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洋+張天虹
【摘要】 目的 討論優質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76例需進行手術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 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常規組和優質組, 各38例。常規組采用常規的護理干預, 優質組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常規組總有效率為81.58%, 優質組為94.74%,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組總滿意率為73.68%, 優質組為97.37%,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高血壓腦出血的患者手術治療后實施優質的護理干預, 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 高血壓腦出血;優質護理干預;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160
高血壓腦出血是高血壓較嚴重的并發癥, 是指非創傷性顱內出血。發病人群多集中在中老年人, 該病在發病時無任何征兆, 通常在患者情緒激動、異常興奮時突然發病, 該病起病速度快, 病情嚴重, 往往在幾分鐘或者幾小時內就能達到病情的高峰期[1]。目前臨床主要治療方式以手術治療為主, 但是術后很容易引起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所以優質的護理干預是治療的關鍵所在, 為了研究優質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術后的護理效果, 本文對本院收治的76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76例需進行手術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 男42例, 女34例, 年齡51~89歲, 平均年齡(61.2±9.1)歲, 其中顳葉28例, 基底節27例, 丘腦28例。將其根據護理方式分為常規組和優質組, 各3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常規組 本組采用常規的護理干預, 即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的情況。根據患者的情況予以環境、飲食、藥物等方面常規護理。
1. 2. 2 優質組 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干預, 具體操作如下:①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剛進行完手術, 會擔心手術效果, 其心理會出現緊張、焦躁等不良心理, 所以護理人員應積極的與患者進行溝通, 告知手術的成功, 積極的疏導患者的不良心理, 對患者所提的問題予以解答, 進而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②健康教育, 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 術后密切的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 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體位休息, 加強對患者的宣傳教育, 對患者及家屬講解該疾病的相關知識, 以及術后注意事項, 提高患者及家屬的疾病知識掌握程度。③環境護理, 對患者所處病房一定要保持安靜與整潔,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保障溫度適宜, 對患者日常用品要及時的進行清理, 保障病房內外的安靜, 保證患者充足的睡眠, 一定要避免噪音及強光對患者的刺激。④生活護理, 病房內應把患者常用的物品擺在患者能觸碰到的位置, 便于患者使用, 做好患者的飲食排泄的工作, 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定期幫助患者翻身、按摩, 促進患者的血壓循環, 防止因長期臥床而發生的不良反應。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⑤飲食護理, 患者的飲食應以高維生素、高蛋白為主, 所吃些易消化的食物, 如粥、牛奶等。養成少食多餐的習慣, 禁食食用刺激性食物, 對待有抽煙喝酒的患者, 應幫助起戒煙戒酒。⑥術后鍛煉護理, 術后應指導患者進行小范圍的恢復鍛煉, 護理人員應及時的幫助患者進行翻身, 給患者進行按摩, 促進患者的血液流通, 指導患者進行雙手交叉上舉鍛煉, 逐漸的可讓患者下床進行鍛煉, 運動量和時間在初期不宜過強, 應循序漸進, 逐漸幫助患者恢復。⑦出院指導, 在患者即將出院前, 護理人員應及時的叮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保持樂觀的心態, 控制自己的情緒。叮囑患者堅持進行鍛煉, 按時服藥, 指導患者及家屬檢測血壓[2]。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護理效果:顯效, 護理后患者生命體征較護理前有顯著改善;有效, 護理后患者生命體征較護理前改善較明顯;無效, 護理后患者生命體征較護理前未改善, 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患者滿意度, 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護理效果 常規組顯效17例, 有效14例, 無效7例, 總有效率為81.58%;優質組顯效21例, 有效15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4.74%,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護理滿意度 常規組非常滿意15例, 滿意13例, 不滿意10例, 總滿意率為73.68%;優質組非常滿意23例, 滿意14例, 不滿意1例, 總滿意率為97.37%。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小結
高血壓腦出血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點, 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方式, 嚴重的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術后對患者心理、環境、飲食等方面實施優質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3]。
本研究結果說明優質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 對高血壓腦出血的患者手術治療后實施優質的護理干預, 可以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值得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徐宇靜. 研究優質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實施. 中國醫藥指南, 2015(22):290-291.
[2] 譚瑞杰. 高血壓腦出血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后預見性的護理. 吉林醫學, 2014, 35(11):2462-2463.
[3] 汪文英, 王銀娥, 徐云俠, 等. 優質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實施. 中華全科醫學, 2012, 10(16):982, 986.
[收稿日期: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