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玲
一直以來,低年級和中年級的作文銜接就是學生和教師共同頭疼的問題,因為學生在低年段的寫話水平與中年段的習作要求已經遠遠不能匹配,學生們茫然不知所措,教師們頭疼不知從何教起,那么怎樣才能有的放矢的進行低年段的作文訓練呢?根據多年的教學研究與實踐,我確定了以生活日記為主,在日記中采取填充式、提綱式、點改式這三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填充式(可在一年級上半學期進行)
所謂的填充式就是教師提出觀察要求,讓學生把觀察的內容進行口語表達,再把所說的內容以填空的形式補充完整。這種訓練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日記的格式,學會有序的、細致的觀察,初步感受習作的完整性,學會使用簡單的標點符號。觀察的主題從學生的學習生活或日常景物中產生,每個主題的說寫訓練時間均可在兩周左右。具體訓練方法舉例如下:
主題一、觀察清掃中的人物
1.訓練時間:九月份 兩周時間練習說 一周時間練寫
2.觀察要求:觀察早晨進行校園清掃的學生,先確定觀察的人物,再觀察人物的臉型、頭發、衣服式樣及顏色、褲子式樣及顏色、鞋的式樣及顏色,最后觀察這名同學清掃的是如何認真或不認真。
3.填充寫話內容:
清掃
清晨,我在操場上看到掃的( )的是一個( )孩子。
他(她)的臉( ),像我們班的( )。她的頭發( ),還戴著( )。
他(她)穿著( )的衣服,( )的褲子,( )的鞋。
他(她)不賣呆,掃了很多垃圾,有( )、有( )、還有( )。
他(她)掃得可真認真啊!
4.寫話說明:
在寫話中,選擇男孩子的第二自然段就只寫第一句話。
二、提綱式(可在一年級下半學期和二年級上半學期進行)
所謂提綱式就是學生把觀察的內容按教師所出示的提示進行練筆。這種方法是使學生逐步學會寫出簡單的條理清晰、段落分明、內容完整的日記,學會給日記起個恰當的題目。具體訓練方法舉例如下:
觀察內容:操場上的春天
觀察時間:2010年5月7日
觀察提示:1.閉著眼睛站在操場上的感受。
2.操場上有什么變化?
3.草坪里有什么變化?
4.操場周圍的樹有什么變化?
5.對景物進行贊美。
寫作說明:寫日記時可以把觀察提示中的順序自主調換,題目自擬。
學生習作:
操場上的春天
2010年5月7日
今天,我看到草坪里的草都綠了,一顆顆小水珠就像小草的眼睛在對我眨啊眨。
我還看見操場上出現了一個個小水洼,太陽都掉里面了。
閉上眼睛,陽光很刺眼,身上真暖。
操場周圍柳樹上剛剛生出的葉寶寶,嫩嫩的真可愛。
操場上的春天真美啊!
三、點改式(可在二年級下半學期進行)
所謂的點改式就是教師對學生生活日記中存在的具體毛病,利用批改符號和提出問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點撥,啟發學生認識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然后由學生動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自做自改。這種方法能夠引導學生學會如何進行詳細描寫,從而使習作重點突出、主題鮮明。具體訓練方法具體如下:
生習作:
秋葉
2010年 10月11日
層林盡染的季節到了,那是什么季節呢?那就是秋天!
秋天的葉子有紅色,有黃色的,有綠色的,還有紅黃、綠黃摻到一起的,真是五彩繽紛。
一陣風吹來,很多葉子從樹上飄下來,在空中翩翩起舞,落到地上,鋪了厚厚的一層,踩上去軟綿綿的。
秋葉可真美啊!
師的點:秋天的葉子很美,每種都有不同,應舉出具體的例子來寫。
生的改:火炬樹的葉子像紅辣椒。
葡萄葉像黃色的芭蕉扇。
柳樹的葉子細長細長的,有黃有綠,上面有一個個小圓點,好像是七星瓢蟲送給它的禮物。
上述三種寫作訓練方法,在提高低年級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對教師的習作指導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日記主題的提出,日記單項訓練目標的制定,都要求教師有雙“慧”眼,有顆“巧”心,與此同時,還要求教師有常抓不懈的毅力,有不斷總結反思的精神,相信,辛勤而又智慧的園丁們一定會使低年級學生的作文能力成為萬丈高樓牢固的奠基石,會使低中年級的作文銜接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