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霞
[摘要]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在全黨深入召開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高校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于高校的改革發展和高校干部隊伍建設的完善,都具有鮮明的緊迫感和重要性,高校領導干部隊伍建設應該順應群眾意志、遵循教育規律迎合高校辦學戰略發展的相關決策。通過分析邢臺高校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和不足,針對如何完善高校干部隊伍建設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群眾路線;隊伍建設;為民;清廉
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熱潮涌向社會的各個角落,高校干部隊伍建設也迫在眉睫。高校建設需要與時俱進的提升整體干部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教育素養,努力使干部培訓和教育落到實處,才能更好的把握辦學新模式,培養更加適合社會發展、順應社會進步的高科技人才。堅持群眾路線,走和群眾意志相融合的模式,才能真正做好創新高校教學管理方法,創新辦學特色,進而才有能辦好社會主義大學,才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13年6月18日,第一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歷時一年左右,主題僅僅圍繞如何保持和發揚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民、務實、清廉”八個字貫穿始終,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首批教育實踐活動的切入點是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重點對象是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
2014年1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入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實踐活動更加貼近基層,幾乎涉及到了每個共產黨員。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改進工作作風,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2014年10月8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在北京召開,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最后階段。黨中央要求全體黨員干部回顧教育實踐活動從啟動到結束的點點滴滴,把教育學習落到實處,把群眾路線堅持到底。
高等教育應該保持并弘揚堅持群眾路線的優良作風,要充分認識到高校領導干部隊伍是源于師生,為師生服務,受師生監督的實際,要認識到提高辦學質量,走出特色辦學之路是和廣大師生的共同利益密不可分的。教育是一國之本,人才是國家前進發展的導向燈。高等教育在國民教育中處于核心位置,是培養人才的中流砥柱,這就要求高校領導干部隊伍建設更要堅持走群眾路線,堅持為人民服務,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高校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主要內容是由高校黨群關系的多元化和精英文化的普遍性所決定的。首先高校的群眾路線在實踐中有了自己的概念和內涵。教育事業沒有旁觀者,“群眾”概念廣義上指的是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著推動作用的人們。狹義的高校的群眾則是指具體的教師和學生,即教育活動的直接參與者,不僅階級屬性極度削弱,而且范圍和職業也更加固定。其次,高校精英文化決定了高校群眾路線的學習氛圍和研究深度。專家學者的群聚是高校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有力保障和綜合體現,專家學者參與學校管理也是提高高校領導能力與科學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在高校群眾路線活動中就需要嚴格考證群眾意愿的實時性、廣泛性和真實性,營造真正的群眾路線教育的濃郁氛圍。
二、高校干部隊伍建設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問題
在遵循為民務實清廉行為準則的前提下,高校干部隊伍以深刻理解群眾意愿為切入點,把群眾路線融入到具體的辦學實踐中,借此建立踐行高校群眾路線的長效機制。但是在活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具體歸納如下:
第一,“四風”問題也隱藏在高校干部隊伍中,且具有一定危害性。形式主義上文風會海、不重視調查研究。某些領導干部隊伍片面的以每周一大會三小會走理論學習的過場,在會上根本沒有認真學習相關理論,只是求形式上的開會學習,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領悟。在集體學習中空話套話過多,不能正確領會批評與自我批評。到基層去做調研走馬觀花,點到為主,不能做到全面深入透徹。在官僚主義上脫離群眾,高高在上,時不時的搞特權。在享樂主義上精神懈怠,上班混吃等死,對教學上產生職業倦怠,貪圖享樂。在奢靡之風上重視排場,講究鋪張浪費,公款吃喝等現象屢見不鮮。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都隱藏在知識分子的干部隊伍中,必須加以重視。
