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明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以需求性、專業性、知識性、主動性、智能化等為特征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在數字圖書館信息傳播中體現出更加重要的作用,也讓圖書館創新信息服務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與影響。所以,數字圖書館要創新和改革,向客戶提供個性化、一站式、專業化信息服務,并構建起完善的信息服務體系,增強信息服務品牌,進而適應讀者多樣化要求。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
新媒體是使用移動技術、網絡技術、數字技術,借助衛星、無線通信網、互聯網以及數字電視、智能手機、電腦等終端,向消費者提供娛樂服務與信息服務的媒體形態與傳播形態。新媒體也叫作數字化媒體,近幾年獲得快速發展,怎樣在新媒體背景下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務,成為數字圖書館要研究的新課題。目前,數字圖書館在進行信息服務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研究解決策略,支持數字圖書館更好的發展。
一、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特點
數字圖書館開展信息服務的特點包括:1.需求性特點。信息服務體系能夠按照用戶要求,在信息快報、信息環境、界面設計等方面體現出個性化。尤其是客戶能夠定制個人館藏,增強檢索速度,充分滿足客戶要求。2.專業性特點。數字圖書館可以將專業領域知識、信息提供給客戶,及時提供給客戶其要研究專業的研究前沿、研究地位及研究現狀,并分析與課題有關聯的學科動態等信息。3.具有知識性特點。數字圖書館信息化服務能夠憑借對不同知識知識的分析、把握、重組,建立起新的知識體系與單元,為用戶提供較完善的增值信息與知識,從傳統圖書館的文獻服務逐步轉變成數字圖書館的知識服務。4.具有主動性特點。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轉變傳統圖書館用戶接受自己提供服務的模式,發展成為圖書館提供客戶需要的服務,根據用戶研究或學習愛好、興趣、習慣、需求,為其提供相應的信息服務,并將相關信息主動推薦給客戶。5.具有智能化特點。數字圖書館客戶水平差距較大,所需要的信息也不一而同,對于大量信息缺少分析處理能力。數字圖書館運用智能化技術處理知識與信息,降低人工參與的比重。客戶在數字圖書館建立個人賬戶,填寫需要的信息方向,計算機系統就會對信息進行挑選、加工,以符合客戶要求,另外可以提供默認設置,讓操作更加方便,減少客戶搜索時間。
二、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要應對的挑戰
在新媒體背景下,數字圖書館對信息服務的研究更加細致,在信息技術持續發展時,數字化信息數量逐步增加,既包括為客戶提供的下載數字資源業務,也包括客戶對數字服務的反饋與評價。數字圖書館在運行中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
1.信息挖掘與儲存能力較弱。因為信息時代數據量已從MB級逐步提高到TB、PB級,超過數字圖書館數據儲存能力。所以,為獲得更多有價值數據,要增加數據儲存能力。數字圖書館儲存信息的內容,既包括結構化館藏信息,也包括非結構化、半結構化的個人信息,怎樣有效存儲、分析、整理這些數據,是數字圖書館面臨的重要問題。
2.信息服務沒有更好的利用數字資源。傳統圖書館難以處理海量信息,并且圖書館客戶的要求在不斷變化,管理員儲存數據與分析知識的能力較差,缺乏甄別有價值信息的能力,也難以創造性的重組信息。另外,管理員要按照新媒體特點和圖書館發展要求,從大量學術資料與信息中挖掘客戶想得到的信息,增加管理工作量,提高工作難度。
3.圖書館中心地位出現變化。現在是信息化時代,圖書館并非是人們得到信息與知識的唯一渠道,客戶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登陸網絡,并獲得想要的信息,客戶多層次、多領域的信息需求,讓數字圖書館面臨挑戰。圖書館在信息、知識領域的中心地位逐步弱化。
三、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改革創新策略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數字圖書館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增強數據的處理和儲存能力,積極為客戶提供各種信息服務,改革與創新服務策略,提高客戶對數字圖書館的滿意程度。
1.數字圖書館向客戶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務。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數字化信息具有資源龐大、數據結構及類型多等特點,信息的整理和搜索要確保其能發展出應有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數字圖書要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圖書館信息資源包括館藏資源與虛擬館藏資源,館藏資源是圖書館建立、發展中擁有的數字信息,如館藏書目數據庫、電子出版物、特色數據庫等;虛擬館藏資源有網絡信息、網絡數據、在線出版物等,因為數據庫資源的來源各不相同,集成在一起的難度較大。借助Map Reduce、Map Reduce、云計算等技術,對館藏文獻、電子文獻進行分類、整合,編入查詢體系,客戶可以通過關鍵詞、ISSN號、書名等查詢導航體系找到資料,并借助新媒體的傳播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2.數字圖書館主動向客戶提供信息服務。數字圖書館要分析客戶行為、客戶需求、客戶心理,主動為客戶提供相應的信息資源。管理員要研究不同用戶對信息資源要求的差異性以及新媒體使用的特性,例如,對于科研人員、高校教師,管理員要充分認識他們的研究需要,為他們提供深入、準確、及時的科研服務;對于大學生,可以分析他們的瀏覽歷史、查詢習慣和查詢方式等數據,為其配置所需的信息與知識。通過問卷調查、直接交流、網站等方法構建起包括客戶姓名、學習、電話、愛好等內容的行為檔案,建立客戶需求數據庫,以減少客戶搜索信息的時間。
3.數字圖書館向客戶提供專業化信息服務。數字圖書館為適應人們對學科知識的需求,向客戶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首先,數字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要收集、整理各類學科的發展情況,了解客戶需要的信息,并將圖書館資源介紹給他們,讓館內數字資源可以滿足科研人員及高校師生的要求。其次,使用信息技術為客戶構建起相關的知識庫,既包涵搜索客戶需要的顯性資源,同時也包括人工整理、分析、加工出來的個性化信息資源。結合不同客戶構建起不同的知識庫,為客戶提供學科化、個性化、智慧型信息服務。
四、結語
數字圖書館儲存的信息資源是由館藏資源、電子出版物、用戶個人行為等方面提供或產生的信息。在目前新媒體背景下,借助用戶行為有效挖掘而得到的檢索目錄、流通日志等數據;通過新媒體搜索、研究、整合數據,直接的體現出用戶信息需求,在此基礎上為客戶提供針對性較強的信息服務,形成特色鮮明的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這既是增強客戶滿意度的科學方式,也是數字圖書館提供信息服務的重點環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增加投入。
參考文獻:
[1]張琦.新媒體時代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改革分析[J].辦公室業務,2016,07:186.
[2]陳園.三網融合背景下數字圖書館的個性化信息服務[J].圖書館學刊,2011,11:45-47.
[3]魏建國.三網融合與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系統構建[J].圖書館學刊,2011,12:65-69.
[4]金澤龍.新媒體技術視域下的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探討[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08:33-36+40.
[5]成愛萍.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5,02: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