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珍珍
摘要:在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新品質,是我們不斷探討的主要方向之一。筆者深刻解讀幼兒創新教育的內涵及其必要性,結合教學實際,從五個層面進行了摸索和探討,很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幼兒教育;科學活動;創新思維
幼兒年齡小,思維較大膽、活躍,但由于自身知識儲備少,思維容易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幼兒期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培養對新事物的探究欲望,培養其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很重要。筆者在實際教學中希望通過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從幼兒天生具有的思維能力入手,開展一系列科技活動,激發他們對周圍事物與現象的興趣,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大膽嘗試,并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從而點燃他們創新思維的火花。
一、幼兒創新教育的內涵及其必要性
創新教育,是指以培養創造性人才為目標的教育。幼兒創新教育就是根據創新原理,以培養幼兒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以及創新個性為主要目的的幼兒教育理論和方法,重在使幼兒掌握初淺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發展他們的創新能力。
首先,創造性教育應該盡早進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創造性與所擁有的知識量之間并不是成正比的關系,知識多的人創造性不一定就強,知識少的人創造性也不一定就弱;知識的多少,智力的高低可以決定的只是一個人在創造中可能達到的層次與深度,而幼兒正處于形成科學興趣的最佳時期,這也正是培養創新意識可以從小抓起的理論依據。因此,應不失時機地抓好這個時期的教育。
其次,知識更新速度快,對創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當今世界知識量的急劇增長的直接后果就是知識老化且更新速度快。同時,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廣泛應用,給幼兒教育內容、方法帶來了巨大變革,幼兒教師若不及時更新知識、改進方法,就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不能培養出具有獨立見解和有開拓能力的人才。
二、選擇適宜的內容,優化創新思維的培養
興趣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只有孩子感興趣的活動,才能讓孩子全身心地投入。通過深入孩子當中、做孩子的朋友、和他們談心,我們發現,孩子們關注的活動非常多,如:恐龍、白色污染、沙塵暴、我從哪里來,還有我們成人想也沒有想過的“身體里的聲音”等等。于是我們摒棄原有離孩子的生活經驗遙遠、陳舊的內容,選擇并設計幼兒感興趣、更能激發創新思維火花的內容。教師在設計這些活動時,也大膽創新,把一個活動設計成了若干個活動,如“我的朋友——筆”、“旋轉的世界”等。孩子們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經驗,激發了創新情感,優化了創新思維。
三、創設合理的環境,激發幼兒的創新思維
環境對幼兒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在幼兒園科技活動中教師只有為幼兒創設能使他們感到安全的、可信任的、能夠進行探索與創造的環境,才能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情感。我們在創設科技活動環境時,首先考慮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為小班的幼兒提供的是鮮明突出的“給小紙片安個家”,中班是“我給天空洗個臉”,大班就是能表示事物與觀察之間的簡單聯系的“我是環保小衛士”。其次,為幼兒創設科學準確、通俗易懂、符合幼兒認知水平的科學環境。
如月亮、地球、太陽的轉動,孩子們很難搞清楚,我們就創設一個立體的、動態的環境,在滿足幼兒好奇、好動、好問的同時,放手讓幼兒操作探索,讓孩子自己尋求答案,解決疑問。在環境的創設中,要注重幼兒的參與,為幼兒提供一些能操作的、安全的材料,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激發創新思維。在整個環境的創設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一種良好的心理環境,教師對幼兒和藹可親,積極鼓勵,但不容許提出過高的要求及太多的禁令……對幼兒的求異思維給予肯定并賞識,并鼓勵幼兒在原有知識經驗上再創造。通過教師與幼兒心與心的溝通,保護了幼兒的創新火花,激發了幼兒的創新思維。
四、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開拓創新思維的源泉
觀察是創新思維的主要源泉,我們需要對幼兒進行觀察習慣的培養。觀察的內容分為動植物觀察和氣象觀察兩大類。我們利用班上的自然角進行觀察,讓幼兒記錄花的觀察過程(包括顏色、葉子、形狀等),記錄黃豆、小麥、蠶豆、土豆的生長過程,利用飼養角觀察并記錄小蝌蚪的生長過程、蠶的生長過程等。氣象觀察則定時定點,及時記錄每天天氣情況以及風、霜、雨、雪等現象出現的時間。通過觀察為幼兒積累了豐富的科學知識,使他們思維更活躍,更富有新意。
五、利用多種資源,積累創新思維的素材
我們充分利用家庭、社區等資源,以豐富創新思維的內容。我們用走出去、請進來等方法,帶幼兒去農場,去公園,去社區參觀,拓寬孩子的科技領域;我們還邀請中學的植物老師、化學老師給我們上指導課,豐富教師的科技底蘊。我們還非常重視幼兒家長的資源,請家長帶著一些小發明經常來園上課活動,調動孩子創新思維的積極性。另外,幼兒園的科學發現室也是我們科技組活動的有力保障。
六、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有機滲透創新思維方法
(一)利用廢物搞發明
發明也是創新,利用廢舊物品搞發明,對環境保護有利,對節約材料、節省費用有利,對培養創新思維也有利。我們曾開展利用蛋殼、雪碧瓶、牙簽、泡沫板、一次性紙杯、牙膏盒、毛筍殼、乒乓球、冰淇淋盒、花生殼等廢舊物品進行創新、加工,活動開展得非常成功,幼兒的想象力特別豐富,所設計的作品也非常新穎、獨特。
(二)多種活動,樣樣出新
我們把幼兒創新思維的培養,在各個領域、各個活動中有機滲透和整合,注重在每個活動中,激發幼兒的創新思維,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重點在印染、橡皮篆刻、剪貼三個興趣小組中培養幼兒創新思維。幼兒在這些活動中更敢于大膽表現內心的創新思維,所設計的作品大膽、有新意、有活力。
(三)組織幼兒大膽幻想創作,激發創新思維靈感
我們還經常組織幼兒觀看動畫片《海爾兄弟》,觀看科幻影視《十萬個為什么》,給幼兒講述科幻故事,引導幼兒科幻繪畫,學生的積極性高,大多數幼兒參加了這一活動,大膽地創作了《摩天大廈》、《大力士》、《地球床》等創意作品。
幼兒正處在創造和發展的初期,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那么新奇,他們會對周圍環境中突然發生的一些科學現象、事物及有趣的情景產生好奇和關注,并有一探究竟的強烈愿望,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善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了解孩子,從小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鼓勵他們產生積極的態度,點燃幼兒創新思維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