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
摘 要: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應用的意識,增強數學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學習興趣。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要從生活中導入知識,在生活中運用知識,在生活中復習知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0-0056-01
數學學習旨在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主動思考的素養,如果學生在學習時發現學習的內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相聯系,那么學生就會對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
一、從生活中導入知識
小學數學學習意在引導學生了解數學,掌握基礎運算能力,培養數學興趣。在這個階段,教師的首要任務應當集中在如何引起學生對知識的興趣方面。小學生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階段,他們精力旺盛且喜歡新事物,所以,將數學知識與他們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對學習知識有很大幫助。如果學生在學習時發現學習的內容能和自己的生活實際相聯系,那么就會對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從生活中導入知識是一種生動的教學方式,當學生意識到數學存在他們身邊時,即可明白知識與生活的聯系,亦不會產生數學無用的想法。并且,在課堂之外的實際體驗中,學生也可培養出自主觀察身邊事物的能力。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更有效地學習教師所導入的知識,還可培養學習的主動性。例如,課本中關于角的初步認識這一課程,需要學生對于角的概念有一定認識。如果教師僅僅是機械地在黑板上畫出角的圖案,然后依托著圖案告訴學生這就是角。這種方式的教學,不僅知識點的導入會顯得非常生硬,學生只機械性地明白了角的概念,實際上并沒有清晰的認識,也容易對數學產生枯燥感。因為學生剛剛遇到新的知識,教師就將知識點指給學生看,失去了學生主動探索、發現知識的過程,那么學生就會養成一種習慣,即遭遇新事物時下意識地希望有人直接將答案點出來。對此,教師可在這節課開始前,讓學生尋找周邊有關角的事物,帶到課堂中。然后讓學生觀察這些事物,和身邊的同學討論角的特征,教師在其中可以進行引導性的提示,最后按照學生得出的結論來引入這節課的內容。
二、在生活中運用知識
在學生已經顯露出對知識產生學習興趣的狀況下,應讓學生明白,數學的學習不能僅僅依靠對知識的了解,還要學會運用知識解題,只有能熟練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才算是真正掌握了知識。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做題是和背書一樣枯燥的事,加之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非常活潑,喜愛游戲,導致很多學生在做題時無法集中注意力,無法長時間地堅持。因此,教師此時應當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讓題目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改變傳統的題海戰術,可將數學題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教師可將算式中的數字轉換成糖果的數量,將與學生生活聯系較少的送水、販賣等問題轉換成學生身邊的學習用具。在學生完成一定數量的題目后,可以給學生一定的獎勵,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例如,二年級下冊中的賣菜題,需要學生對小販賣出的菜的數量進行計算。老師在帶領學生做題時,可以提出一系列與賣菜相關的問題。例如“有哪位同學和爸爸媽媽一起買過菜?”讓學生對買菜的過程進行描述,如果沒有學生回答,教師則可扮演菜農的角色,與學生進行簡單的販賣模擬。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進入情境,深化學生對于題目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將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去。當學生可做到在實踐中運用新知識的程度,那么在接下來的生活中,學生將把知識的運用提升到一個高度,證明學生已經完全掌握了知識。
三、在生活中復習知識
知識需要不斷復習才能確保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丟失,數學的復習也是如此。通常情況下對于數學知識的復習,教師會采取布置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回去做完。這種重復練習的方式確實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但是在復習方面收效甚微。這個階段的學生耐心有限,注意力不集中,布置大量的作業可能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不認真做作業,這樣就失去了復習的效果。更糟糕的是,學生在大量的作業中,為了早點做完作業,會采取隨便寫、代寫的方式,不僅失去了復習的意義,甚至會讓學生掌握的正確知識模糊化,最后記住的可能是錯誤的知識。針對這種行為,教師不宜采取強制的方式逼迫學生做作業,這樣只會適得其反,而應該采用更加靈活的手段。例如,布置和生活有關的作業,讓學生自己采購一些學習用品,不告訴他們固定的地點,讓他們自己找最便宜的店面。這樣,學生為了找到較為便宜的店,會有意識地貨比三家,在比較中,明白了數量的大小差別,在結算物品價格時,也能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這樣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理解數學的用途,而且過程較為有趣,花費的時間也不長,是非常有效率的一種方法。同時,這種方法,也能夠培養學生的節儉意識,讓學生明白自己花費的物品的價格,從而開始注意到自己的日常開銷問題。在作業完成后,教師應當安排時間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
四、結束語
數學旨在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主動思考的素養,因此,舊式的題海戰術已經難以適宜發展的要求。無論是新課導入,例證分析,還是課下復習,皆應引導性地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的日常體驗相結合,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學習的趣味,培養學生積極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才是滿足現代發展需求的教學方式,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
參考文獻:
[1]楊步升.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22) .
[2]吳玉亞.構建生活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探討[J].小學教學參考,2012(11) .