認識數的概念,激發口算興趣
學生口算能力的提升需要其有口算的興趣,在興趣的驅動下調動自己的眼、耳、口、腦,更加主動地進行探索。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地選擇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關注學生喜歡的內容。如現階段的小學生大都喜歡《熊出沒》這部動畫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動畫片中的內容編故事,讓學生參與故事并進行口算。如“熊大今天去地里拔玉米,第一次掰了3個,第二次掰了4個,那么熊大這次一共掰了多少個玉米?”其次,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數的概念,學生在正確認識數的基礎上才能夠積極地進行口算練習。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是正確認識數的有效途徑,讓學生在實踐中親自進行操作,領會數的計算方法。如在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不要將計算的方法直接告訴學生,而是通過適當的引導讓學生進行操作,以小木棒作為教學用具,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學會“湊十法”,進而掌握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一知識,激發學生口算的興趣。
二、運用多種手段,掌握口算方法
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讓學生掌握科學快速的口算方法。首先,要讓學生理解并熟練地運用算理,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理解并探究算理。如在教學“9加幾”時,可以設置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梢栽O置如下情境:“光頭強要請客,他準備了兩箱牛奶,第一箱里面有9盒牛奶,第二箱里面有7盒牛奶,光頭強一共準備了幾盒牛奶?大家可以幫助光頭強算一算嗎?”通過這樣的情境設置法,讓學生走進情境中,進行思考。學生在教師引導和自己實際的動手操作中,很快就理解了湊十法的原理,然后教師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形成初步印象,進而能夠理解進位加法。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舉一反三的練習,讓學生在計算6加幾、8加幾等加法時,能過快速口算出來。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不僅能夠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而且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學習,掌握口算的方法。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教師在進行分組教學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的分組,并針對不同的分組制訂不同的目標,讓學生掌握口算方法,同時能夠幫助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
三、堅持口算練習,培養口算習慣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口算練習時要注意口算的質量,不能只是注重口算的數量。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練習的數量,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因此,口算練習要具有針對性,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易錯和易混淆的題目進行多樣練習,讓學生在對比分析中提升口算能力。針對性的練習是指針對教學的重、難點或者學生容易犯的錯誤進行訓練,讓學生逐漸掌握這些口算規律。同時,在練習中培養學生口算的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運算的耐心、細心、果斷等良好的品質,遇到簡單易算的口算題,要細心,不可粗心大意導致運算失誤;如果遇到難算的較為復雜的口算題,要認真思考,化難為易,算出準確的答案。口算習慣的培養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安排口算訓練的時間,可以將口算訓練安排在上課之前,通過口算復習舊的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也可以在課堂中進行,安排一些小游戲,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有效地進行口算練習。
總之,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口算練習,讓學生堅持進行口算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口算習慣是提高學生口算能力的必然要求??谒隳芰Φ奶嵘?,會極大地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李蘇寧.提高小學一年級學生口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3,(14):38-39.
[2]陳久棟.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的途徑[J].西藏教育,2013,(9):19-20.
[3]何 艷.讓課堂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淺談提高小學二年級數學口算能力[J].成功(教育),2013,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