第二,盡管高校群眾路線活動在“四風”建設的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執行的嚴度和寬度、深度和廣度上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在邢臺高校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一些黨員干部學風不實,學用脫節。不重視學習,走過場,重形式輕內容的情況比較嚴重,存在普遍的學用脫節、學而不信、學而不用的現象。在評比表彰中對個別黨員干部過多過密,明顯迎合領導偏好。某些干部只重視上級指示,輕視基層時機和群眾呼聲,甚至特權思想嚴重,不負責任,不敢擔當,待人處事標準不一、遇事推諉扯皮,回避矛盾。還有某些高校干部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對個人待遇斤斤計較,工作中只講索取,不講奉獻。
三、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完善高校干部隊伍建設
針對高校干部隊伍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參考邢臺高校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實際,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完善高校干部隊伍建設。
首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完善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必須加強和鞏固黨在高等教育中的領導地位。黨的領導地位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的,在高等教育中尤其起到堡壘作用,只有使高校黨組織緊緊圍繞在黨的周圍,加強黨員干部領導班子建設,加強黨員干部隊伍的培訓學習,使高校黨委處于黨的工作的核心位置,才能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才能把握社會主義辦學的大方向,才能使學校教務、學生處、財務、招生、就業等各個環節連成一股繩,擰成一股勁。
其次,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完善黨員干部隊伍建設,需要使高校的內部管理模式得到協調改進。一是嚴謹教風,端正學風,嚴肅考風,改進工作作風,鏟除“四風”問題在高校滋生的溫床。其中合理配置使用教育資源的行為和做法應得到鼓勵和推廣,使侵占、浪費教育資源的行為和做法得到及時查處和糾正。二是引導領導干部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和宗旨意識。確保師生員工利益得以保護、訴求得以滿足、積極性得以提高。要加強高校干部隊伍建設,切實提高領導班子及班子成員的決策能力、服務能力和執行能力,增強干部學習意識、責任意識、憂患意識、發展意識、廉政意識。
再次,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完善黨員干部隊伍建設,要把解放思想、勇于創新和高校總體實際緊密結合起來。高校干部隊伍的建設不應該是因循守舊的,沒有創新,就不會有發展。不解放思想,就難以取得良好生源,獲得教師全身心投入一線的勁頭。結合學??傮w實際,考慮到辦學的方方面面,要意識到走一條怎樣的創新之路,如何發現新思路,得到高校長期發展的新辦法,在此基礎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解決問題,不做一步成為985、211的美夢,要立足腳下的去創新,要對高校干部隊伍進行群眾教育,結合群眾實際,使干部隊伍建設和學校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相融合,達到有利于學校和有利于群眾的雙贏。
最后,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完善黨員干部隊伍建設,要走一條結合師生實際、教育實際、辦學實際的道路。
第一,在高校的干部隊伍建設中,要有嚴于律己、嚴于修身的精神,結合本校的教育實際,以推動高校長期發展為目標,以思想建設,批評與自我批評為武器,不斷完善高校黨員干部隊伍。一方面,要加強自我修身模式,把握人才戰略、教育強國的關鍵,結合本校教學和招生實際,展望學生就業前景,加強批評與自我批評,不斷學習黨章、系列講話等政治內容,使干部自身的素質得到改善,使整體干部隊伍的素質得到提高。一方面,高校干部隊伍建設要實施新的人才培養模式,要隨著招生考試制度的變化而相應的對課程進行深化改革,更要進一步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改革學校管理方法與制度,完善學校學風、教風,使學校管理更有向上心和凝聚力。
第二,要嚴于辦學,結合辦學實際,結合服務人民群眾意識。高校領導干部要以群眾路線為指導,查找自身問題,改進工作作風,嚴肅自身學習,嚴格規范辦學模式,并要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辦學道路,以求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處于不敗之地。嚴于辦學,指的是對招生、教學、管理、財務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嚴格控制每個細節,在每個環節上都要事無巨細,做到面面俱到。結合辦學實際,是指對于本校的辦學情況,作為領導干部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決策能力,提高自身的執行能力,提高自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校干部隊伍要增強服務人民群眾意識。群眾是辦事的基石,是辦學的主要力量和堅實基礎。只有在工作中增強群眾意識,想群眾所想,做群眾想做的好事,才能使干部隊伍的素質不斷完善,使高校領導班子更加貼合民情,使高校黨員隊伍建設更加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