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萍
【關鍵詞】趣味性 小學體育 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7A-
0118-02
趣味性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有趣的教學觀念和內容等,營造活潑、健康向上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學生自主學習和鍛煉的目的。小學生由于自制力較差,沒有形成完善的學習方式,教師通過趣味性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目前我國小學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體育課程的主要作用在于鍛煉學生的運動能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相對于其他文化課程更具有娛樂性和活躍性,因此,體育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性教學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課程學習中。同時,體育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身體條件、心理素質等,根據生活、娛樂、游戲等各種方式形成具有鍛煉學生身體、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式。
一、小學體育趣味性教學的作用
當前,大部分學生存在體質偏弱的情況,還有的學生身體肥胖趨勢較明顯,這是由于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學生長期處于上網、玩游戲等娛樂活動之中,不注重飲食,沒有時間鍛煉。體育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質量,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學校文化課程主要在教室內進行,小學生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封閉的教學環境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致使教學質量下降。體育課程作為長期的戶外教學課程,能夠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有效解放,趣味性教學在體育課程中的應用,使學生更快融入到體育教學中,讓學生在活躍且愉快的環境中進行學習,從而在學習文化課程時保持愉快的心境。學生的健康是如今教師及家長最關注的問題,學校的體育課程幾乎成為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和解放身心的唯一途徑。而教師實施趣味性教學,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和鍛煉的愉悅感,使身心從繁重的學業中解放出來。
二、小學體育趣味性教學的現狀及改善措施
(一)教學模式陳舊
學校一般主要偏向于對文化課教師的培訓,對體育教師的培訓則不夠重視,致使體育教師很難學習到新的教育方式。體育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無法在體育課程中有效利用趣味性教學。為此,學校應當注重對體育教師的培訓,讓體育教師的教學思維跟上時代的發展。學校還應該鼓勵體育教師進行教學科研,促使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和改進,采用創新的教學模式投入到體育教學中。
(二)教學形式單一
體育教學以運動為主,形式單一的體育教學往往致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我國體育課程常用的教學方法是講解、演示和練習,固定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體育教師要結合小學生貪玩愛鬧的特性,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
(三)體育課缺乏趣味
有些教師曲解趣味性教學的含義,即過于注重趣味性而忽略了教學,雖然學生能夠積極地融入課堂氛圍中,但卻無法起到提高身體素質的作用。體育教師要避免趣味和體育的分離,實現愉悅氛圍和體育鍛煉的良好融合。
三、小學體育趣味性教學的具體實施
(一)結合教學目標創新教學內容
體育教師首先要明確該節課的教學目標,在研究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注重結合小學生的身體特征和心理特征,使學生感受到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并起到運動訓練的目的。小學生的生活閱歷較淺,對事物的理解能力也較差,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創新,使教學內容簡單化。如今小學生大多對動物比較感興趣,從書本、漫畫或動物園等方式對動物有一定的了解,教師便可以借助學生對動物的了解進行教學。如經過提示,學生大多知道哪些動物跳得高,哪些動物跑得快,哪些動物力氣大等,教師便可以結合這些動物的運動特征,讓學生通過模仿動物進行相關學習和訓練。另外,教師要結合不同學生的特征和興趣進行教學,如有的學生跳遠較好,其會對跳遠更感興趣,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跳遠方面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二)趣味性體育教學的方法
1.音樂在體育課中的運用
音樂在體育課中可以起到輔助作用,活躍課堂氛圍。小學生的協調性、體能等仍處于發展之中,教師在體育課堂中運用音樂輔助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協調性。體操類體育課程播放背景音樂,可以幫助學生迅速找到體操的韻律、節奏,同時起到凝聚人心和舒緩身心的作用。在課堂開始時,教師配以激昂的音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上完一堂課后,身心仍處于興奮和疲憊的狀態之中,教師播放舒緩的音樂則可以幫助學生平復心情,慢慢恢復身體機能。如在進行障礙跑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兩組,讓兩組學生進行障礙跑比拼。此時,教師再配以激情的音樂,使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激發訓練熱情,提高運動能力。
2.游戲在體育課中的應用
游戲是運用于體育課程中最常見的教學方式,同時游戲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游戲之中。如教師可以結合接力游戲,實施相關體育課程的教學。首先是接力蛙跳的教學,主要是為了訓練學生的速度和協調性。學生必須夾著排球,手拿接力棒,然后通過蛙跳的方式向著接力隊員前進,期間排球如果掉落,學生則要重新夾住排球才能繼續前進,直到完成接力棒和排球交接給接力隊員,以此類推。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體育道具進行游戲教學,如在學生25米的前方放置跳繩,學生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跑到跳繩處,并連續跳躍5次跳繩才能快速返回,最后記錄總耗費的時長,這樣的游戲形式可以鍛煉學生的跑步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
3.情境設置在體育課中的應用
情境設置是體育教學中常用的方式之一。教師要聯系體育課程的特征,結合學生的思維和經驗進行情境設置。如教師設置防偷菜的情境,在一個長方形的平面內將其垂直分為左、中、右三個區域,再將12名學生平均分成三組,分別將他們設置在三個區域內,中間一組學生屬于圍欄,左邊一組學生負責偷菜,右邊的學生負責收菜。左邊一組學生將球(菜)傳遞給右邊的學生則算成功,中間的學生成功將球阻攔并接住則算成功,一共有十個球,最后統計哪組成員得分最多(球的高度不可超過學生的頭頂,拋出區域外的球要重新傳遞)。這樣的情境創設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4.競賽在體育課中的應用
體育屬于競賽類運動,教師在教學中結合體育運動進行競賽教學是必不可少的。為了增強學生的訓練動力,教師在進行耐力跑教學時,可以通過比賽的形式看看誰最先將水瓶里的水裝滿。學生拿著水杯先到25米外的水桶里接水,然后快速返回將水倒入瓶中,直到將水瓶裝滿,用時最短的學生獲勝。這種競爭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好勝心和興趣。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體育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教師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創新和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實現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實施,從而激發學生運動學習的興趣,有效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